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红楼梦》中“宝玉挨打”一节常被人称做是“封建卫道士”贾政与“叛逆者”贾宝玉之间的矛盾冲突,或者说是封建“卫道士”贾政迫害“反封建斗士”贾宝玉。我觉得,这些说法是不太合适的。贾政为什么要打宝玉?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宝玉怠慢了客人。第二个原因是主要原因:宝玉得罪了忠顺亲王府,给贾家惹下了麻烦。第三是贾环那一番火上浇油的话。这其中究竟有多少是“封建”与“反封建”的矛盾?贾雨村来访,要见宝玉,宝玉半天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宝玉怠慢了客人,贾政因此心中不快,这仅仅是一般的正常的心…  相似文献   

2.
杨帮超 《学语文》2003,(2):9-10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六册小说单元《宝玉挨打》一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在这一回里,贾宝玉被贾政打得死去活来,原因是宝玉“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因此,多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作为封建的卫道士贾政不能容忍封建的叛逆者贾宝玉离经叛道,以免将来“酿到他弑君  相似文献   

3.
正一、从对"读书"的不同理解说起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读书学习。如蒙学教材《神童诗》第一首《劝学》就说:"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传统文化中的"读书"有多重含义,最常用的是指上学念书。例如《红楼梦》中贾政跟王夫人商议:"我想宝玉闲着总不好,不如仍旧叫他家塾中读书去罢了。"贾政训斥贾宝玉则说:"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贾代儒当着宝玉的面对贾政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中的贾政,是一个与贾宝玉彼此对立、相互参照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体现了作者卓越的艺术创造力。作为荣国府的家长,贾政对宝玉的要求是全面而严格的,这一“严父”形象的思想性格、内在感情与真实心态及其社会历史、文化本质,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的人物系统是以贾宝玉为中心的。贾珍、贾琏等红楼公子与贾宝玉形成一种对比关系;王熙凤、探春的才干与贾宝玉的“无才”形成另一种对比关系;黛玉与宝钗,袭人与晴雯烘托了贾宝玉的政治理想;贾母与贾政是贾宝玉性格形成中的一个对立统一体……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中写了三种教育思想:以贾政、薛宝钗为代表的应试教育;以贾代儒为代表的监管教育(贾政只求他能“弹压得住这些小孩子们”,别无所求);以林黛玉、贾宝玉为代表的早期民主教育。贾政的教育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他们以强制、威逼、恐吓以至毒打等种种方式,逼着贾宝玉走读书做官之路,他说得极明白:“应试选举,到底以文章为主……从今日起,再不许做诗做对的了,单要习学八股文章。”贾宝玉则以种种方式抵制、对抗之。于是图穷而七首见,贾政以“荒疏学业”为口实举起了大棒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结果,闹得大家不满,…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宝玉挨打》这篇文章的教学往往只注重两条:一是封建正统派贾政和叛逆者贾宝玉之间的矛盾冲突,二是袭人、宝钗、黛玉三个人前后探伤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身份、地位、思想、性格、道德、修养、以及与伤者的不同关系。而忽略了对贾母与贾政这段精彩对话的赏析。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第十七至十八回的回目是:“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这两回的前半部分文字主要写大观园建成后贾政、贾宝玉与众清客游园、题对额的事。笔者认为:从这些文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贾政的“严父”形象和众清客的附庸风雅;而且还可以悟出:贾政耐心、宽容地激励、启  相似文献   

9.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一大高潮。突出表现了贾政与贾宝玉父子两代的思想冲突,明确展示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金钏自杀”等偶然事件激化了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宝玉挨打就成为必然了。贾宝玉是荣国府的核心人物,他遭鞭笞自然牵动了全家上下的心。王夫人、贾母等人闻讯先后赶  相似文献   

10.
王志尧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6):62-64,81
荣国府贾琏贾宝玉同称二爷,成为学界一个难解之谜。周汝昌先生认为是荣府本院的小排行和宁荣两府的大排行所致。要力石认为,贾琏原有个哥哥,后来被删掉了。两者的解说皆错,经考辨,合乎事体情理的结论是:贾宝玉被称二爷是贾政儿子们的小排行,贾琏被称二爷则是荣府中贾赦、贾政子弟们的大排行。流行本中的“次名贾琏”疑为“子名贾琏”谐音传抄之误。  相似文献   

11.
宝玉出名记     
自从父亲贾政死后,贾宝玉便被公司里的领导挤兑打压,今天说他办公室物品摆放杂乱无章,明天说他思想复杂作风有问题。一气之下,贾宝玉辞去了大观园博物馆的主任职务,决定卧薪尝胆之后再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是该书描写的第一次大冲突,是贾府内部各种矛盾激化的一次大暴露。矛盾冲突的双方是贾政和宝玉。贾政是封建宗法制度的捍卫者。他要宝玉走封建礼法规定的道路,读书仕宦,立身扬名,光宗耀祖,成为封建贵族阶级的继承人。而对封建地主阶级具有叛逆精神的贾宝玉,却鄙弃功名利禄,斥责“仕途经济”的说教为“混帐话,视醉心“功名仕进”者为“禄蠹”等等。贾宝玉对封建主义的精神道德持怀疑态度,自然会引起贾政的残暴镇压,所以,贾政和贾宝玉之间的矛盾,不是一般父子之间的矛盾,而是封建礼教维护者和叛逆者之间的矛盾。 宝玉从来就未使贾政喜欢过。这个一直在“内帏厮混”的公子哥儿,历来都不听贾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是贾政与贾宝玉之间第一次激烈的冲突。是封建卫道者(也是正统)对封建叛道者(也是非正统)的一次暴力镇压,是小说的一大高潮。在"不肖种大承笞挞"中,到处充满紧张、血腥和  相似文献   

14.
小题·大做     
《红楼梦》人名拾趣《红楼梦》中的人名大量地使用了谐音。例如甄士隐和贾雨村可以理解成"真事隐(去)"和"假语村(言)",贾政是"假正(经)",是满嘴"仁义道德"的伪君子。而贾宝玉则是"假宝玉",是一块具有反叛精神的"真顽石"。贾琏的名字  相似文献   

15.
不少评论者把"宝玉挨打"中的贾政看做是封建卫道者,通过解读文本,从宝玉挨打中贾政的"三气""三打""三哭""三求"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贾政只是一个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的父亲,是一个孝子。本文探讨贾政的形象以期引起人们客观全面的重新审视这一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16.
在《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中,贾政对宝玉大打出手。之所以如此,按照传统研究者的观点,贾政是一个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忠实维护者,宝玉则是一个封建叛逆。贾政不能容忍宝玉的离经叛道,因而欲除之而后快。但令人有些费解的是,在痛责宝玉的过程中,怒不可遏的贾政本应很解气、很痛快,可为什么却一次次流泪呢?这纵横的老泪又说明了什么呢?我们具体看一看贾政的这三次流泪。第一次流泪是在痛打宝玉之前。忠顺王府长史官的突然造访使贾政又惊又惧,贾环的借机进谗更是火上浇油,一下引爆了贾政心中的怒火。  相似文献   

17.
<正>贾政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他是儒家文化中忠臣孝子的代表性人物。一来作为贾宝玉的父亲,二来作为荣府的直接掌控者,他在全书中地位之重要,身份之特殊不言而喻。贾政确有端方正直的一面,他不像贾敬那样超脱尘世,也不像贾赦那样奢侈淫荡。因此,他在家庭、社会和官场中,都获得了较好的声誉。他的人生理想是:做忠臣、严父、尊长、孝子。但身处末世,一系列社会矛盾冲突加剧,使得他忠臣没做成,严父没当好,家长不治家,孝子未尽孝,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厦将倾。因此,笔者试图将贾政这一人物形象置于传统文化的背景上,探讨其内心世界的矛盾性,主客观之间的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中,贾宝玉自比"老杨树"是有深义的。"杨树"这一意象代表了贾宝玉的平民思想,体现了贾宝玉的逍遥感和虚无感。同时,"杨树"也是红楼女儿花的保护树。"坟"这一意象在《红楼梦》中也有着特殊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冯紫英是《红楼梦》中着墨不多的人物,其形象的塑造主要通过他同贾宝玉等同辈的宴饮活动及同贾政、贾珍等长辈的人情往来实现。虽然他与贾宝玉一样都是贵族公子,但是冯紫英的活动空间更加广阔,更能展现闺阁之外的现实世界。冯紫英的前后几次出场串连起贾府由盛到衰的轨迹,反映出封建家族衰败的原因在于内部腐败和对子孙教育的失败,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中叶贵族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合情合理、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贾政惩治贾宝玉时发怒、泄怒的完整的心理过程;通过林黛玉、薛宝钗怒态对比,表现了她们迥然而异的性格;第七十四回在抄检大观园时晴雯和探春的表现充分表现了其刚烈和清醒.以上三例说明,曹雪芹的怒态描写不仅是人物心理刻画的重要手段,而且借助这一手段充分表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