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官吏利用政治权力和职务便利攫取经济利益的贪污活动,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渊远流长,长期延续,广泛滋蔓,直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象癌瘤一样,在封建社会机体中蔓延扩散,成为难以根治的痼疾。 古代封建官吏贪污手法繁多,不胜枚举,可以说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各显神通,各有专利。分而述之,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别形式:  相似文献   

2.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昌盛时期,这和当时的政治制度不无关系,其中与官吏考核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是分不开的,然而对此却殊少论述。本文拟根据现有有关文献,探索一下唐代的官吏考核制。马克思说:“政府当局的存在,正是通过它的官员、军队、行政机关、法官表现出来的。”(《拉萨尔》见《马克思思格斯全集》六卷320页)。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最高统治者为使官吏成为政令的忠实执行者,维持政权的长治久安,他们都对官吏进行考核。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唐律》对官吏进行监督、处罚的各项规定及实现途径,认为《唐律》总体上是一部以官吏为主要监督对象的法典,它对各级官吏有监督作用,在惩贪倡廉、确保行政效率、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封建社会,官吏利用手中的权力兼营他业,牟取暴利,集官僚,地主和商人于一身,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官营二业”,不仅影响了封建官府的行政效率,而且加速了官僚队伍的腐化,加剧了土地兼并的步伐,严重影响了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对于封建社会这一痼疾的危害,早在汉代有远见的思想家就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明确提出了“禁民二业”,特别是限制“官营二业”的思想和主张,他们还认识到,汉代官吏俸禄过低,是造成“禁官二业”难以实施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寡官重禄”和“厚俸养廉”的主张,力图从制度入手,解决封建社会的官吏腐败和土地兼并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为官者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的不少。而历代的“明君”、“圣主”也十分重视“肃贪兴廉”,惩治腐败。有时也颇有成效。西汉时期规定,官吏贪赃枉法,一律处死,并陈尸示众。到了北魏,法律有了具体的治贪条款,规定“枉法绢十匹,罪之以死”。仅太和八年,身首异处的贪官就有四十多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唐律》中官吏渎职罪的研究揭示了传统中国法律制度的主要特征:“治吏不治民”的传统。对官吏渎职罪的规定和惩罚是《唐律》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唐律》中有一半以上的条款属于官吏渎职罪。《唐律》中的官吏渎职罪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一般性的渎职罪和特定的渎职罪。在《唐律》中,官吏渎职罪的范围十分广泛,对渎职罪的刑罚是十分严厉的。但严刑不是唐朝立法者的目的,对官吏渎职罪的刑和求做到“罚当其罪”。“罪当其罪  相似文献   

7.
感情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冯培东,路玉宽一部《红楼梦》牵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只因它“字字句句都是泪”;一部《聊斋志异》激起了人们对封建社会的刻骨仇恨,是由于它能“刺贪刺谚入骨三分”。所有这些都说明一部作品的强烈感情无不影响和左右读者的爱恨,也说明作品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唐律》是我国历代封建法典之集大成者,《唐律》对贪污贿赂犯罪的规定具有“适用法律官民平等”、“官吏之赃罪重于平民之赃罪”、“贪赃即惩”、“法网严密,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宽严相济”等显著特点。解读《唐律》中关于贪污贿赂犯罪的具体规定与立法特色可知,《唐律》对贪污贿赂罪的规定,对于我们今天的反贪污贿赂立法仍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分析其借鉴价值,能够使我们从《唐律》中汲取营养,进而从“严密法网”、“从严治吏”以及“官民平等”三方面修改和完善我国现行刑法关于贪污贿赂犯罪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是《红楼梦》第四回的节选,写的是封建官吏贾雨村巴结权贵、媚上求荣、徇情枉法、草菅人命的故事,揭露封建地主阶级及其国家机器的反动本质。作品鞭辟入里,物无遁形,是认识封建社会罪恶面目的生动教材。“判断葫芦案”从贾雨村授应天府“有人命官司详至案  相似文献   

10.
李颖 《语文知识》2009,(4):87-88
韦昭注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国语》注本,虽然保存了很多古义,训诂成就不容忽视,但也存在一些可商榷之处。本文讨论了《国语》韦昭注中一些词语训释问题,即“贪冒”之“冒”为“贪”义;“班贡”为偏指“贡”的偏义复词;“奖”为“助”义;“资”为“蓄积”义等共四条,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朱元璋(1328—1398),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即位后在敬业勤政的同时,非常重视加强吏治建设,始终把肃贪倡廉当作一项重要的治国方针。在一定程度上整饬了吏治,净化了官场风气。史称洪武年间“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指,吏治焕然丕变矣。”下逮仁,宣、抚循休息,民人安乐,吏治澄清有百余年”,;①它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本文试图就朱元璋的肃贪倡廉思想作一简单概述,以求教于史学界同仁。 (一) 重典治吏是朱元璋肃贪倡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适应明初政治斗争形势而采取的应急措施。正如朱元璋对继位者建文帝所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当自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②由于实行“重典”政策,以重刑严惩贪官污吏,整肃了史治,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朱元璋认为,官吏贪污是历代的固疾;为官发财,官吏的信条;官吏苛剥,豪强横暴是造成官逼民反,国家大乱的根源。因此,他从即位开始就着手整顿吏治,提出了治乱用重典,惩治贪宫污吏的主张。他说;“吏抬之弊,莫过于贫墨”,③“不禁贪墨,则民无以其生”④他遂告诫百官说:“思昔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间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故今严定法禁,但遇官吏贪污蠹害吾民者  相似文献   

12.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个重要的朝代,包拯是北宋时期名的政治家、大臣,也是中国古代“清官”的典型。他对中国古代的官吏管理制度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和见解,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3期《影响21世纪中国职业教育走向的五大理念》)文章中所论述的五大理念的许多观点我都很赞同,很有启示。我认为,是否还可以加一条“以人为本”?因为这也是对中国职教走向会有很大影响的一个理念。其实,这个理念在所述五个理念中都涉及了,只是埋在其中,没有单独论述。“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涉及职教,也涉及整个教育;不仅涉及教育,也涉及整个社会经济和政治。发达国家也有个“以君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过程,但是对于中国来说,这更重要。因为我们从封建社会至今受传统观念束缚太深,包袱…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内容博大精深,囊括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事体情理”,要熟悉并弄通《红楼梦》的内在意蕴,必须先熟悉并弄通马列主义的理论体系,破除迷信,大公无私。探索纽学失误的理论根源,从红学家们的二律背反中去探寻走出红楼迷宫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流行沿革时间最长,考试程序最森严,考题样式最烦琐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从隋唐到清末科举制度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对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才选拔制度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悠久,官吏管理制度发展得比较完备.尤其是录用制度,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我国古代官吏录用制度,大体可按四个时期划分.一、先秦时期官吏的录用制度氏族社会初期,议事会成员一律平等,实行原始的民主制.据《礼记·礼运》载“选贤与能”.这里所谓“选”、“与”,是指民众选举首瓴领.夏商周时,大夫以上的爵们和官职都是世袭的,大夫以下的低级职务才由士(武士)来担任.选士的基本方法为“乡举里选”,乡是贵族居住区的行政单位,里是基层居民点.到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能否大胆使用人才成为各国兴衰成败的关健.为使用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各国相继废除了世袭官职的制度.除君主外,其他官职均不得世袭,由君主随时任命或撤换.  相似文献   

17.
《孝经》所宣扬的孝道观及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经》一书紧紧围绕“以孝治天下”这一主题思想,对孝的含义、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论证。《孝经》所宣扬的孝道观,既是建构中国封建社会伦理秩序的理论依据,也是形成中国封建社会单一化的人格塑造模式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形成中国封建社会因循守旧的保守性这一国民整体性格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8.
唐朝前期,政清人和,吏治清廉,促成了唐朝在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地位。本文对唐初的防腐治贪措施归结为五个方面:德才并举的官吏选任、完备的官吏考课制度、完善的监察制度、防范官吏腐败的回避制度、对贪污受贿行为严厉惩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反思历史利弊得失,企以有古为今用之效。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汉语里,“贪生怕死”是个贬义词,大概是常与“贪污”、“贪婪”一类贬词相连的“贪”字给害的。倘若改为“恋生怕死”,语感如何呢?  相似文献   

20.
钱苗灿 《中文自修》2003,(12):47-47
在我国奴隶制时代,由国王、诸侯根据自己亲属的血缘关系的远近,分封官吏,而且主要官吏都是世袭的。这种官制叫做“世卿世禄制”。到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开始选拔官吏,例如商鞅在秦国变法,奖励军功,按功劳大小定官爵高下:某些“士”也靠游说上书和向诸侯自荐取得一官半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