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所带来的必然产物。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并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成为社会中新的弱势群体。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深入挖掘我国农村征地中存在着的一些典型问题,系统探讨通过何种途径来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开辟新的路径,对于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迅速增加,其就业问题也日益突出,如解决不好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技能水平和竞争能力。通过对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情况的问卷调查,发现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如培训内容设置不合理、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是一个非常特殊群体,在城市发展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弱势地位,当前我国各地解决的应急办法一般就是安置、赔偿和买社保,还处于生存型的应对层次,失地农民问题初期可以这样解决,但是长期看来是不行的。为此,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最关键的和治本的办法是采取发展性政策,对失地农民实施转移培训教育,解决其就业问题。对失地农民进行转移培训教育为我国解决失地农民的发展问题提供了新路径,但是当前失地农民的转移培训教育可以说在很多方面才刚刚起步,可以说还处于缺位的不良状态,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和问题,比如功能取向、培训教育的资源问题、培训机制不完善和驱动力明显不足等等问题有待及时回应和处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务必要从多个层面着手努力,才能够推动我国失地农民转移培训教育可持续发展,增强失地农民的发展力、向心力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所引发的失地农民问题直接面对的就是可持续生计问题,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社会保障等方面还落后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变迁,只有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才能真正解决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5.
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失地农民的就业基本情况有转移就业压力大,无就业和隐性失业等工作不稳定的状态,因土地征用而产生收入下降、生活得不到保障、助长社会不良现象的问题。影响失地农民实现就业的因素有土地征用制度、再就业安置措施、失地农民自身素质、就业歧视。今后必须重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和就业安置方式,完善法律保障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就业培训,转变就业观念等方面完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失地农民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要从拓展城乡一体化就业,发展二、三产业用地安置就业,帮扶创业就业,鼓励乡镇企业吸纳就业,引导用地单位安置就业,加强培训就业等方面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7.
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当前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还面临着保障就业权益的法规制度不健全、劳动保障措施存在短板、就业岗位不足、就业歧视还比较严重、某些地区城镇化过度或失衡发展影响就业实效、农村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等困境。为此,就要建立健全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法律制度,切实提高就业权益保障实效,要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广辟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消除就业歧视,还要促进各地区新型城镇化均衡发展,切实解决农村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的产生成为必然。失地后,民族地区的农民进入城市谋求"非农"职业。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教育资源不足、农民文化素质不高、非农技能缺乏等,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就业方式单一,就业途径少,就业不稳定,未就业比例偏高。要在城镇化过程中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必须提高失地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非农技能;必须结合地区资源优势,发展民族经济,促进失地农民就地就业;必须给予失地农民积极的就业政策扶持等。  相似文献   

9.
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大批失地农民。要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就必须让他们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文章分析了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并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培训形式、保障措施等方面探讨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视野的失地农民职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失地农民在我国城市化和工:止化进程中不断涌现,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对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但是失地农民提升职业技能的意识差、原有的职业技能单一、技术含量低、适应性差等原因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再就业。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其专业、师资、实训、就业、多样化的培训方式等方面的优势,采用各种适用的策略,肩负起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视野下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书琴 《成人教育》2008,(11):34-3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许多农民成了失地农民,其就业困难和生活艰难令人堪忧,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就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及相应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失地农民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失地农民的产生需要制度的保障,而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失地农民的利益严重受损。应借鉴国外对失地农民确立的制度保障,构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政府主导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我国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失地农民也随之增加,然而在对我国失地农民进行利益补偿的机制中却长期以货币补偿为主,忽视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造成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缺乏保障等不良后果。为提高失地农民素质,增加其就业和市民化进程,通过实证调查的方法,结合对天津失地农民利益补偿的调查,提出应在失地农民补偿机制中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提出加大失地农民教育培训专项资金的投入,政府履行相应的教育培训职责,改变教育内容、方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做好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工作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通过对各地征地实践的系统梳理和综合比较,总结分析了五种典型安置模式。由于外在适用条件不同,每种安置模式都各有利弊,无论哪种模式都不具备普遍适用性,因此各地应结合地方实际,改革征地制度,借鉴各种典型安置模式的成功经验,积极探寻适合当地情况的安置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也在加快。在此过程中产生大量失地农民不可避免,农民失去土地将会面临一系列严重的生存问题,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农民失地是在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也必须在城镇化的进程当中加以解决。以当前加快城镇化发展为背景,分析失地农民面临的生存问题的表现,依据城镇化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主要存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不到位、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再就业难度加大、社会隐患增多等问题。可通过采取增强法治思维、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拓展就业渠道等途径,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城乡二元分割体系的存在使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把失地农民纳入进去。为此,应本着公平与效率的原则,严格征地范围,控制征地规模,完善征地程序;改革完善现行的征地补偿安置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补偿安置方式,给失地农民提供综合社会保障;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多元化筹集渠道,保证资金的保值增值;加强监管,完善相关法律,为失地农民提供立法保障;为失地农民提供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机会,促进失地农民非农就业,提升其就业力。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催生出被征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该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成为学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当前学界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必要性、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现状及存在问题、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践模式、建立和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四大方面。但目前已有研究仍存在不足,这些不足正是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