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2005年8月2日邢台地区宁晋县境内一次强风暴天气过程从天气学、单站探空资料、多普勒雷达回波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强风暴天气的产生存在着三个有利条件即大尺度环流背景、高空强的环境风垂直切变以及地面有气流汇合线,同时强风暴天气是在新的对流单体向老的对流单体靠拢并与之合并后开始发生的.  相似文献   

2.
杨骏 《老年教育》2011,(7):47-47
近来肆虐美国南部地区的强风暴天气,为数十年来罕见,本次强风暴的主角是龙卷风。 龙卷风是在极不稳定的天气下因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常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其中心附近的风速可达每秒100米到200米,最高甚至达到300米,这比台风(产生于海上)近中心最大风速大好几倍,其破坏性极强。  相似文献   

3.
利用711数字化测雨雷达探测到的2003年6月16日晚楚雄市至南华县发生的特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中尺度云团背景下强雷暴对流单体引发的高强度降水;强雷暴对流单体的生命史长达6个半小时,属我州罕见:强对流单体在暴雨区的稳定和逆时针旋转是本次特大暴雨的主要特征;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对探测到的回波生消演变具有较好的指示性。  相似文献   

4.
2006年4月9至12日,新疆出现了一次全疆性的大风强降温天气过程。巴州地区8县1市普遍出现了强风暴、强降温。巴州气象局提前72小时成功地报出了这次天气,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计算分析了珠江三角州附近地区强风暴的中尺度环境场的动能收支,着重比较了风暴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能量学特征。结果表明,在风暴的不同阶段,能量收支差异最大的区域是在对流层的上部,即在对流的强盛期,对流层上部有强的动能水平通量辐散,而且反映次网格尺度作用的余差项也是较大的正值;而在对流的前期或后期,这些项的量值则有明显的不同。此外,在对流强盛期,动能的铅直输送项也比其他阶段的大得多。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02-07-04 T03-08发生在陕北子长特大暴雨过程的各种现象要素分析,认为.此次特大暴雨是由中-β尺度强对流云团产生,具有典型的对流单体形成、发展、消亡过程的特征。研究表明:形成此次MCS主要特点:云顶亮温较一般暴雨云团偏低,两单体在对流尺度内相互作用.一侧单体增伏变化为暴雨云团形成提供了使其发展的有利抬升机制、水汽资源和能量补充.为强对流单体形成暴雨云团提供了发展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β尺度有利的环境场及其发展条件。特大暴雨发生在高低空冷暖空气相脱离的孤立系统中,大尺度环流长波槽后部弱上升气流是暴雨发生的大尺度背景场。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概念 1.气温直减率与逆温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主要是地面,随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其垂直递减率平均为0.6℃/100米。气温直减率越大,上下温差就越大,空气对流就强烈。若气温直减率为负值,就会出现逆温现象,它是对流运动发展的巨大障碍,空气以水平流动为主,出现单调稳定的天气。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概念1.气温直减率与逆温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主要是地面,随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其垂直递减率平均为0.6℃/100米。气温直减率越大,上下温差就越大,空气对流就强烈。若气温直减率为负值,就会出现逆温现象,它是对流运动发展的巨大障碍,空气以水平流动为主,出现单调稳定的天气。  相似文献   

9.
1 "积雨云"和"对流雨" 雷电实际上就是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发生的放电现象.一般出现在积雨云里.积雨云是由于上下层空气发生强烈的对流运动而产生的.夏天,地面附近的空气被太阳烤的很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受浮力作用上升,或者高空的空气遇冷急剧降温,都能导致空气发生强烈对流.夏天地面附近的高温,使江河海洋以及泥土中的水分大量蒸发,空气中往往含有大量水蒸气,高空气温又非常低,上升的空气遇冷,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凝华形成积雨云,积雨云内冰晶和水滴共存,云的垂直厚度和水汽含量特别大,气流升降十分强烈,速度可达30m/s.积雨云常发展成强对流天气,大气对流运动引起降水现象,习惯上称为对流雨,对流雨来临之前常有大风,并伴有闪电和雷声.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降雨时间一般在午后.早晨天空晴朗,太阳升起后,天气闷热难熬,到了午后积雨云汹涌澎湃,一阵狂风,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而下,黄昏时停止.  相似文献   

10.
潘波 《学前教育》2023,(11):48-49
<正>话题中提到大班幼儿对于天气播报活动的兴趣不高,我认为可能有如下原因。首先,播报内容单一,播报词汇艰深。每日的天气播报内容一般包括气温、湿度、风力和空气质量等天气情况,内容比较局限。天气播报中需要使用一些专用的词汇,如季风气候、高压、空气对流等,比较抽象,难以表达。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5、6月份东亚和北美的流场及温度湿度场,指出了春末夏初东亚与北美环流背景的不同特征及两地温度湿度分布的不同特征.这些不同的环流特征及不同的温度湿度分布特征对予报初夏东亚暴雨和北美强风暴具有指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合利用多种气象分析资料和降雨量资料,对2009年6月8日-11日我国东北地区一次大范围持续性降水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本次降水过程发生前,东北亚地区处于南北双槽结构之间,随后北槽向赤道发展切断后形成东北冷涡。8日东北南部是对流降水,9日过渡为南部对流消亡,北部建立冷涡锋面降水。其中,8日辽宁的对流性天气,是南槽东移,中层辽东半岛从反气旋性气流转为气旋性气流,从辐合区变为辐散区;低层的辽东半岛从位于西南急流的平直中部,变为位于急流尾部的强辐合区;垂直方向,局限于中上层的上升运动,发展到整层上升,促发本次对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自然对流传热过程各种影响因素的因次分析,得到自然对流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  相似文献   

14.
2012年6月18日下午咸阳地区的旬邑县、彬县发生冰雹天气的大尺度背景是中高纬的低槽东移,槽后偏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南下,与从四川至河套的偏南暖湿气流在关中北部交汇,触发了对流的产生。通过对雷达回波分析,发现冰雹天气的发生有典型的“弓形”回波特征;基本径向速度场上出现辐合,低层有明显风切变有利于冰雹云发展;降雹前,VIL值会出现持续跃增,其值达到最大后地面开始出现冰雹。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概念 1.气温直减率与逆温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主要是地面,随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其垂直递减率平均为0.6℃/100米。气温直减率越大,上下温差就越大,空气对流就越强烈。若气温直减率为负值,就会出现逆温现象,它是对流运动发展的巨大障碍,空气以水平流动为主,出现单调稳定的天气。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了一类二维离散动力系统(2-D),即带强迫项对流系统的空间混沌行为,介绍了连续对流系统在Li-Yorkc和Marotto意义下的空间混沌定义以及非连续对流系统(分段连续对流系统)在转数区间意义下的空间混沌定义,并且分析了它的空间混沌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含源项一维非定常对流扩散方程进行分析.对微分方程进行半离散,对半离散后的方程作指数变换消去一阶对流项,构造变换后方程的一种2m阶(m为任意正整数)的指数型差分格式,作指数变换的逆变换得到原一维非定常对流扩散方程的2m阶指数型差分格式.分析此格式的稳定性,用数值例子验证提出格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柳州师专学报》2016,(1):66-69
当前,我国城市雾霾天气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从气象条件、区域特征和人为活动这三大因素分析我国城市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指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过度排污与城市雾霾天气日益严重密切相关,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雾霾天气治理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内蒙古地区的地形地貌和天气特点的梳理,总结内蒙古地区春季沙尘天气的特点,分析沙尘天气对飞行活动的影响.从加强气象预报、制定保障预案、落实运行控制和推进相关人员模拟机培训四个方面提出沙尘天气下安全飞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究了一类线性对流占优扩散方程的初边值问题.采用了A.A.Samarskii构造差分格式的思想,对方程的扩散项进行修正,构造了线性对流占优扩散方程的显、隐式特征差分格式和C-N格式,三个格式的收敛阶均为O( h2),利用Fourier方法分析论证了其稳定性和收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