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不但要求他们知识渊博,而且要求他们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未来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创新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又是人才使用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知识渊博.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也正是具有竞争力人才的关键素质所在。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它有着多方面的功能。但其核心功能最终必须定位在促进学生创新,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奠定基础。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教育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其主要内容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可是,就现实而言.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被应试教育所困扰.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能力与素质培养、实践训练、个性发展.更遑论创新精神的培养。毫无疑问.这种教育理念和体制培养出来的人才创新意识薄弱、实践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4.
孙立秀 《学周刊C版》2014,(7):108-108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创新的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世纪教育的主要目标。新课改顺应社会发展与教育形势的发展需求.将创新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型人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以高考为指挥棒的说教式、灌输式教学.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问题意识的增强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长远发展,为学生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能够将所学与实践行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不但要求他们知识渊博,而且要求他们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未来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创新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又是人才使用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又是人才使用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需要不断地改革.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7.
培养具有独力人格和创造性的人才已是国家、社会、时代发展的必然和迫切需要,也是化学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归宿。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激发兴趣,培养创新基础;创设情境,学会探究;优化能力,促进创新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叶素萍 《红领巾》2005,(2):83-85
培养具有独力人格和创造性的人才已是国家、社会、时代发展的必然和迫切需要,也是化学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归宿.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激发兴趣,培养创新基础;创设情境,学会探究;优化能力,促进创新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这是人才在急剧变革的社会里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这种素养要求教师在学生时代就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作为一种标准.教师如今应该摒弃旧的教学模式.转向培养学生多种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具有钻研的精神和创新能力.探究式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实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培养具有独力人格和创造性的人才已是国家、社会、时代发展的必然和迫切需要,也是化学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归宿。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激发兴趣,培养创新基础;创设情境,学会探究;优化能力。促进创新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在知识经济、信息社会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体现在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求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研究与创新密切相关,没有研究就不可能有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重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创新可分为相对于自己,相对于全体,相对于社会而言的创新。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性人才。而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面上就要特别注重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带领学生引导学生探索新的知识的过程中,更要重视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独立的研究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算实现了最终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作为基础的基础,语文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已成为时代的强烈呼声。语文教学怎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服务呢?笔者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黄红军 《考试周刊》2010,(46):191-192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二十一世纪将会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而知识经济要想获得发展就离不开创新,正因为如此.现在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再三强调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学校作为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基地,在教学过程中融人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物理学作为一门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它是整个教学工作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成为每一个物理教师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仲英 《学周刊C版》2014,(2):102-1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新世纪强国之本。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新世纪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加强对创新教育的认识.无形渗透于各学科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广大教师所共同关注的内容。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因此.新时代的地理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元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对人才的突出要求。创新能力是人类迎接未来挑战的能力。教育创新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音乐教育在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潜能及创新能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敏 《学周刊C版》2010,(11):124-12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变得非常重要.学生创新精神不足和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是目前正在推进的基础教育改革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实验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不断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培养出满足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初露头角的知识经济呼唤着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中学语文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语言的载体是思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再从未来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创新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又是人才使用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需要不断的改革.我们提倡的创新教育,不但教育的设备、手段、工具要更新。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