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总方针,以此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各项策略主要围绕发展统一战线、争取广泛合作开展.中共中央南方局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派驻重庆的秘密机构,以国共关系发展为导向,以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重点,以"区别对待"与"利用矛盾"为策略,统筹国统区和沦陷区的各项工作.为了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影响力而寻求广泛的合作与支持,为中国共产党坚持国共合作、应对反共高潮、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论抗战初期○的国共合作●曾桂林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至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是抗日战争的初期阶段,也称之为战略防御阶段。在此期间,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中国建立了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主要是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一切力量为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党外各界人士和全国各族、各阶层人民开展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发动和组织了千千万万的民众,粉碎了投降派的阴谋,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4.
国共第二次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也是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保证.宋庆龄从民族和国家利益出发,以其崇高威望和特殊身份,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酝酿过程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并为合作的最终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1942~1945年国共关系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40年代国共关系的发展线索。皖南事变后直到抗战结束之前,国共关系经历了由斗争到谈判的复杂过程。这中间包括两党关于《中国之命运》的论战、周恩来及林彪等人赴重庆谈判以及赫尔利来华调解国共关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以及国民党当局顽固坚持一党专政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6.
“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加快了合作的步伐。7月15日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了抗战态度。8月22日,根据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表了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事实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这次合作具有如下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1931年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由驻华外交官发给英国外交部的报告汇编而成的《中国政治报告》整体上反映了身处中国抗战一线的驻华使节对中国抗战最直观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这一时期《中国政治报告》的系统梳理发现,英国驻华外交官对中国共产党抗战密切关注并予以积极评价。早在“七七事变”之前,虽然并未洞见中国共产党抗战的正义性和先进性,但他们已关注到中国共产党抗战的鲜明立场,并认为与国民党对日妥协退让相反,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抗日救国的旗帜,积极寻求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全国抗战爆发以后,他们更是追踪报道中国共产党抗战,尤其关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和维护国共合作的努力,并认为敌后抗日游击战已成为中国持久抗战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极力维护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政治报告》这些内容,反映了来自英国驻华外交官这一特殊群体的实地观察和专业研判,是从他者视角对中国共产党抗战中流砥柱作用有力的旁证。  相似文献   

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第二次国共两党的合作.国共第二次合作,使亿万人民投入了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虽横道有加,挫折频临,但毕竟是坚持了反侵略的共同战斗,为中国的独立与自由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国共两党由第一次合作的分裂和残酷的十年内战,到建立起新的合作,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组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华民族自觉是历史的概念,需将之置于近代历史发展进程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五四后的20年间,中华民族自觉渐趋深化:国共合作领导的国民革命,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解放"的奋斗目标;九·一八后国难当头,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揭出了"中华民族是整个的"共同体坚定的民族信念,便是其最重要的表征。国共关系的演变对时局发展起了关键性的制约作用,与此同时,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既已自觉,同样深刻地制约了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换言之,中华民族追求自身解放,是民族的自觉,也是民族的大义,更是最大的民意,故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明晰此意,对于国共之所以能两度合作,以及抗战胜利后内战重起,国民党终归于失败,乃历史的必然,思过半矣。  相似文献   

10.
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抗日战争部分内容已作了修订,1987年春季开始使用。这次修订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反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一次全民族的抗战。这次修改后的教材,主要对国民党政府的抗战,作了适当补充和调整。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政治舞台上,中间势力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当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之时,中间人士满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热情,最先提出了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的政治主张以及谋求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具体办法,对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国共矛盾愈演愈烈之时,他们又奔走于国共两党之间,调解矛盾,平息内争,沟通歧见,防止国共矛盾进一步激化,维护了团结抗日的局面,对坚持持久抗战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中间势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的特殊贡献,成为中华民族抗战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处理党派关系特别是国共关系的思想原则和根本指针。这一思想提出于抗战初期,形成于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在抗日战争中得到全面贯彻。这一思想所体现出的一系列真知灼见对于保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顺利健康发展、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地旗帜下,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标明: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路线,实现了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的局面;制定了指导  相似文献   

14.
抗战期间,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为了共同的民族利益,再次从分裂走向了合作。关于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形式,以往学术界多有论述。但大多数认为第二次国共合作采取的是"党外合作",那么,在"党外合作"的形式下还有没有其他形式的合作呢?笔者认为,第二次国共合作除了"党外合作"的表面形式之外,在党内实际上还存在着广泛的军事上、政治上、文化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全面爆发6年间的国共关系,即国共两党从尖锐对立到第二次合作的历程。文章的着重点在于分析国共两党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两党政策的演变。结论是国共两党在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时刻,能够捐弃前嫌,以民族利益为重,互谅互让,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的掀起并走向胜利,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吴淋  孙永继 《中学文科》2003,(10):42-43
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各界人民广泛参加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一民族解放战争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决定,国共两党处于不同的地位,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是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一、中共倡导并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抗战成为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巨大力量,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面对这…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黄昌西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一次全民族抗战。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是全民族团结抗日的核心。没有第二次国共合作,就没有全民族的团结抗日,也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8.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坚持正确的抗战路线,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以民族利益为重,捐弃前嫌,推动国共合作,建立并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和团结以中间势力为主的各阶级、阶层力量共同抗日,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战的胜利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了中国各族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中国最先进的政党。  相似文献   

1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争取抗战胜利的重要武器。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创导者、组织者,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当起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其客观根据,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是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开始,逐渐激化和突出。  相似文献   

20.
1941年1月,由国民党一手制造的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使抗战时期的国共关系走到了破裂的边缘。然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未因事变造成的分歧走向崩溃,团结抗战依然是国共关系的主旋律。其中的原因除了诸多的国内因素外,亦与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苏、美、英三国对蒋介石军事反共逆流的态度1937年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序幕,在大敌当前,民族存亡之际,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国共两党不计前嫌,携手合作,开始了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中国战场的抗战,不仅是抵御外侮\保家卫国的正义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