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精准扶贫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补短板的关键。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扶贫工作从传统的直接救济扶贫模式上升为精准扶贫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扶贫工作进入了攻坚期,精准扶贫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胜法宝。精准扶贫工作可以借助供给侧改革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从供给侧发力,探索精准扶贫实施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开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依旧存在扶贫对象无法实现精准识别、精准扶贫体制尚未真正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措施急需改进、精准扶贫和市场需求相脱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效性。针对具体问题,分别从完善扶贫对象分类辨别体系、健全教育精准扶贫顶层机制、制定贫困地区教育培训制度、强化市场与职业教育的联系等维度,提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改革的现实需要,是解决当前高等教育资源浪费的重要手段。尊重高等教育自身规律,回归育人根本是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逻辑。经济高速发展、粗放式投入、人才培养同质化和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是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依据。树立供给侧理念,坚持按需办学原则,采取转型调整策略,建立健全配套法规制度是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侧改革既受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推动,又源于自身改革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侧改革经历了萌芽、探索和推广三个阶段,改革任务由增加供给、调整结构向平衡供需矛盾转变。当前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存在资源供给主体单一,供给结构失衡,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严重等问题。破解改革难题,需从构建多元资源供给主体,促进教育资源供给平衡和加强教育资源监管等方面着手,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侧改革体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扩招"引起高等教育规模的变化,大学生资助资源供给不足,且区域、院校层次、经费结构三个层面存在配置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公平。文章基于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分析我国大学生资助资源配置现状,遵循优化配置原则,通过增加有效制度供给实现创新和结构优化,实现教育供给端的转型升级,进而建立"精准资助"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学生资助"精准度"。  相似文献   

6.
教育领域中的供给侧改革不仅是教育应对经济社会改革的因应之策,而且是教育领域内部资源、制度、政策、产品和服务等供给侧方面结构的调整与变革。面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存在区域间供给不平衡、人才培养供需错位、供给服务有待提升、供给资源亟需优化等问题,我国高等教育要在遵循教育逻辑、市场逻辑和生态逻辑的基础上,通过优化供给主体、调整供给结构、创新供给制度、变革供给资源等方式,解除高校人才培养的供给抑制,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流人才。  相似文献   

7.
“精准供给”是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和首要任务。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突破口,创新创业教育正经历着从“系统培育”向“精准精益”的转化,迫切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契合、精准发力。目前,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存在供给价值观耦合程度不强、供给载体单一刻板、供给资源共享性不足以及供给模式趋同化等问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进行考量,高校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需在供给基础、供给取向、供给方式以及供给机制等方面提高供给的精准性,从而实现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旅游供给侧改背景下,应明确其与精准扶贫振兴乡村的战略关联,并运用有效策略,使乡村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完成,切实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当地政府可发挥产业带动优势,基于产业融合,提高旅游叶的经济效益。并能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强化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从而从根本上帮助当地农民摆脱贫穷,共同致富。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精准扶贫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期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农村精准扶贫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使命、责任与要求和阶段性工作任务的重大决策,并在现阶段发挥了促进新农村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加快贫困农村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大资金投入现代农业的力度、提高深度贫困户的抗风险能力、加速贫困地区农村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依然存在贫困农村空巢家庭难扶持、农村基层利益冲突难平衡、农村可持续反贫困待加强等问题,因此仍有必要从精准教育、精准发展、精准参与、精准协调、精准保障五个子系统方面构建农村精准扶贫创新生态系统,以深化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推动农村走上可持续精准脱贫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在经济领域实施供给侧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一改革理念也影响到了高等教育发展。"精准供给"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理论和原则,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应对当前教育现状进行反思,结合精准供给的相关理念来应对这些问题,建设多样式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信息化共享平台,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深陷教育贫困的状态,扶教育之贫是教育价值理性的要求,是教育扶贫功能发挥需首先解决的问题。教育扶贫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具有内在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发力点,以"思想引领"为重要途径,以"知识与能力"为直接方式。教育扶贫的实践路径应走上教育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结合的轨道,即正视教育事业的长效性特征,对教育的基础环节常抓不懈;重视个体对教育回报的期待,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准确把握教育事业的系统性特征,构建教育扶贫的系统模式,以保持教育扶贫固脱防返成效。  相似文献   

12.
全面脱贫时间节点的到来为教育扶贫开启了新的思维起点,向教育扶贫提出了过程性挑战。基于后扶贫时代贫困现象的主要特征,教育扶贫质量的可持续提升有赖于处理好教育发展与教育扶贫、扶智与扶志、农村教育贫困与城市教育贫困、扶贫主体与贫困主体、教育扶贫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等关系。后扶贫时代的教育扶贫应诉诸多维关系视域的系统化行动,在扶贫实践中需进一步凸显教育发展的功能建设、精神扶贫的价值指向,关注特殊贫困人群的主体特征、倾听教育贫困者的主体诉求,探索国际教育扶贫经验的在地化实践,推动实现我国教育扶贫经验的国际社会贡献力。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扶贫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攻坚阶段,职业教育扶贫面临扶贫对象识别如何更加精准、扶贫主体间如何更加协同、扶贫供给如何精准对接需求、扶贫成效如何更具持续性等问题。而引发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职业教育扶贫实践中扶贫对象主体地位不够明确,扶贫治理机制有待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供给乏力,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培养受限等。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服务脱贫攻坚,需要构建基于扶贫对象需求的职业教育扶贫制度保障,完善基于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扶贫治理机制,拓展基于多元优质的职业教育供给内容,遵循基于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14.
石雷 《教育教学论坛》2020,(14):365-366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建设以及高职学生逐年增多,国家对于高职学生也越来越重视。新经济形势下,精准扶贫理念的提出深刻表明了我国党中央以及政府对家庭困难学生接受公平教育的思想,并给予资助育人高度的重视,此形势下构建精准扶贫理念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迫在眉睫。文章从精准扶贫理念的“精准化”内涵出发,对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现的构建做出深入探讨,为全面提高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工作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教育扶贫是扶贫助困的根本之策,高校参与教育扶贫可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发挥高校自身优势,推进教育扶志工作。文章简述高校教育扶贫的价值,论述构建高校教育扶贫模式的具体策略,指出需要优化干部考核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优化高校与政府、社会之间的联动机制,优化高校教育扶贫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教育扶贫路径。  相似文献   

16.
精准扶贫的资助工作是教育方面的延伸,也是教育扶贫工作中的重点环节。高校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能够帮助家庭困难的大学生顺利毕业并参加工作。这是我国教育政策优势及社会主义制度完整的体现。以我国各大高校开展精准扶贫资助工作的概况为主要切入点,探寻现阶段各大高校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推动我国大学生的综合发展,为我国脱贫攻坚战略的有效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期,扶贫攻坚的思想脱贫问题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物质匮乏问题同样重要。文章从调研湖南省慈利县贫困人口的思想问题入手,总结导致该地区贫困的几种典型脱贫思想观念及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思想脱贫问题的方法只能是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文章结合慈利县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思想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前提,再结合新时期符合我国国情的政治教育理念以及构建全面性地政治教育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慈利地区贫困人口思想脱贫的破解对策。  相似文献   

18.
教育精准扶贫是推动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举措和保证。经过不懈努力,武定县的教育精准脱贫取得一定成效。为进一步促进教育精准扶贫,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结合实地考察等,指出武定县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提出武定县教育精准扶贫的新定位,构建了教育效果的不同周期模式、教育影响的年龄分段模式等,同时要建立武定县教育精准扶贫主体合作、循环向上的教育精准扶贫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尽管我国农村扶贫资金在逐年增加,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总量也在逐年减少,但随着贫困标准的不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减少的速度却在不断减慢,扶贫效率渐低。本实证研究显示,初中及其以上文化水平的农村劳动力可促进农村扶贫效率的提高,其中中专文化水平的农村劳动力对提高农村扶贫效率的实际贡献值最大,贡献值其次的是高中文化水平的农村劳动力,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农村教育反贫困政策的完善,提高农村扶贫效率。  相似文献   

20.
教育精准扶贫是党和政府为建设小康社会而实施的一项举措。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是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脱贫攻坚效果直接影响小康社会的建设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但现实中的精准扶贫因客观及主观原因的多元化及复杂性,而可能面临脱贫与返贫的交替性困境,如何评价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成效,不论是政府或是学界都应有较为客观的指标或体系。目前不少研究或落地政策在评价脱贫时,往往将实时实地的入学率或受教育程度作为指标,而忽视了可能导致其返贫的代际教育能力、教育投入及其所处的社会文化氛围问题。因此,本文尝试从社会学理论视角,构建扶贫脱贫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