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宋人学记之名称、内涵与<礼记·学记>都有着极深的渊源.范仲淹"庆历新政"之"庆历兴学"是宋人学记兴起的直接原因;王安石"熙丰变法"再一次借助政治力量把学记创作推向高潮;欧阳修领导的"古文运动"影响至巨,李觏、范仲淹、欧、曾、王、苏等古文大家之学记遂成"千古不可磨灭"之作,并形成了学记独有的文体特征和写作轨范.  相似文献   

2.
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名作<岳阳楼记>,以其立意高远、抒情真切、写景雄奇而传诵千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几乎是有文化的中国人都能背诵,而且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孜孜以求,成为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然而,尚有一些问题,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特别时值今日,湖南岳阳籍青年作家张一一撰文声称:"<岳阳楼记>作者并非范仲淹!"并骂范仲淹欺世盗名,引起一场波浪翻滚的争论.为此,本文以事实为依据,用史料作佐证,还历史之本真.即从写作背景、文本,范仲淹生活道路与人生的矛盾性进行分析,从写作缘由等方面来进行辨证.  相似文献   

3.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文情并茂、经世不衰的散文佳作,现被收入北京市职工初中语文补课教材的下册。我们仅就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作些新的探索。笔者认为,要想准确地把握住《岳阳楼记》的精神实质,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缘起和动机是十分必要的。《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滕子京之请而写的。滕子京是范仲淹青年时期的朋友,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学生对此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有人把写作比之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也有人认为万般皆不是,惟我“味”最苦——写作如同慢慢地“挤牙膏”;当然也有学生“知”写作、“好”写作、“乐”写作。其中区别之大,确实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且要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5.
少年江湖老     
江湖?什么是江湖?庄子曰: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范仲淹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东方不败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显然,这仨人自说自话,心中装着各自的江湖。那股民心中,又该装着怎样的江湖?进入2011年,似乎好运气并未降临,股市江湖依旧波谲云诡,1月  相似文献   

6.
顾名思义,<岳阳楼记>本应是以记岳阳楼为主要内容的,这不仅是由文章的体裁所决定的,也是范仲淹写作这篇文章的初衷.  相似文献   

7.
"仁义"是儒家圣人之道的核心,仁义之道也构成了中国道统思想的基本理论内涵。范仲淹的仁义之道是宗奉六经的圣人之道,是天道与人道统一的经世致用之道,是顺民养民育民的民本之道。儒学在宋代重振,出现理学之盛,范仲淹有开创之功;兴学立师,成就天下之士,"开万世道统之传"。范仲淹的思想对胡瑗、孙复、张载、李觏、周敦颐、二程等人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过这样几句话:“庆历四年春,腾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乃重修岳阳楼,属予作文以记之。”所谓“属予作文以记之”,就是指滕子京给他写了一封《求记书》这份《求记书》叙述了作者请求范仲淹写作《岳阳楼记》的原因,和他对洞庭湖景色的高度赞赏。读一读《求记书》,对于我们阅读《岳阳接记》是有帮助的。为此,我们特从《隆庆岳州府志》中将《求记书》摘抄出来,作些注释,并译成现代汉语,与《岳阳楼记》注译同时在本刊发表。滕子京在给范仲淹写这封信时,还随书附上一本《洞庭秋晚图》以便范仲淹“涉毫之时,或有所助”。但是我们决不要以为范仲淹写作《岳阳搂记》便是看图作文。第一,范仲淹是吴县人,吴县临近太湖,而太湖与洞庭湖的景物有近似之处;第二,范仲淹幼年时期曾经寄寓于洞庭湖滨的安乡县,亲眼见过洞庭湖的阴晴晦明和四时景物的变化。《古今图书集成。聀方典》第一二二四卷中就写着:“安乡县,范文正公读书堂在县西。”第一二二五卷又有许宗鲁写的《范文正公读书台记》,对范仲淹“束发时依亲读书”于安乡的情况有详细的记述。这就证明这篇著名的《岳阳楼记》是从实际生活体验中写成的。《求记书》和《洞庭秋晚图》只不过在他,“涉毫之际,或有所助”罢了。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之香菱学诗一节中,黛玉教香菱写诗提出作文第一立意要紧的观点,这是写作的基本理念。古往今来的名篇佳作无不是首先以其精深、博大、厚重的立意主旨而深深打动了读者。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相似文献   

10.
范仲淹与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有着特殊关系:应天书院的苦读,成就了范仲淹,范仲淹的执教,又振兴了应天书院;他在应天府的诗文创作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他的夫人李氏,出身于应天府世家,其庞大的世系和家族成员的贤达,给予了孤寒的范仲淹以温暖和无穷的力量;在应天府的交游,奠定了范仲淹的影响和地位,使他成为京东一带的文人领袖.可以说,应天府影响范仲淹的,是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文化氛围,而范仲淹影响应天府的,则是一种精神的感召力.这种人杰地灵的双向互动,显示了中华文明的厚重.  相似文献   

11.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7.
18.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9.
辩是推理的运用,但与辩的目的相联系,甚至于为实现这种目的而采取一定技巧的推理,实际上已经成为辩的方法。《墨经》中所述“援”、“推”“辟”“止”“效”诸方法是辩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囷""廛"辨疑     
~~“囷”“廛”辨疑@杜香娟$中原油田第一中学!河南濮阳457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