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开封方言的语音系统与普通话不尽相同,其中差别最大的是声调。因此,开封人学习普通话的最大的困难是声调,本文针对开封方言的实际,把开封话与普通话的声调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对应规律,给出具体辨正方法。  相似文献   

2.
平仄是近体诗格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近体诗与古体诗的根本区别。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是根据汉语声调特点来分的。古代汉语声调和今天普通话声调的种类不完全一样,两者之间的关系大致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3.
沛县话改读为普通话,主要是声调问题,在利用声调对应规律时,要特别注意不合规律的一部分例外字。古入声字同普通话一样分归四声,但归类方法有较大不同,以读阴平的字为最多。  相似文献   

4.
第二讲四声一、什么是四声? 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平、上(念shǎg)、去、入四种声调的总称。四声是近体诗格律的基础,不懂四声,就不懂平仄,就无法学习近体诗格律。要了解四声,先要知道声调。同学们在《语文基础知识》第一章《现代汉语语音》第四节《声调》中,已经学过了普通话“声调的性质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彭州话里的古入声字读音,不仅声调与普通话不同(调值为33),而且许多字的声母和韵母也与普通话相去甚远。通过对彭州话入声字的列表释音,可以看出,彭州话入声音节有其自身特点,如:一部分入声字在彭州话里只有入声调;有许多古入声字在普通话里已分化出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读音而成为多音字,而彭州话里仍是单音字;等。另外,彭州话入声音节的韵母,与普通话韵母相对照,有比较严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遵义人学习普通话声调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正确掌握普通话的调值,念准普通话的四声;二、学会辨认所读字在本地方言中所属的调类,利用声调对应规律正确变换调值;三、记住古入声字在普通话中的读法.  相似文献   

7.
豫北方言的声调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说:声调是普通话的眼睛,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声调在普通话中的重要地位。声调是学习普通话的重点,不同方言区的声调各有特色。豫北方言区,指河南黄河以北的地区,它地处中原,西邻晋东南,南接郑、汀、洛,东连鲁西南,方言一方面受晋语、鲁语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具中原官话的特点,在声、韵、调上都独具独色,本文重点讨论豫北方言的声调及声调群正。一、豫北方言的调类及入声字豫北方言届北方方言的华北次方言中的一支,从方言的特点来看,豫北方言区大致可划分为两区:以京广线以西(包括京广铁路沿线地区,盂县除外)的地区,方…  相似文献   

8.
陈卫兰 《语文知识》2001,(11):64-67
“特别急促”四字在中古时期声调都是入声,普通话声调是去声、阳平、阳平、去声。这说明古今声调发生了变化,中古的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分别归入其他声调。入声字在构成古典诗词的音律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在欣赏古典诗词时如果不了解入声字知识,就会影响对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裳”是一个多音字,《新华字典》注:①CHáNG遮蔽下体的衣裙;②SHANG犤衣裳犦衣服。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首联“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裳”字,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读成“SHANG”,笔者认为此处的“裳”应读“CHáNG”,理由有三点:一、根据近体诗的格律近体诗对平仄声调的安排有极为严格的规定,诗人正是通过平仄交错来构造诗歌抑扬顿挫的声韵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七言律诗,按七律的平仄格式,此诗为“仄起式”,首联平仄声调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有○表示可平可仄),勿庸置疑,“裳”字当是…  相似文献   

10.
用“三二原则”(即无变格的五律平仄律构成须是三平二仄或三仄二平、且尾部不能是三平或三仄 )及部分传统方法可简便地判断出近体诗的平仄律 ,并可分析出“一三五不论”和“二四六分明”的确切条件。讨论“二四六分明”也具有判断古代入声字转化为今平声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古入声字,南阳方言今概读为平声,清阴浊阳泾渭分明。这应是入声字的塞音韵尾刚刚脱落时的读法,比"入派三声"还要早一些。宛西方言尤其如此,即以宛西方言为例谈谈南阳方言中古入声今读平声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调类这个角度对辉县方言入声发展演变的状况进行考察,指出辉县方言的入声调不分阴阳,调值为一中短促调,并且正由促声向舒声转化,入声舒化后入声调归平声的较多。并探讨了造成变化的原因,展示了辉县方言入声发展演变的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13.
顾炎武是清代古音韵学的开创者,其入声理论集中体现于《音学五书·音论卷》。对《音学五书·音论卷》的入声内容进行精细分析,概括出关于入声的三个方面的基本认识:“古人四声一贯”“入为闰声”“近代入声之误”。其中,“古人四声一贯”指平、上、去、入四声在上古诗歌韵文中互相通贯,“入为闰声”指入声是平、上、去三声的变声,而“近代入声之误”则是顾炎武入声韵与阴声韵相配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古入声字在蓟县方言中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蓟县方言中古清入字的归派与北京话十分接近,部分古浊入声字的调值正在通过连读变调的途径实现其转化。除了语言内部的机制外,社会因素也是实现其演化的强大推力。  相似文献   

15.
通化方言古代清声母入声,现代阴平字存在四个演变层次,可以用“一”“七”“鸭”“黑”,几个字做代表。因为这种演变对通化方言变调模式的顺应程度,它们表现出入声演变进度的参差不齐。另外,通化方言的变调及人声字声调异化根源于OCP制约,及缺失性赋值语言机制;方言中标记性最弱的声调是35阳平调,它也是缺失性赋值音调;古人声作为一个声类,内部有调域、调型的分化。  相似文献   

16.
明末乔中和<元韵谱>一书中的声调系统,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类,其中平分阴阳、保留入声调,反映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河北内丘语音的面貌.该书音系平分阴阳在非曲韵类韵书中是具有革新意义的声调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北京话单字调和双字调的语音实验证明,折度打磨说提供了对声调曲拱特征量化研究的一种简捷易行的方法。折度打磨说的基础概念是调型折度、调式折度和折度打磨。调式衔接折度是折度打磨说的重要支柱,有隐性和显性两类。调型折度决定声调是否变调,调式衔接折度决定调式是否打磨折度以及如何打磨。  相似文献   

18.
南京方言声调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京方言的两字组有五种常见的连读变调现象 ;上声字儿化以后声调读如阳平 ,“菊花脑”读如“菊花劳”之类现象可能是儿化变调的残迹 ;修饰亲属称谓名词的单数人称代词定语有读如阳平的变调情况 ;轻声与有些连读变调、声调组合会出现较多的交叉音位现象 ;南京话的入声的特色是“高”和“紧” ,南京话在稳定地保持着入声这一调类的同时也具有向普通话靠拢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天津话是北方方言,自20世纪80年代李行健、刘思训在《中国语文》上发表有关天津话连读变调的文章以来[1],天津话的连读变调现象一直是国内外语言学界讨论的热点。人们从语音实验、音系分析、社会调查等不同的角度,对天津话的连读变调现象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各自的主  相似文献   

20.
本项研究旨在讨论兴化市区方言中的声调及其发声态特征。兴化方言的声调分为老派和新派,处于变化中,如假声消失、入声舒化而造成昂拱成分的三重鼎立等。老派有两个声域、七个调类,而新派只有单个声域、六个调类。由此,我们考虑一个新的分区方案,识别出一个‘边缘吴语’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