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课文《狱中联欢》中有很多对联。因为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联,所以我特意用一节课的时间跟学生讲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我先让学生去找自己喜欢的对联,再给学生讲解对联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巩固有关对联的知识,学完《詹天佑》一课后,我设计了一个语文实践活动。我对学生说:“詹天佑是  相似文献   

2.
课文《狱中联欢》中有很多对联。因为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联,所以我特意用一节课的时间跟学生讲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我先让学生去找自己喜欢的对联,再给学生讲解对联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巩固有关对联的知识,学完《詹天佑》一课后,我设计了一个语文实践活动。我对学生说:“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的事迹非常感人。让我们来写副对联歌颂他。同桌可先讨论一下,想一想应当怎样写,最好能押韵。”  相似文献   

3.
我是个酷爱对联的人,又是中学语文教师,故深感教学一些有关的对联知识,或引导学生学习欣赏一些古今名人名联,是语文教学适应社会需要的措施之一,也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我所讲的引用对联,当然是紧密配合课文教学的,绝不是指油水分离,或节外生枝。多年来,我将学习欣赏对联与阅读课文熔于一炉,配合初中一百八十篇课文,给学生选读了五百六十副古今名人名联,分册分课选读,篇篇均有,并编印成册,人手一份。我的原则是:依据教材选联,针对需要教学,力求做到联语与课文在思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趣味性等方面的最佳结合。几经琢磨实践,再实践再琢磨,我体会引联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有如下几点: (一)引联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所谓“寓学  相似文献   

4.
左修忠 《湖南教育》2004,(23):33-33
去年放寒假,我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特别的假期作业:抄对联、赏对联、写对联,让学生在假期广泛参加实践活动,积累对联,然后在开学后举行对联鉴赏、交际和书写活动。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对联的形式结合课文内容来教学生,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对联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丰富词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在教学某些课文时,就运用一些使小学生一看就明白的通俗易懂的对联进行教学,还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学生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6.
先看一则教例:《苏东坡改对联》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吗?生:苏东坡是谁?生:对联是什么?生:苏东坡为什么要改对联?生:苏东坡原来写的是什么对联?生:他改对联的结果怎么样?生:这两幅对联什么意思?(教师对学生的问题有选择地梳理板书。)师: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开始!(学生读书)接下来,教师就黑板上的问题回到课文朗读材料,学生一作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间相互补充,解决了所有的号,教师颌首点头,一切都在教学设想之中,一篇课文就这学完了。以上“质疑问难”的教学片段我们都很熟悉,目前我们些教师所谓的“质疑问…  相似文献   

7.
我家的对联     
我对人家墙壁上挂的字画都有兴趣,尤其是对联,这兴趣是从小就养成的。我在一九七九年写的那篇《我的童年》里曾经提到,我的第一本课文就是一副对联:  相似文献   

8.
庄怡清 《陕西教育》2005,(12):36-37
在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点,新教材中的识字教学的设计较以往单一的识字更偏重于学生兴趣识字、教会学生识字的途径和方法。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教材引势利导,延伸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一、多种渠道提高学生的无意识识字在第一册的识字教学中,教材中告诉了学生多种识字的渠道:看人体识汉字、在大街上识汉字、边看电视边识字、在家里识字、读对联识字等。学习完这些课文后,我先让学生按课文中提示的渠道去发现所认识到的新汉字,接着让学生补充课文:我在哪里,还认识了哪些字,我是怎样认识的。除  相似文献   

9.
对联是我国富于民族风格的独特艺术。中学生掌握了写对联的基本方法,学会了对对联的艺术,既有利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趣味,激发学习兴趣,丰富知识,更有利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我在教学之余,组织学生开展写对联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一、结合学生思想,讲古今大师的故事,激发学生写对联的兴趣。开始,学生认为是搞单纯的文字游戏,“没意思”,“不如看小人书痛快过瘾”。我就给学生讲古今历史上对联大师巧对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活动目的1 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课内交流 ,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 ,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草。2 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 ,了解对联的特点 ,并尝试练习对简单的对联。3 激发学生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能力。活动准备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和文章 ,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 ,搜集精彩的对联 ,准备课内交流。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讲对联故事主持人 :同学们 ,这段时间 ,我们都读了一些关于对联的书和文章 ,知道了一些有关对联的知识 ,长了不少见识。今天 ,我们就来随便聊聊对联…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第七册最后一课《课间十分钟》是一篇阅读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根据阅读课的教学要求以及这篇课文的特点,教学时我采取精讲精读、读写结合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一、从整体入手,理清文章的脉络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从整体入手,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让学生初步掌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接着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思考:这篇课文着重写了哪几项课间活动?并让学生找出写这几项活动的段落。在这个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这样学生很快地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相似文献   

12.
一、考查对课文的理解学习课文后,运用对联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概括能力,这也是锤炼学生语言技能的一种好形式,如下题,是针对《核舟记》进行考查的。对对子(任选一联作对)①上联:赞雕刻者高超技艺下联:②上联:下联:奇巧人神技雕核舟(福建泉州市中考题)参考答案:①摹泛舟人悠闲神情②美髯公怡情泛赤壁二、品味语言魅力对联有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运用对偶手法,强调两两相对,讲究语言的精练含蓄,这对考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语言运用水平的测试。品读对联,联系选文回答问题。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上联中的“酬”字体现了诸葛亮的人格魅力,下联…  相似文献   

13.
杨帆 《语文知识》2004,(2):27-27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也是一篇文辞优美、内涵深刻的佳作。为了组织好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撰写了两副对联作为导语:  相似文献   

14.
第一课时活动目的1 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 ,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 ,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草。2 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 ,了解对联的特点 ,并尝试练习对简单的对联。3 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的能力。活动准备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和文章 ,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 ,收集精彩的对联 ,准备课内交流。活动过程一、讲对联故事主持人 :同学们 ,我们都读过一些关于对联的书和文章 ,知道了一些有关对联的知识 ,长了不少见识。今天 ,我们就来聊聊对联。如果我们在聊…  相似文献   

15.
教学《狱中联欢》布置预 习时,我一反常态,只要求学生读三遍课文,然后选择文中的某一副对联用毛笔写下来,并想一想为什么要选择这副  相似文献   

16.
对联 ,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对对联有许多讲究 ,写谜题对联难度更大 ,要十一、二岁的从未接触过对联的现代小学生写出对仗工整的对联 ,行吗 ?出乎意料的 ,我班学生竟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而且还啃得津津有味呢 !一、什么是对联 ?“什么是对联 ?”学生用好奇的目光问我。我不慌不忙地边写边念 :“问生意如何 ?打得开 ,收得拢 ;看行情怎样 ?醒的少 ,迷的多。”告诉他们这便是一副对联 ,继而神秘地说 :“上联和下联要我们各猜一样商品 ,能猜出来吗 ?”孩子们说 :“是伞和酒。”还回答了理由 ,在回答中 ,学生明白对联要抓住所述事物的特征。“比较上…  相似文献   

17.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我非常喜欢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堂上我兴致勃勃地和学生们一起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就是要让学生们当小解说员,运用课文中的语言介绍《清明上河图》,让学生们在此活动中进一步品读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于是,我满怀期待地问:"哪位小解说员来为大家服务?"学生们的反应让我有些吃惊,平时"小手如林"的场面不见了,只是"星星点点",仅仅有几个  相似文献   

18.
《狱中联欢》一课按照新年联欢的过程 ,写了“唱歌”“交换礼物”“贴对联”“表演节目”等内容 ,其中重点写了“贴对联”和“表演节目”。下面介绍“贴对联”这一部分中的教学片段。师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5—23自然段 ,弄清这个部分主要讲什么?生 :这个部分主要讲了狱中革命者在1909年元旦联欢中贴对联的经过。师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从这部分中你发现有几幅对联?(生读文 ,画记号)〔评点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 ,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发展学生的求知欲。〕生 :我发现这段课文中有五幅对…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 ,对联为人们喜闻乐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 ,语文教材中就编排了一些对联知识内容。如小学第三册语文中的“多对少 ;长对短 ;双对单 ;正对反 ;寒冷对温暖……”和第四册语文中的“新对旧 ;窄对宽 ;厚对薄 ;忙对闲 ;喜欢对讨厌 ;详细对简单……”等等。这些反义词 ,有的尽管平仄欠缺 ,但对仗却很工整。我认为 ,这都是一些简短的联句。我想 ,在语文课教学中 ,若能运用对联结合课文内容来教学生 ,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对联知识 ,而且更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词汇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于是 ,我在教学某些课文时 ,就运用一些使小学生一看就明…  相似文献   

20.
《珍珠鸟》是一篇抒情散文,重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珍珠鸟雏儿外形及活动中,抓住小鸟儿活动的特点,体会它的心理变化,了解它与“我”日益亲近、逐步信赖“我”的过程,感受它的可爱。为突破这个教学重难点,可以采用下面几个教学策略:一、熟读课文,为精读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这篇文章描写细腻,构思精巧,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给学生的阅读领悟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很有必要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时指导学生加强朗读练习,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多读课文,读好课文,为精读课文打下基础。1.设疑激趣,激发学生初读课文的兴趣。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