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马克思是从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入手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他的一切政治经济学论著都包含着批判的内容和精神,不少论著名称都带有“批判”的字样。他的《资本论》的科学体系,正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展开的。他的宏伟的政治经济学大厦的建造过程,就是一个彻底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过程。我们必须学习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经典分析和批判,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评论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和其他外国经济学说。  相似文献   

2.
商品是拜物教理论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从商品入手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运动的奥秘。通过对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批判,马克思建构了劳动价值理论与剩余价值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性。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物化”理论与“符号拜物教”理论,其实质仍然是拜物教性质的,需要加以批判与超越。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仍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并且具有更为广阔的理论意蕴——在实践哲学层面的“未来预见”,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阐发关于共产主义的学说。  相似文献   

3.
<正> 法兰克福学派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流派之一,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认为其基本理论——社会批判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代名词,本文试图通过对法兰克福学派关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经典理论的批判的批判,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4.
整体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是一种相互阐释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中"现实的人"的充分展开必须超越"解释世界"范畴而向"改变世界"范畴跃迁。为了实现人的全面的解放和发展,通过对西方近代思想史的哲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主义扬弃了"抽象的人"的唯心主义范畴,正本清源地以历史中"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建立了通向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论途径。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主要针对杜林的"生产、交换、分配三者关系"理论、"暴力决定论"以及"价值"理论进行批判,系统地揭示了杜林理论的肤浅,尤其在政治经济学篇,恩格斯批判了杜林无知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科学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恩格斯对杜林的批判促进了"生产、分配、交换"的关系理论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为我们辩证地看待政治权力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使我们重新认识到了"劳动价值论"对经济控制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批判的前提,批判的依据或尺度,批判的实质内容,批判的目的,批判的基本特性等层面,对批判概念作了初步的阐释。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批判和哲学的关系,认为,批判是哲学的本性,批判精神是哲学的本真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是当代最具深度的批判性哲学。在今天,阐扬哲学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和批判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货币对于现代生活世界产生的巨大效应引起了众多思想家的关注。赫斯、马克思与西美尔对货币化生活世界采取了不同的批判路径。赫斯提出了类哲学的货币批判;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对货币提出政治经济学批判;西美尔将马克思对货币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扩展到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精神世界,着重研究货币的社会文化效应。他们的货币批判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马尔库塞、莱斯到高兹,他们在把法兰克福学派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哲学文化批判转变成为一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的同时,把古典马克思主义意义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变成一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生态学批判。基于此,当时任职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本·阿格尔在1979年出版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导论》中,将莱斯的两部著作盛赞为对一种生态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最清楚、最系统表述”,并宣布了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新支派和环境政治社会理论新流派的诞生。  相似文献   

9.
列宁继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原则和方法,在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对资产阶级哲学、政治学和宗教等意识形态进行创造性的批判.同时对装扮成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想进行充分的解蔽.列宁批判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革命批判精神,对我们面对当代意识形态情态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摘要:在当代西方工业社会,随着技术理性的不断高涨及消费已渐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的同时,意识形态范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对此提出了一系列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但其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有本质的区别。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通过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其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虚假性,具有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特质。从阐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出发,论述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以及弗洛姆、马尔库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在比较的基础上揭示了法兰克福学派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质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11.
英明领袖华主席指出:“为了彻底揭露‘四人帮’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必须批判他们那条路线的反动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给他们的反革命政治纲领和修正主义路线提供理论根据,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肆意的歪曲和篡改,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私有制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个人受抽象统治。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人本思想以及对物化社会的批判为展开对拜物教的系统批判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从诞生之时起,就把宗教批判作为其它一切批判的前提,由此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鲜明批判特性。这种批判特性内在地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征与道德批判相联系,因而开显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实践维度与道德维度。我们以当代视域来探究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生产之镜》中,鲍德里亚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逻辑并未摆脱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对待自然的态度,自然依旧处于被人类奴役、支配的附属地位。而通过对于马克思主义自然概念和生产理论的考察发现,马克思主义的自然概念具有无比丰富的内涵,其中蕴含着先在性、审美性、实践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等多个维度。马克思的"生产一般"概念是一种合理抽象的结果,它所包含的内容就是各个不同的生产所共有的那种标志性和规定性的东西。因此,鲍德里亚对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批判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15.
1956年《文艺报》有关朱光潜美学思想批判的文字,以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为目的,却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反倒是作为批判对象的朱光潜,在"彻底地"自我批判之后,很快就与其批判者展开了某种颇具反批判色彩的对话和讨论,对美学做出了更富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而且获得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肯定。之所以如此,除了当时相对宽松的政治气候和坚韧的个体人格,主要缘于朱光潜对西方文化的深刻理解。回顾这场美学批判和讨论运动,对今天如何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其前后各种美学流派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标志着唯物史观的成熟。在整体上对序言进行了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从局部上对序言中唯物史观经典表述部分进行了解读,从而强化了对序言重点文本的研究。这种整体与部分、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研究,使我们对序言的文本具有了立体感,从而使我们对序言的思想具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四人帮”的狗头军师张春桥那篇所谓论“全面专政”的黑文,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修正了马克思主义。这里仅就其篡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极力丑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罪行进行揭露和批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大革命。无论就生产资料所有制来说,还是就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或产品的分配制度来说,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其脱胎出来的资本主义相比,具有本质的区别和无比的优越性。然而,张春桥在黑文里,对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8.
齐泽克不断演进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运行方式的彻底批判,明白无误的反资本主义姿态主要通过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来展现:反对全球资本主义,拒绝正在流行的所谓资本主义永恒论.齐泽克断言,这些谎言的共通之处是基于同一种幻想结构,而它们最终支持(或者倾向)资本主义.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剖析,齐泽克得出了资本主义必将土崩瓦解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与20世纪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整体上的文化批判路向不同,意大利自治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秉承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传统,对《资本论》及手稿重新进行了政治学解读,以劳动与资本二元主体的对抗关系为枢轴,揭示了资本主义劳动组织方式所发生的结构性转变,即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劳动主体、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具有"非物质劳动"的倾向,资本逻辑的深入剥削形式表现为对劳动者主体性的重新建构和社会生活的全面控制。奈格里、哈特等学者将"非物质劳动"置入马克思社会关系及再生产理论中,从福柯的"生命政治"框架中探寻建构革命主体的可能性,并对自主的、反抗的革命主体进行重新界定,坚持了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向政治革命斗争实践转换的根本立场,在新时代语境下拓展了阶级斗争的主体向度和革命潜能。  相似文献   

20.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中文第一版标题为“既不同于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社会形态又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社会的一般特征”、“资产阶级社会条件下社会关系的物化”、“价值的货币形式因交换的发展而发展.资产阶级社会中生产的社会性和共产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性的区别”的内容引起了诸多的探讨.本文通过重新研究新版《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这部分内容,认为马克思在这一部分的直接对话对象是黑格尔,并从经济学—哲学批判的视角,揭示出马克思与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根本分野,即黑格尔想实现对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修正式改造,而马克思则想以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为基础,重建一个新社会.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正是对传统市民社会的批判性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