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植物体内的硅及硅酸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硅几乎存在于所有生长于土壤中的植物体内.硅主要以非晶质二氧化硅胶的形态存在于植物细胞内,在不同的植物中含量及分布不同.硅在植物体内有多种作用,植物硅酸体是指合成后沉积在植物细胞内或细胞间具有一定生理生态功能和稳定形态特征的水合二氧化硅颗粒.植物硅酸体研究及应用极为广泛,涉及植物分类学、古生态学、动物学、地质学、土壤学、农学、考古学等.  相似文献   

2.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4个研究钻孔中的晚第四纪古土壤做植物硅酸体分析及磁组构测试.不同类型植物硅酸体的含量及反映暖湿气候与反映冷干气候的古土壤中植物硅酸体的比值在剖面上的变化表明,古土壤层形成过程中气候趋于干冷,古土壤形成于末次冰盛期前的海退过程中;在海退初期,气候曾有明显波动,之后,气候向着冷干的转变相对稳定.古土壤磁组构特征表明其发育期间曾有明显的洪泛事件发生,指示气候湿润.在海退过程中,间或出现较明显的气候湿润期,气候向着冷干的变化并非线性  相似文献   

3.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中每一元素有不同的生物效应,效应的强弱取决于其含量及形态。按其在体内的含量或在特定部位的浓度不同,又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类。通常把氧、碳、氢、氮、钙、磷、硫、钾、钠、氟、镁、硅等总量占体重99.71%的12个元素称为常量元素,而把总量占体重0.3%以下的数十种元素划入微量元素范围,截至1975年,已确认14种微量元素(铁、碘、铜、锰、锌、钴、钼、硒、铬、锡、钒、氟、镍、硅)为高等动物所必需,其中硅也可划为常量元素,硼是植物的必要成分,锡尚有争议,砷未获公认。此外,还有20多种微量元素普遍存在于生物组织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合成二氧化硅包覆的银纳米三角片。方法:纯化之后的银纳米三角片分散在不同浓度的原硅酸四乙酯(TEOS)乙醇溶液中,直接使用NaOH溶液调节体系的pH值促使TEOS水解缩合,形成不同厚度的二氧化硅壳层。结果:通过调节体系的pH值以及TEOS乙醇溶液的浓度,可得到均匀的、不同厚度的包覆在银纳米三角片表面的二氧化硅壳层(10±1nm、18±1nm)。结论:用NaOH溶液调节体系的pH值促使TEOS水解缩合,能有效地避免银纳米三角片的聚集和刻蚀,并且可在银纳米三角片表面形成均匀的二氧化硅壳层,硅壳的厚度取决于溶液中TEOS的浓度,TEOS浓度越大,二氧化硅壳层越厚。  相似文献   

5.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及与环境互作过程中,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发育及形态建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综述了植物体内PCD的主要特征、存在形式及生物学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了液泡与PCD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该问题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描绘的二氧化硅晶体结构图 1 二氧化硅晶体平面示意图如图 1。该示意图准确地表示了二氧化硅晶体结构中 ,每个硅原子周围结合4个氧原子 ,同时每个氧原子跟 2个硅原子结合。值得注意的是该简化的平面示意图易使学生误认为构成二氧化硅晶体结构的最小环是由 8个原子所构成。实际上 ,在二氧化硅晶图 2 二氧化硅晶体空间网状示意图体中每个硅原子进行 sp 3杂化后 ,以 4个单键分别连接着 4个氧原子组成正四面体结构 ,而每个氧原子为两个硅氧四面体共用 ,从而以硅氧…  相似文献   

7.
实验以TEOS(正硅酸乙酯)作为前驱体,采用sol-gel法,制备染料杂化的二氧化硅薄膜.为了能使染料杂化入二氧化硅溶胶-凝胶体系中,用丙烯酰氯对染料进行官能化修饰, 使染料带有碳碳双键,并同时分系列加入TMPA(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酯)、V TES(三乙氧基乙烯基硅烷)、苯乙烯进行共聚.TMPA和VTES所含的烷氧基可参与硅的水解缩聚,进入硅无机网络形成杂化体系,实现了染料对杂化体系的进入.通过比较得出:未加前驱体TEOS的溶胶所得膜表面不平整,膜颜色很淡,说明较少染料杂化入膜中;以TMPA 为共聚体的溶胶所得膜较之以VTES为共聚体的溶胶所得膜,其染料更均匀地杂化入前者,膜更光滑透明,且抗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生物碱     
生物碱是一类存在于生物体内具有生理活性的含氮碱性有机物。生物碱绝大多数存在于植物体中,极少数存在于动物体内,故又称之为植物碱。植物生物碱是植物在长期的生态环境适应过程中为抵御动物、微生物、病毒及其它植物的攻击而形成的一大类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庞杂的结构类型和非常大的数量。目前人类所发现的5万多种天然化合物中有1.2万种是生物碱。生物碱在医药、植物的生长、发育、共生和繁殖过程中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硅酸钠为硅源原位生成SiO2增强橡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以硅酸钠为原料制得活性硅醇的THF溶液,再与天然橡胶及少量偶联剂混合,原位生成二氧化硅(SiO2)增强橡胶。论述了在酸性条件下制备特性聚硅酸的最佳反应条件,对温度,pH值及硅酸钠浓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用热重分析(TG)测试材料的热性能,电子拉力机测量SiO2含量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弹性体杂化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更具实用价值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1分析特殊同源染色体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种类、数目及变化规律可判断细胞分裂的种类和时期。正常情况下,若细胞内所有染色体大小形态均不相同,则说明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若细胞内只有两条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同,其余染色体均体现两两间形态结构相同、来源不同(常用颜色差异表示),可认为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其中有差别的是一对特殊的X和Y同源染色体(两者同源区段较少,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最先分离移向  相似文献   

11.
用压制法制成的植物腊叶标本,虽能保持植物原有的形态,但往往颜色枯黄、皱缩。我约过摸索试验,总结出一种制作立体植物标体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制的植物标体,不仅立体感强、不皱缩,而且保持了植物原有的色彩和形态,有利于教学和科研,且方法简单、成本低、值得推广。其原理是用硅胶使植物迅速脱水,以达到不破坏植物的色素结构,从而保持其本色。(以制鲜花标本为例) 一、准备硅版将买来的硅胶研碎.用14自防蝇铁纱制成的筛子筛选,选取大小均匀的颗粒(直径1~1.5mm)烘干后,保存于瓶中或者塑料袋中,防止吸潮。  相似文献   

12.
微体存在于所有动物细胞及许多植物细胞中,是参与细胞解毒、呼吸作用及各种代谢反应的重要细胞器,微体属异质性细胞器,分为过氧化物酶体、乙醛酸循环体和糖酵解酶体。本文介绍了微体的发现、形态、功能、发生、与其他细胞器的联系,并分析微体的概念与高中生物学知识的关系,为中学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人体内所有的液体统称为体液.一部分存在于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约占整个体液的2/3;另一部分存在于细胞外(细胞间隙),称为细胞外液,约占整个体液的1/3.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一般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和脑脊液等.  相似文献   

14.
高等植物体的激素物质,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植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如芽的顶端)产生,并能在植物体内移动,从而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SiO2·12WO3·26H2O/SiO2催化合成环己酮缩乙二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氧化硅负载钨硅酸为催化剂 ,通过环己酮和乙二醇反应合成了环己酮缩乙二醇 .探讨了二氧化硅负载钨硅酸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 ,研究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实验表明 :二氧化硅负载钨硅酸是合成环己酮缩乙二醇的良好催化剂 .在酮醇物质的量比为 1∶1 5 ,催化剂用量为 2g/ 0 2mol环己酮 ,反应温度 1 2 5~ 1 35℃ ,4mL环己烷作带水剂 ,反应时间 40min的条件下 ,环己酮缩乙二醇的收率可达 95 4% .  相似文献   

16.
浅谈钙离子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钙是组成人体的重要元素.体内的钙一般以Ca^2+的形式存在,99%的钙存在于骨骼里,其余分布于细胞内、外液中.生理情况下,细胞内、外液Ca^2+浓度差1000倍以上.钙的主动转运通过“钙泵”完成,被动内流则依赖于钙通道被激活.胞浆Ca^2+增多,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7.
试样用硫酸分解后,加入氢氟酸,使硅成为硅酸全部进入溶液,过量的氢氟酸用硼酸络合,用硅钼蓝光度法测定锰铁中硅含量。  相似文献   

18.
在同学们的生物学和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淀粉遇碘变蓝的化学知识(反应条件是指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淀粉是植物体内最为重要的贮藏性多糖,在植物体内如种子、块根、块茎中含量特别丰富。淀粉以淀粉粒的形式存在,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呈球形、卵形、不规则形等,  相似文献   

19.
植物SOD在抵抗干旱胁迫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干旱胁迫时植物体内活性氧的生成和危害以及SOD在植物细胞内的分布,重点阐述了SOD在水分胁迫中的作用和转SOD基因植物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氧化氮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信号传导分子,参与细胞内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广泛地影响机体内的生理病理过程.现根据有关研究资料就一氧化氮在植物体内的产生途径、生理效应及其双重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