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一生中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仅凭这一作品,艾里森就确立了自己在黑人文学乃至整个美国文学中不可动摇的地位。作者艾里森在小说中从一个疲于奔波的美国黑人青年的真实感受出发,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对于黑人的压迫与蔑视已上升为无视其存在,使得处于各种不同地位的黑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丧失了自我以求融入白人社会,而最终陷入"无形"的境遇,小说中的动态和静态描写也渲染深化了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2.
虽然出身于纽约的上流社会,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出人意外地创作了小说《夏》。根植于美国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并结合夏洛特·吉尔曼、凯特·米利特以及鲁思·罗森等女性主义理论家的观点,本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妇女的经济困境、华顿对美国底层女性渴望摆脱贫困的书写以及小说所反映的当时美国社会给予女性经济选项之缺乏三个层面解读小说《夏》。小说正视了20世纪早期身处底层社会的美国女性所面临的经济困境,并敦促美国社会对其根源予以深刻的反思。它所反映的社会与性别问题,对于21世纪的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而言,仍然具有其独特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著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被认为是美国文学的超经典之作。通过研究小说塑造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出,小说刻画的女性形象部分地遵循了性别呆板形象,而这样的形象揭露了当时美国南方社会制度对于女性的压迫和流行的骑士文学对女性思想的毒害与侵蚀。同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对性别呆板形象的悖离体现了马克?吐温对性别呆板形象所持有的批判态度。  相似文献   

4.
《沉沦》里创造的"零余者"形象与五四退潮后的青年的精神状态相呼应,使这部作品不仅在当时造成了一股"郁达夫热",也被现在的文学爱好者所倾慕,大多数评论者研究的都是其中的忧郁青年形象和作品中流露的弱国子民的强烈情结。笔者在阅读时,却被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所打动,郁达夫在《沉沦》中的景物描写占有不少篇幅,并大多由景物牵动小说情节和小说主人公情绪的发展,因此对于景物研究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美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二十世纪黑人文学一直以美国梦为一个重要主题。在二十世纪早期,黑人文学充分表达了对于黑人民族的赞美和对于自由平等梦想的憧憬与努力;中期以抗议小说为代表的黑人文学则震撼地再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和黑人贫困状况以及作家对于美国梦能否实现的焦虑与担忧;后期以沃克、莫里森为代表的黑人女性作家反思了黑人群体的狭隘排外,倡导黑人男性与女性、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博爱与融合。  相似文献   

6.
要探究八十年代小说中的青年形象就必须结合时代背景,只有了解小说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赏析一篇优秀的作品。《本次列车终点》是王安忆的代表作之一,它是王安忆写作风格转型的重要表现,这篇作品充分表明了王安忆今后创作的方向和写作特点,小说中对文革时期的青年才俊接受社会改造后的各自命运发展的不同遭遇,展现了在当时历史时期下社会青年的形象。下面本文将以《本次列车终点》为例,通过对比分析了解该著作中对青年形象的塑造特点,归纳总结八十年代小说中的青年形象。  相似文献   

7.
德莱塞是二十世纪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美国的悲剧》是他的代表作。小说以1906年发生在美国的真人真事为基础,经过作者的提炼、艺术虚构而成。作品写一个出身微寒的青年克莱特因谋杀情人而被判处死刑的经过,提出了美国青年的命运问题。它通过克莱特这个普通青年短促的一生,通过他的苦闷、挣扎、彷徨、堕落和毁灭,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强烈而沉重的控诉。克莱特性格的变化过程深刻地揭露了美国社会的风尚、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方式对青年的腐蚀,揭示了他悲剧的根源。小说中克莱特形象的深刻意义使它赢得了美国进步文学界所予的“美国最伟大的小说”的赞誉。克莱特的形象为我们展示了美国资本主义腐朽  相似文献   

8.
张玉婷 《文教资料》2009,(10):30-31
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小镇畸人》被誉为美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小说。作为美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先声,安德森的创作风格暗合了当时刚刚兴起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将笔触深入到小镇居民的“畸形”内心世界。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面对工业文明冲击下,“畸人们”渴求爱与理解的画面。本文将重点讨论小说中三位饱受爱的失落的女性形象.揭示她们在现代工业文明冲击下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相似文献   

9.
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通过对裘德人生悲剧的描述揭示了维多利亚时期社会底层青年的无奈命运。文章通过对当时社会中的大学教育特权性、婚姻制度中的虚伪以及宗教对于人们思想的禁锢等方面分析了导致裘德人生悲剧的原因,剖析其所处的人生困境。  相似文献   

10.
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通过对裘德人生悲剧的描述揭示了维多利亚时期社会底层青年的无奈命运。文章通过对当时社会中的大学教育特权性、婚姻制度中的虚伪以及宗教对于人们思想的禁锢等方面分析了导致裘德人生悲剧的原因,剖析其所处的人生困境。  相似文献   

11.
本根据《红楼梦》探讨曹雪芹一生思想演变轨迹,大约可分三个时期:其少年时期崇尚老庄思想;步入青壮年后,儒,佛,道三家兼而有之,曹雪芹晚皈依佛门,佛家思想占其主流,道,儒思想淡出。  相似文献   

12.
《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是池莉反映知青生活的一部力作,它以对个体生命的高度尊重,对成长的青春记忆的无限激情,完成了对新市民小说的一些超越、对知青小说的新的开拓与探索。通过文本细读和横向比较,试图从另类知青文学书写、特殊时代的青春记忆这两个方面对小说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是池莉新近发表的一部反映知青生活的作品,它以对个体生命的高度尊重。对成长的青春岁月的无限激情。完成了对知青小说、对新市民小说的开拓,表现了池莉对小说观念及文学观念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4.
《黄金时代》是王小波反映"文革"时期知青上山下乡生活的小说,通过知青王二的经历,表现了处于不理智年代的人的生存状态。小说采用诙谐欢快的叙事笔调,以戏谑、反讽的语言和大量的性狂欢描写,对特定时代的荒唐人、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政治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也是青年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开端。水族,是一个拥有自己民族发展历史、民族语言、民族文字、民族生活方式的少数民族,水族独特的文化对当代水族青年政治观形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在阐述当代水族青年政治观现状的同时,分析当代水族青年政治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探析引导当代水族青年政治观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6.
《日夜书》由知青时代的生活和当下社会的生活两部分构成。知青生活的苦难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呈现,充满了苦涩与温情;知青当下的生活则以显性的方式呈现,透露出全面溃败的迹象。小说寄寓着韩少功对文革时代与当下社会这两个时代关系的思考,对知青个体命运的思考,乃至人类命运的思考,也彰显着韩少功试图用传统笔法和意趣来表现现代生活和思想的形式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散文史上,萧红的散文中蕴含着丰富的“青春主题”。萧红的散文站在女性立场上,用独特而率真的青春笔触,展示了女性青春坎坷的成长之路和现代女性青春复杂而悲凉的内心世界。萧红富有才情而又饱含感伤的散文使读者感悟到作者当时的青春生命状态,也为我们认识和研究那个时代的青春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文学材料。  相似文献   

18.
梁晓声作为知青文学代表作家之一,创作了大量的知青文学作品。在知青文学的文坛上,他执着地用自己的笔端记录了知青生活的心路历程。从知青下乡到知青返城,对这一特殊的群体给予了倾心的关注,塑造了一组青春群像。对梁晓声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揭示在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知青心灵历程。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路遥著名小说《人生》中的主人公高加林和近年来涌出的乡村题材电视剧《乡村爱情》主人公谢永强,都生活在农村,都不满足于生活现状,为事业和爱情不懈奋斗,同样付出了青春和汗水,却有着不同的结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农村青年完成了由“高加林”到“谢永强”的嬗变,其爱情观、事业观也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article I respond to the special issu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EER) by problematising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and commentaries on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environment‐related research with youth, and the silences in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 (SLE) research on gender, race and class. I argue that the youth of today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older generations, so the achievement of the goal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extension of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 for older generations to the youth of today is a questionable activity. If our goal is the achievement of environmentally literate youth throug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if we are going to use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 research at all, then we need to be investigating the experiences which have been significant to youth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not the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were youths decades ag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