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红芳 《家长》2023,(28):24-25
<正>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尊重孩子的兴趣比培养孩子的技能更为重要,父母喜欢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算,但要做“知心父母”,不可一意孤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在父母的小心呵护与细心爱护下茁壮成长。为人父母的我们无不期望孩子能够走上人生的阳关道,过上幸福美好的精彩生活。因此,当孩子面临人生的选择时,很多父母难免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试图帮孩子做出人生的选择。但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认识到,孩子与我们不同,他们有自己的特长与天赋,因此在帮孩子做选择时,不要忘记结合孩子的具体特点,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朝向     
当下,在社会转型和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在许多人看来,让孩子上好大学赚大钱已异化为教育的目的。他们可能忘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使人成为人,帮助人寻找自己,并成为最好的自己。无论是教育者或是受教育者,明白教育的目的和方向是极其重要的。当"寻找自己"成为孩子们求学的目的时,没有哪一个孩子有理由放弃学习。当"让孩子寻找自己"成为教育者的理想和信念时,教育活动事实上是一种帮助,帮助孩子通过学习来做最好的自己。如此,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会弥漫着应有的期待与鼓励、  相似文献   

3.
孩子     
我常常问他:"阿卡,你说,当有一天我们老得连牙齿都掉光了,还能称自己为孩子吗?" 我是个14岁的孩子。14岁是周岁,算虚岁我已经15岁了。但只要有办法把自己年龄往小里说,无论如何我都愿意的。我不知  相似文献   

4.
<正>一名教师迟早都会意识到这一点:自己不是万能的,甚至很多情况下是无能的,真的就有教不好的学生,即便使尽浑身解数!而当一位教师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一个有着不良习惯的孩子依然故我时,当他面对的是一个看似终于改好了却又一犯再犯的孩子时,这种无能为力的挫败感会特别强烈,有时会让自己怀疑是不是选错了行。从教多年,一个认识也越来越清晰,对于孩子的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觉得错过了孩子的早期教育,那该怎么办呢?事实上,当父母的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对自己的孩子放弃希望.孩子毕竟还小,还会有可塑的空间,只要父母教育得法,一切都还不晚.  相似文献   

6.
如果我们对一些父母说“你们把孩子当作了工具”,父母们肯定会觉得很委屈。为了孩子我们自己少消费让孩子上各种班;为了孩子我们放着自己家舒适的大房子不住,跑到孩子上的重点小学附近祖了一居室一家三口挤在一起;为了孩子母亲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做起了全职妈妈,把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当作自己全部的工作内容……这难道是把孩子当柞了工具?  相似文献   

7.
我们能送给自己的最美妙的礼物莫过于孩子。他们让我们感到无限充实,因为他们让我们重新体味童年,让我们对自己和父母产生新的强烈情感;孩子让我们知道,有人多么需要我们;当我们在孩子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时,我们会获得一种延续感;孩子让我们永不止步;让我们有可能再次惊叹于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和美丽;让我们重新会问“为什么”;当孩子说“月亮没法走进房子里,因为它没有脚”时,他们让我们用新眼光审视熟悉的事物;孩子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过是这个世界的过客,应该把一个合乎人类尊严的世界交给下一代。与孩子哭喊声相伴的不眠之夜,卧…  相似文献   

8.
当孩子失意时,我们一定要对他进行心理疏导,让他走出困境,感受人们对他的关怀和爱,让孩子感受自己的重要.当孩子有点滴进步时,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夸奖他,这样会给孩子增强自信心,让孩子获得成就感,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我们自己也曾经是孩子,也是从这个年龄走过来的.当我们长大成人后,是不是已经遗忘我们也曾经是个孩子? 我们一直幻想着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等生,他的每一科成绩都要优异,每一项能力都要出类拔萃,一直强迫着学生做他不愿做的事情.如果你借助爱的名义硬要把自己的喜好、愿望强加在他们身上,这时候,他们又将如何想呢?当我们面对一群朝气蓬勃的孩子时,我们多想想自己的童年时代,找回自己当学生时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孩子是家的天使,更是父母的希望。孩子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个体,在成长的道路上,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主张与见解。当他与我们的意见出现分歧时,当他顶撞我们时,作为家长的我们,不妨试着走进孩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不少中国人有一个坏习惯,在孩子出现过错时,往往用巴掌对待孩子,甚至当自己遇到不顺心的事后!也要用巴掌在孩子身上出气。这种行为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幼小心灵。西方人似乎很少打孩子,难道他们的孩子就不淘气,不捣乱,不气人吗?一个名叫加斯汀的三岁小男孩!正陶醉于他用棍子刮汽车的声音,一住手,加斯汀!“他父亲大声叫道,而孩子只是抬头看了他一眼,又继续刮车子……当我们遇到此情此景,火气上来了!打孩子屁股似乎成了推一的选择。实际上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替代巴掌。首先!确信你的孩子明白你希望他做什么,不做什么。如果孩子…  相似文献   

12.
孩子是家的天使,更是父母的希望.孩子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个体,在成长的道路上,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主张与见解.当他与我们的意见出现分歧时,当他顶撞我们时,作为家长的我们,不妨试着走进孩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们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当我们凡事都以孩子为先,当我们自己省吃俭用却坚持为孩子买最好的东西时,我们也许忘记了:接受着这一切的孩子们,他们,喜欢这样的爱吗?这样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吗?让我们听听孩子的心声,看看他们都需要怎样的爱。  相似文献   

14.
天下的孩子很少不被家长打的。有的因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打他事出有因。有时却因大人心中有火气,拿孩子当出气筒,孩子只得“忍辱负重”了。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情感的性质取决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当外界某种因素的阻挠,使个人的需要不能满足,人便感受到挫折,产生愤怒的情感。心理学告诉我们:当受挫的个体对引起挫折的原因有很强的攻击倾向,但又不能直接报复时,可能把攻击的感情发泄到无辜的局外人身上。家长迁怒于孩子的毛病,在下列情况下,发生的频率更高一些:—、身体异常疲劳,休息的需要未满足。例如有位女教师是模范班主任,对学生耐心十足,却不止一次打自己的孩子。有次她说:“一天下来嘴巴讲干了,到家一句话也不想说,孩子缠着我讲故事,不讲就哭,忍不住打了他。”  相似文献   

15.
孩子出生以后,我们的角色和身份发生了变化,我们不再仅仅是自己,生活重心会迅速而猛烈地转移到孩子身上。我们努力地去抚养、照料孩子,无时无刻不优先考虑孩子,甚至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放弃了自我的需求与成长,比如为了孩子辞职陪着孩子上学,或为了孩子的课外班,放弃自己出差或者外出旅游的机会,或是为了照顾孩子,连朋友、同学聚会也不参加了。我们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但是,这样做对孩子、对自己真的好吗?其实,作为父母的我们也是一个普通人,也有自己的需要,我们除了是父母,更是我们自己,同样需要被照料。  相似文献   

16.
丁霞 《幼儿教育》2004,(3):28-29
当既定的常规与幼儿的需要之间发生冲突时,我总会先问自己几个问题,然后再作选择。如:这个规则是不容更改的吗?我们为什么要孩子遵守这个规则?是为了自己的方便,还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孩子们的要求合  相似文献   

17.
家长角色:隐形的助学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家长都在尽力充当教师的“家庭助教”,同时又在感受难堪:一方面,督促孩子学习往往会导致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更有甚者,来自家庭的学习压力诱发了一些孩子的情感和行为问题,而这样的结果是家长们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而且,充当“家庭助教”的家长往往面临这样的困惑:孩子上低年级时,在他们的辅导下做作业已成为一种习惯。当孩子进入高年级后,家长意识到孩子需要自己独立来完成作业,却又担心孩子自己能不能做好作业,并反思自己以前是不是过多地干预了孩子的学习,怀疑过去的做法是不是有误,会不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怎…  相似文献   

18.
李贞 《山东教育》2003,(25):1-1
每个人,都是大自然对他的赠礼,不管他是声名显赫还是默默无闻;每个人,也都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丰美世界。可是,当我们看到孩子时,总想着把他培养成科学家、钢琴家、作家……即便不是如此,也总想着让他在考试时考一个高分,给自己一个好的脸面。我们赞美的,是孩子的未来,如果我们的孩子能按照我们理想的样子成长的话。如果孩子不能按照我们的理想成长呢?自然得不到我们的赞美。因此,我们往往忽视了孩子丰富美好的现状。孩子们的耳边便日日响着那句少先队的呼号:准备着,时刻准备着!由此导致的是什么呢?“读书是为了将来有出息”,“读书是为了…  相似文献   

19.
孩子和同伴交往时,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要不要分享。相信很多家长和我一样,觉得自己的孩子“抠门儿”。而我们这些爱面子的家长往往会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勒令孩子:“把你的汽车给小伙伴玩一会儿,别那么小气。”当孩子用“生命”捍卫自己的玩具时,  相似文献   

20.
我得知自己的孩子有智障时没有哭。当丈夫和我被告之我们两岁大的孩子克里斯蒂患有智力障碍时,这并未出乎我们的意料,我只是静静地坐着,没有说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