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晚清时期企业创立原则,经历了从特许主义向准则主义演进的过程,即从地方政府官员及清政府中央机构特许核准成立,逐步演变为根据有关章程、法规的条文依法设立。晚清人士通过对政府特许创立的官督商办股份制企业的反思,要求学习西方公司制度,立法规范企业的创立活动。清末《公司律》颁行后,准则主义原则在实践中未能得到切实遵行,但特许主义原则为准则主义原则取代,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晚清时期,建立股份制企业的思想主张已引人注目。晚清人士指出通过发行股票,可以迅速汇集社会资金,筹集巨额资本,创办新式企业.壮大企业规模与实力;晚清人士还比较了股份制企业与传统合伙制企业在组织方式与经营管理上的根本差异,提出了一些推进股份制企业集股活动的建议,要求清政府在股份制企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晚清时期,人们认识到通过发行股票,可以迅速汇集社会资金,筹集巨额资本,创办新式企业,壮大企业规模与实力;看到了股份制企业与传统合伙制企业在组织方式与经营管理上的根本差异;提出了一些推进股份制企业集股活动的建议,要求政府在股份制企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十年来晚清企业制度及其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学术界从企业制度层面对晚清企业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晚清企业制度思想也作了总体、人物或群体的考察,探讨了官督商办股份制企业的制度特点,晚清公司制度思想,晚清人士的企业制度思想,晚清经济政策、经济法规与政企关系等问题。今后要加强对晚清企业制度的具体分析,扩大企业个案考察的范围,注重分析晚清企业制度思想的具体内容,打破单一评价尺度的束缚。  相似文献   

5.
近代洋务股份制企业股票性质与股权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洋务运动时期股份制企业的股东,难以借助企业内部治理机构充分行使对企业经理层的约束权、监督权。政府官员未能普遍认可企业股东的财产权力,只是给予大股东某些特权,使大股东所有权与官方政治权力相叠合,企业中出现经营权力膨胀的现象,中小股东基本无缘利用股东会机制伸张自身的权力。同时,股东们对自身的权力也缺乏认识,混淆了股票投资与传统合伙经营行为。  相似文献   

6.
晚清人士揭示了新式企业运行中的各种弊端,批评政府以行政权力处理企业经济事务,使企业沾染了封建衙门作风,指出了企业创建、规划决策、经营管理、人事安排、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严重失误和弊病,由此推进了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甲午战后,晚清人士呼吁调整经济政策、发展商办企业,要求政府立法保护公司企业,规范公司企业的活动,探讨了创办中外合资企业、积极引进外资的问题。囿于企业实践活动,企业制度建设思想主张多集中于实际问题,缺乏理论深度。  相似文献   

8.
晚清有关企业制度的思想主张,在相当大的程度旧围绕政府主导的官督商办企业制度实践活动展开的,人们对这一模式的创立与运行进行了反思,探讨如何革除其制度弊端.一些重要人物的思想主张更是与其经历的官督商办企业制度实践活动息息相关,企业实践活动是推进晚清企业制度思想不断嬗变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9.
晚清企业家立足于企业自身利益,要求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给予企业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合理界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他们比较重视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追求企业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0.
甲午战后,晚清人士呼吁调整经济政策、发展商办企业,要求政府立法保护公司企业,规范公司企业的活动,探讨了创办中外合资企业、积极引进外资的问题。囿于企业实践活动,企业制度建设思想主张多集中于实际问题,缺乏理论深度。  相似文献   

11.
清政府借助政治权威、人事任命和经济政策,基本上控制了洋务股份制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政府权力介入并主导企业的运作,扭曲了企业的经济行为,损害了股东权益,引发了官商矛盾,企业因而缺乏独立自主性。洋务股份制企业政企合一模式造成行政权力膨胀,阻碍了近代新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清末股份制企业的政企关系逐渐由政企合一模式向政企分离模式转变,但政府并未彻底放弃以行政权力干预企业经济活动的做法,传统的政府干预经济政策具有很大惯性,使清政府总是试图依靠政治权力直接约束资本主义企业,封建专制政治体制阻碍了政企关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提出,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对其自身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它是新的企业经营理念;企业、政府和社会都应当积极关心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点或中间环节,它既是一种技术行为,也是一种经济行为,因而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还很落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不够明确,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空间狭小,创新能力不高。解决这些问题,要转变观念,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创新空间,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前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这对我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数量有限,达不到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目的。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四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国内企业必须转变观念,坚持“走出去战略”;在投资区域选择上,应根据本身实力及东道国投资环境,适时选择不同国家进行投资,以确保投资成功;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海外公司应该实行当地化经营策略;政府应采取多项措施鼓励有实力企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监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因为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及会计核算上存在的问题,使得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比起大型企业更为突出。针对中小企业会计监管的现状,应实行中介机构监管为主,政府监管和内部监管为辅的监管模式。进一步加强政府宏观监管力度,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监管作用,提高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使内部监管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国资委以出资人身份对国企进行监管和实施企业效绩评价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模式,将从政企关系、社会监督、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和企业管理等几个方面,推进企有企业的产权制度、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全面改革,真正使国有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主体。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明显的制度成就,但是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角度上看,改革后的 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系列的制度缺陷。因此,必须通过继续推进政企分开,重组企业产权制度,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创新企业管理制 度,才能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培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企业培训中,私营企业在职业培训中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同时也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但是国家并没有完全放弃它的责任."双元制"的另一"元"--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由各州举办,受各州教育法的调整,此外国家还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形式以及经济援助的方式参与、干预企业职业培训.那么,德国政府与经济界的合作关系是在怎样的社会文化及制度环境下产生和运作的呢?本文试图从学徒培训的行会传统、德意志民族独特的自由观以及联邦德国推行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三方面对这一问题做一些初步的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