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低毒耐水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三聚氰胺和聚乙烯醇等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工艺和配方 .实验得出 :采用弱碱 -弱酸 -弱碱的工艺 ,添加适量改性剂 ,反应温度控制 85~ 90℃ ,反应时间 2~3h ,尿素和甲醛的最佳物质的量的比为 1∶1 .4,尿素按 7 5∶2 .0∶0 .5的质量比分 3次投料 ,可制得低毒、耐水、强度等性能明显提高的脲醛树脂胶粘剂 .  相似文献   

2.
耐水和低游离甲醛脲醛树脂的合成与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合适的工艺条件以提高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综合性能,采用了降低甲醛/尿素物质的量比、改进合成工艺、加入改性剂等3种途径优化了脲醛树脂的合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以甲醛和尿素为单体,添加适量的聚乙烯醇和三聚氰胺改性剂,甲醛和尿素最佳物质的量比约为1.5:1,尿素分3次(11.4 g、0.5 g、0.2 g)投料,反应温度控制在(35℃-85℃),反应时间约60min,用聚乙烯醇和三聚氰胺进行改性,可制得综合性能较好的低毒耐水脲醛树脂胶粘剂.产品质量达到国家相关规定指标.  相似文献   

3.
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反应温度、pH值、甲醛尿素摩尔比、PVA的用量、三聚氰胺的用量等对脲醛树脂胶液的粘度、稳定性、耐水性、胶合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反应温度80℃,PVA用量为尿素与甲醛溶液总质量的1%,pH值为5.0,甲醛与尿素摩尔比为1.6,三聚氰胺用量为10%时合成的胶粘荆游离甲醛含量为0.052%,耐沸水时间为163min,胶粘剂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4.
刨花板用脲醛树脂改性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丈针对木材用脲醛树脂胶耐水、耐热性差、游离甲醛含量高等缺点,研究了脲醛树脂的改性方法,通过降低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改变投料方式、加入改性组分等方法可获得性能优良的改性脲醛树脂。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粘结强度大、固含量高、低毒环保型的脲醛树脂粘合剂的合成方法.一次性加入甲醛后,用NH3·H2O调节pH值,在不同的温度下分批加入尿素, 进行阶段反应,从而获得一种胶液性能非常稳定的乳白色粘合剂.  相似文献   

6.
采用间苯二酚和三聚氰胺改性剂,通过系列实验研究了间苯二酚加入工艺、最终甲醛(F)与尿素(U)的摩尔比n(F)∶n(U)、间苯二酚加入量、三聚氰胺(M)加入时间、尿素分批投料比对改性脲醛树脂游离甲醛含量和胶合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当n(F)∶n(U)=1.15∶1、w(间苯二酚)=3%(相对于U总质量)、M在后期加入、尿素分批投料比为60∶35∶5时,UF的游离甲醛含量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胶合板甲醛释放量达到E_1级指标,胶合强度达到国家标准中Ⅱ类胶合板要求,耐水性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根据尿素与甲醛缩合原理与活性炭吸附原理,采用尿素缩合法与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模拟甲醛废液,比较两方法的可行性与经济性后,最终选择尿素缩合法为处理方案,并用实验室实际废液验证该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尿素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与甲醛去除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pH=2.0,100 mL模拟甲醛废液(浓度约为1 g/L)中加入8.0 g尿素,在30℃的条件下,静置40 min进行缩合处理,模拟甲醛废液浓度降至2 μg/L,远低于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1.0 mg/L),最终去除率可达到99.99%.用此方案处理实验室的实际甲醛废液,检测结果为去除率达到99.99%以上,残余浓度为3.0~5.0 mg/L,符合国家排放标准(5.0 mg/L).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含游离甲醛低、黏结强度大的建筑行业用脲醛树脂黏合剂的制备方法 .研究了树脂合成过程中原材料纯度、尿素和甲醛的摩尔比、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对黏度和固含量等性能的影响 .在一定酸度和温度条件下 ,分批加入尿素进行阶段反应 ,得到一种胶液性能稳定、黏结强度高的建筑板材用黏合剂 .  相似文献   

9.
降低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苯胺做改性剂,通过实验得到了低游离甲醛含量脲醛树脂的合成工艺,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2.0,苯胺加入量8%,反应时间150min, 反应温度90.所得产品中游离甲醛含量《0.5%,胶结强度》10MPa.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用聚丙烯酰胺(PAAM)改性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粘剂(PVF)的新生产工艺,研制出的PVF胶粘剂具有粘度强、粘接强度大、游离甲醛量低等优点,产品性能达到建材行业有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对脲醛树脂胶的贮存稳定性随pH值的变化进行研究,以指导生产,提高产品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人的体液保持着一定的H+浓度,即保持着一定的pH值,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和代谢功能.由于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使体液中H+浓度经常发生波动,但血液的pH值会在狭窄的7.35-7.45范围内变动,主要是人体能经过体液的缓冲系统,肺的呼吸和肾的调节等来平衡酸碱度.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使用不同类型的状中结构表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国家政策实施部署,涵盖内容十分广泛。其中,既有表义清晰准确的状中结构,又有表义相对模糊的状中结构,体现其使用的灵活性和科学性。状中结构的使用还能够体现国家工作的连贯性以及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发展变化,即反映国家对工作重心和工作方法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以聚烯烃弹性体(POE)为主体树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H)为主要单体进行熔融接枝反应制备了POE-g-MAH接枝物;该接枝物与其它材料和助剂等进行熔融共混,制备出粘接强度高的热熔胶。讨论了基体树脂、苯乙烯(St)与DCP质量比对接枝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EDS)分析了剥离断面的形貌和化学组成,探讨了该热熔胶的粘结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OE更容易与MAH进行接枝,当m(DCP)∶m(St)=1∶3,POE-g-MAH的接枝率最高;适量的POE-g-MAH接枝物能促使MAH基团向粘结面迁移,提高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新颖的增黏树脂复配物 ,与适当比例的SBS弹性体及合适的混合溶剂相配合 ,获得一种价廉物美的新型胶黏剂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CR/溶剂比率、CR/MMA比率、温度、B.P.O及增粘树脂等对CR-MMA接枝胶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配方及工艺参数范围  相似文献   

17.
选取了市场中常见的几种可再分散乳胶粉,采用低掺量配比拌制粘接砂浆,列出试验资料,分析了在较低的可再分散乳胶粉掺量下,胶粉对EPS薄抹灰系统中胶粘剂拉伸粘结强度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近5年调整频繁,特别是2011年1至6月每月调整一次。文章从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近5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分析了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DDMBAB作为相转移催化剂运用在苯甲酸的合成中进行了实验探讨。寻找到了优化条件:(1)中性介质进行反应;(2)相转移催化剂与KMnO_4等摩尔比时可一次性定量萃取MnO_4-进入反应底物相中;(3)本实验条件下相转移催化剂用量nDDMBAB与底物甲苯n甲苯比为0.08,在反应中足以反复运载MnO_4-进行相转移;(4)KMnO_4的量与甲苯量比为n=2配原料;(5)反应2~2.5hr.。PTC氧化合成苯甲酸简便,产率70%。  相似文献   

20.
pH值是溶液酸碱性的量度。首先定义为氢离子浓度负对数。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此值与实验值有一定的偏差,特别是浓度偏大时,误差就更大。因此,为精确描述pH值,就须用活度来代替浓度,从而使pH值更接近于实验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