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变异修辞;情感的激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异修辞是一种艺术化言语,它遵循和一般语言不同的运思规律。它遵循的是情感逻辑,而不是理性逻辑。它是发话主体情感激活的表现,所以,它负载着意蕴深厚的情感信息。它旨意深远,辞气昌大。它之所以美,并不是由于物理的、生理的信息得到准确的再现,而是物理的、生理的信息与发话主体特有的情感信息发生了特异的组合。它是由于情感驱使,使发话主体自然地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言语。所以它不是科学的认识,而是艺术的审美。这样,体现了它的变异性和它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2.
字谜是汉民族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目前学术界少见有关字谜语法修辞方面的研究。字谜谜面中常常会出现不易被人察觉的语法偏离,产生语法单位变异、语法关系变异和语法层次变异等现象。这些变异现象虽然不合语法规则,却能产生含蓄委婉、简洁有趣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变异修辞是一种意象化的言语。变异修辞言语所描绘的“象”是一种符号的象征,它是表现主体情感的符号。意象在变异修辞中,具有“动力型”的特点,其生成是以生活为源,从表象的获取到意与象浑、心与象共应的运动,其产生,是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双向审美变形的结果。变异修辞的创造,是审美创造中为构建既顺应于客体的必然,又适合于审美接受主体需要的审美意象,对因审美主体因素提出的审美变形的要求。由此,作者指出,从对客体的描写来看,变异修辞具有对客体反映的变形性,从词的运用来看,它具有对词的动态的使用性。  相似文献   

4.
语言变异是作家在运用语言时,出于表达的需要,故意在一定限度上突破语言、词汇、语法等种种常规而采取的一种变通用法。文学语言的变异,实质上是能指与所指、语符与语义,在具体使用时的分离和偏转,能指与所指的对应关系的破裂,从而产生语言的“偏离效应”。鲁迅是语言艺术大师。他笔下的语言,常常打破常规,运用语言变异艺术,创造一种别具一格的语言,给读者不平常的感觉,获得艺术享受。语言变异内容丰富,它是建立在修辞技巧的基础上的。他认为:“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修辞技巧促进语言变异,语言变异丰富修辞技巧。下面…  相似文献   

5.
深层修辞是一种特殊变异的表达方式。人们情感活动中最使主体感受,最打动主体的环节,通过语言升华为深层修辞辞格。深层修辞反映了作者十分复杂的意识活动及审美过程,它离不开三个主要因素——想象、追忆、情感。深层修辞的独特功能表现为:(1)情式的统一美;(2)整体的意境美;(3)内在的动态美。  相似文献   

6.
旅美作家严歌苓在文学创作上造诣很高,素有"翻手为浮华,覆手为苍凉"的美称,她诗化的语言、细腻的情感以及独特的写作方式给读者们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阅读享受。在她的作品中,变异修辞现象极为常见,这些现象在语音层、语词层、语法层和语用层面均有体现。巧妙的语言变异使得严歌苓的作品具有一种耳目一新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7.
修辞是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修辞是否具有阶级性?在我国修辞理论研究中历来就存在着严重分歧。一种观点认为:修辞和逻辑、语法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是没有阶级性的。修辞方式的运用,虽然并不是和人们的思想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归根结蒂”,这还是个语言技巧问题。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修辞具有社会性,包括阶级性。修辞是一门边缘学科,它同多种学科都有联系,因此,修辞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研究修辞应从多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8.
量词是汉语特有的一个词类。量词的异常搭配是对量词使用规范的故意超脱和违背,它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方式.具有多种修辞功能和特殊的修辞效果,是语言变异的表现之一。本文首先对量词的异常搭配进行界定.然后从量词异常搭配的修辞作用的表现、审美意识以及发展前景三方面对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变异修辞是指突破常规、创造性使用语言的特异表达方式。《围城》语言艺术的显著特色之一就是变异修辞的运用,《围城》小说语言的变异修辞艺术主要表现在词汇、语法、语义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语言搭配不仅指一个语言单位与同一序列中其他语言单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还体现在纵向聚合关系的选择倾向上,是人们在不断的言语活动中习惯形成的词语之间的“相互期待”。语言运用中,关系项之间的搭配往往会受到语法规则、语义特征等方面的选择性限制;然而,语义或语法特征不相容的词项在同一组合结构中会形成搭配变异,通过特定的语言环境来更好地表达思想情感,以此获得新异、形象的表达美感功效。搭配变异是获得修辞效果的一种主要手段和理据来源,体现在隐喻、移就、通感、矛盾修饰以及轭式搭配等辞格的运用上,呈现出独特的修辞美学功能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变异修辞接受是变异修辞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变异表达和接受构成了变异修辞活动的两极。变异修辞接受是指接受者对超常规表达进行信息解码,是言语变异表达的修辞效果实现的过程。由于接受主体的先在经验、认知能力的差异,接受发生的时间、空间的不同,变异修辞接受的个体性突出。  相似文献   

12.
目前,语言学界对修辞和语法的关系的认识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语法是修辞的基础,一种认为,语法结构的变化是修辞需要的结果,修辞管着语法。文章认为,修辞和语法的关系,既不是语法是修辞的基础,也不是修辞管着语法,而是二项对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保罗·德曼的修辞语言观实际上是一种“审美化的语言观”。他认为,语言的本性是修辞性即不稳定性,它从根本上悬置了逻辑并对语法起到一定的破坏作用,从而使构成语言科学的语法、逻辑和修辞三者一直处于矛盾的张力关系之中。语言不再是纯粹而明晰的,一切有语言构成的文本便不再有传统意义的凝聚,而是意义的消散。保罗·德曼的修辞语言观作为一种解构思想方式,与启蒙时代的批判思想相似,它虽然有过分强调修辞性对语言的控制之嫌,但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的诗歌语言是一种与科学语言或理性语言相对而言的情感语言、非逻辑或反逻辑的变异语言。从语言结构和词语本身讲,变异语言具有特殊性。其表现在对语法规则的偏离性、言内和言外的差异性、动态运用与语境的关联性或生成性、对客体描写的变形性和对理性逻辑的悖逆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变异修辞包括辞格变异和非辞格变异两类,指的是刻意用偏离常规的方式运用语言材料以取得特定交际效果的现象。由于变异修辞是行文的非常手段,交际中其语言单位的原始意义须向动态的语用意义进行多层转换,其构建与解读更须依赖交际双方(尤其是接受方)的认知心理与状态,认知语言学自然成为分析变异修辞的一个理想的理论框架。利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则,对变异修辞的发生、构建与解读机制进行初步探讨,认为变异修辞的种种手法如同隐喻一样,“不仅是语言的,也是概念的,行为的”,认知语言学对变异修辞的本质和运作机理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6.
语法和修辞是语言内部的两种语言活动或这两种语言活动的结果,修辞对语法来说,是对语法的选择。语法是人们心理中的潜在机制,这种潜在机制可以生成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语言要素,这此要素给修辞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对象。选择的结果,除了“合语法性”问题外,还有一个“合语法度”的问题。汉语语法中的语序,虚词作为选择要素,表现得尤为明显。风格作为修辞的结果,与选择怎样的语法单位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政治语言是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中用来交流政治信息的语言.为了有效地传播政治信息,政治主体在运用语言时会采用一定的修辞手段。以十七大报告的汉英翻译来研究修辞的特点。在进行政治语言翻译时要注重语言上的修辞实现一种政治上的修辞,以体现国家实力的文化的“软权力”。  相似文献   

18.
语言变异是对语言常规的超脱和违背 ,在语言交际中 ,语言变异现象十分普遍。这种语言形式是对语言的创造性使用 ,往往有着突出的修辞审美作用 ,也是形成语言幽默的重要手段。语言变异表现于词汇、语法、语域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广告是一种销售产品的信息形式,是一种独特的语体。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征,英汉广告语言中也存在显著的修辞差异。本文主要从英汉两种语言的特征切入来探讨英汉广告语言之间的修辞差异。  相似文献   

20.
形象语言的翻译郭耀民本文所谓形象语言主要是指具有生动效应的修辞格式、谚语、成语、习语等。在英译汉时,由于两种语言间的差异和不对称性,即包括两种语言各具有自己的一套词汇和语法,修辞手段和习惯用法,两个民族间的历史背景、社会习惯与风俗人情的不同性,对汉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