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文章对我国40所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试点高校的招生、培养情况进行了调研统计,分析了目前我国工程博士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包括以系统工程与实践为特征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以"招生双审核、过程双指导、论文双评价"为主体的校企合作培养运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西安交通大学自1991年开始招收、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及专业学位的种类迅速扩大,目前已设置了5种专业学位,2000年招生规模已达到1200人。 为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保证和提高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西安交通大学于2001年10月在研究生院建立了专业学位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和协调有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各项工作。其具体的职责如下: ①协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管理工作。②建立健全针对性较强的各类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规章制度。③汇集和…  相似文献   

3.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国家主要培养以教师职业为背景,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实践型高级专业人才而设立的专业学位。它的性质以及我国中小学庞大的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将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不能急功好利,贪大图快。同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要通过加强领导、规范过程、重视立法、实行资格考试等措施,提高招生工作的规范性,促进我国这一新的专业学位的招生工作积极、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2009年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的比重也在不断扩大,大量招收应届毕业本科生,这类学生大多没有工作经历,缺乏工作经验,实践能力不强。这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程领域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员的培养目标相矛盾。实践能力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毕业生质量高低。因此,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成为当务之急。文章以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构成为切入点,分析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路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存在的生源质量差、培养模式同质化和就业层次低端化等一系列的问题,结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培养和就业的实际情况,通过深入调研与分析,从校内培养、校企合作和高校间合作等角度找到工科全日制硕士招生、培养和就业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了联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构建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就业质量,且对于学科建设与发展、产学研合作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是今后我国高校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主流模式。针对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招生考试方法、导师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制度管理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解决办法,建立了"一制二段三结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这对于今后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生结构和就业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生源素质、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师资队伍以及培养过程管理等方面,对地方性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地方性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周涛 《现代企业教育》2007,(6X):176-177
自从1996年试办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诸如教育理念不清,教学方法单一,培养模式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设计等,致使目前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对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建设性的探索和反思。  相似文献   

9.
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但目前的发展状况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为此应明晰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的本质特征,对其现状及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专业学位的地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导师制度、招生对象、培养方式和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加以改进,以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元化培养的缘起与发展,认为社会发展需求、高校社会责任、专业学位属性决定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程双元化培养的路径选择。通过目标导向、过程监控、结果保障,将双元化贯穿于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毕业与就业的各个环节,构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全程双元化培养体系,并以南京财经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双元化培养实践为例,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开放式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我国从1996年起步,发展至今,已逐步建立了一套符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特色的制度体系。但在培养目标、入学形式、培养方式、质量控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文章提出构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开展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知识化、专业化、高层次公务员队伍的平台。本文以河北大学为例,通过分析其在招生结构、与招生部门的合作、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措施,提出深化专业学位教育管理体制的策略:拓宽招生视野,调整招生结构;加强对教学科研的考核,确保师资队伍质量;完善奖励体系,建构激励和保障机制;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健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美国第一职业学位是一种特殊的高层次职业学位,它是为进入某一特定专业领域而设立的一种学位制度,专业技能水平要求高于一般学士学位,起点与硕士相同,终点接近博士;其领域涵盖医学、法律、神学等,具有职业性、后续性、实践性等特征。第一职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丰富了美国高等教育学位体系,对美国高等教育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对我国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衔接、设置独立的职业学位和发展应用型专业博士学位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性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研究生招生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选择方面的问题,主张应从研究生初试、复试、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训练、导师队伍等方面着手,全面提高其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质量问题是制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备无形性、生产与消费一体性、过程不可储存和服务效果差异化等服务的基本属性,故可采用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方法,从培养单位认知差距、培养标准差距、教育服务传递差距和沟通的差距等方面分析造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最终提出通过重视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合理制定培养方案、加强人事管理和教育督导、强调内部沟通和对外宣传的一致性等来缩小差距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在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中存在的认识不足、生源质量、课程设置、教学资源、临床培训及管理等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加大宣传,提高认识;严格筛选,保证生源;优化课程设置;做好校内资源调配,合理利用校外资源;强化临床训练,严格考核制度;加大监管力度等措施,进一步做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工作。  相似文献   

17.
论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需要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但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目前存在思想观念偏差、教学方式陈旧、教师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加强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要强化专业学位教育地位,稳定教师队伍;二是要整合资源,组建符合专业学位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三是要加强培训,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18.
以多数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教育招生难和就业率下降为背景,反思了本科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探寻了与高职院校专业教育存在的差距,提出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改革必须明确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加快专业化培养进程,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力求专业设置对应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国的专业硕士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已经不再局限于“MPA”“MBA”这两种人们较为熟悉的人们专业硕士的培养.从1991年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以来,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种类不断增多,目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批准设置了38种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也是专业学位中的一种.教育硕士的培养,是我国提高基础教育的重要一步.试从教育硕士的目标定位、培养模式、美国教育硕士培养的经验借鉴等方面来探索我国教育硕士的培养路径,并且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加强航海类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根据航海类新生入学教育面临的挑战性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加强航海类新生入学教育的具体措施:加强军训和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半军事管理意识;建立"学校—家庭—中队长—学生干部"联合教育模式;加强专业介绍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稳定专业思想;加强理财教育,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对从事航海类学生管理工作者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