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教学与管理》2002年第5期刊发了倪义省的《“文史”合一建立完整的大语文教材新体系》一文,提出了建立文史合一的大语文教材新体系的明确主张。这一见解的确深刻。这里试就该文前按语中所提到的“如何解决厚古薄今的问题,年龄越小可学对象越艰深的问题”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关于解决厚古薄今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意思我们很容易理解。如果“把语文和历史合为一科,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为经,以有关的文章和历史为纬来编排课文”,那么,在中国漫长而悠久的五千年历史中,符合选入标准的“大量优秀文化精品”必然很多,而“今…  相似文献   

2.
岳杰 《教学与管理》2002,(10):62-63
《教学与管理》2002年第5期刊发了倪义省的《“文史”合一建立完整的大语文教材新体系》一文,提出了建立文史合一的大语文教材新体系的明确主张,这一见解的确深刻。这里试就该文前按语中所提到的“如何解决厚古薄今的问题,年龄越小可学对象越艰深的问题”这两个问题谈淡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关于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数学的本质讲,数学仅仅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学以致用”、“必需够用”是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目标。针对《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主要问题: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教学课时相对不足;教学内容“厚古薄今”,忽视应用,先进的计算工具基本不用等,提出适应于培养目标的数学教学内容,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CAI课件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重视数学工具的使用;加快数学实验课开设的步伐,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4.
王夫之在读司马光《资治通鉴》时,评论了大量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发挥了他的历史、政治、经济和哲学思想。这里仅就其有关政治历史方面的观点,略加论述。第一、历史进化与政治革新中国古代儒家,素来抱着“厚古薄今”的复古主义的历史观。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礼记·大学》),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孟子也“言必称尧舜”。他们认为尧舜法天,德行和天一样巍然高大。原始人群也品德极  相似文献   

5.
“厚今薄古”和“厚古薄今”这是社会主义和資本主义二条道路斗爭在史学上的反映。近年来“厚古薄今”的傾向,給社会主义事业带来很大的危害性,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这个傾向的作怪,給学生带来很大的毒害。例如个別学生唸了唐詩、宋詞贊叹其写作技巧成就,甚至认为今天也写不出那样好作品,看了各朝的山水和人物画,  相似文献   

6.
明代陆时雍的《诗镜总论》集中体现了他的诗学观点,如倡神韵、主情致,主张含蓄和“温柔敦厚”,厚古薄今等,从中也可看出他论诗的辩证性,对于修饰、华艳、技巧等都有比较全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以史为序”的文选教材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以厚古薄今的原则编写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文选进行取舍。  相似文献   

8.
兴无灭资,发展历史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我看来,历史学的跃进,首先是扫除思想障碍,障碍跃进的思想,是资产阶级思想。这种思想的突出表现,就是陈伯达同志指出的“厚古薄今”的倾向。体达同志说,现在学历史的人“言必稱三代”,这是一针见血的批评。我们应该接受这个批评。当然,伯达同志也没有意思要我们不研究古代史。我国历史悠久,古史也应研究;但是研究古史,也不是为了古人,而是为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为社会主义服务。由于“厚古薄今”,就使得史学工作者看不见当前伟大的历  相似文献   

9.
关于“厚古薄今”和“厚今薄古”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年3月10日,陈伯达同志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作了“厚今薄古,边干边学”的报告。3月31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师先就“厚古薄今”和“厚今簿古”的问题,初步交换了意见。有的教师指出目前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上存在的厚古簿今的情况,有的指出厚古薄今的根源,有的指出这里有两条道路的斗争。现将一部分意见整理发表,供我国史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伯达同志提出“厚今薄古,边干边学”的方针,是十分正确而及时的。“厚今薄古”还是“厚古薄今”不仅是历史科学研究,也是历史教学中两条路线的斗争。我们历史教研组的同志们,过去在教学中正视这两条路线的斗争是不够的,而且或多或少地有着“厚古薄今”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第一,我们对历史教学的目的性不够明确,没有坚决贯彻教学为当前的政治斗争和生产斗争服务的方针。我们有的同志讲课时,谨小慎微,只讲史实,不加分析;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上有的则讲,没有的则不讲,照本宣科,依样画葫芦。有的同志愿意教古代史,不愿意教近代现代史,认为古代史只要掌握史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认识和处理科学的古今关系是科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本文从这一角度讨论了科学史的研究传统和模式,将目前科学史研究方式概括为“以今论古”、“以今验古”、“厚古薄今”和“古今结合”四种方式,论述了各种模式的内涵、价值和作用,分析了各种模式的优点和缺陷  相似文献   

12.
古典诗歌作品中的“疑”,除了作动词“怀疑”、“疑惑”、“猜测”等解释外,它在不少诗句中则要作“像”、“好像”、“似”、“类似”、“如”、“若”“譬”“欲”解读。这一项义释,在对仗句的“互同义”中可以找到有力的证据,且还可以修辞格中的明喻(“甲像乙”)、暗喻(“甲是乙”)中得以证明:“疑”、“疑是”均属联系比喻句中本体与喻体的联系词(又称“喻词”)。但这一项义释,除了《广释词》、《诗词曲语辞例释》、《汉语大辞典》有此说外,其最常见常用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海》、《辞源》均无此释义义项。这是这些工具书的失误。  相似文献   

13.
孟子、董仲舒、司马迁等大力推崇《春秋》,而姚曼波、王世舜教授认为《春秋》“漏洞百出”,“颠倒黑白”,孔子所作不应是《春秋经》而是“《春秋》传”——《左传》,并且认为这是“意义重大”的发现。其实是出于《春秋》由经降史所生的误解。成见在胸,欲完成这项“神圣的”工作,于是“遍考秦汉典籍,找不到一务孔子作《春秋经》的坚实依据”。实则所作“考证”充满主观臆断。董仲舒“引经文而称孔子”,则认为董“偷天换日”,“移花接木”,把《左传》调包为《春秋》,这是连当时的皇帝都无法做到的事。又曲解《史记》,声称《史记》“以孔子作《传》”。实则望风捕影,把自己的成见强加于司马迁。经学史上的客观事实,不会因为后人不理解和拒不承认而不存在。自以为“廓清了千年迷雾”,实则制造了混乱。评价历史、人物而没有历史观点,必定陷于谬误。  相似文献   

14.
西晋杜预作《春秋序》,认为《左传》“其文缓,其旨远”。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一书中将“缓”解读为委婉,“远”解读为含蓄,并认为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左传》对辞令的记述上。作为《左传》中的名篇,《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很好地诠释了《左传》的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5.
《张衡传》一文中有“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的句子,注解说:“[六艺]见《周礼》,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笔者认为这一注解是错误的,这里的“六艺”应指《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部经书。注解中这“六艺”并非太学里的教学内容。汉武帝于公元前124年置太学,设五经博士,传授《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而注解中的“六艺”指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  相似文献   

16.
“抠门儿”,《汉语大词典》释为“方言,吝啬”,《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方)吝啬”,《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释为“【济南】吝啬”。“抠门儿”为什么会有“吝啬”的意思呢?这要从“抠门儿”的“门儿”谈起。  相似文献   

17.
如何理解《职教法》中的诸多“应当”─—学习《职业教育法》维东,呈琪有人对《职业教育法》中用了29个“应当”却只用了6个“必须”不够理解,认为这是一种“软态”表现。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一问题,这是关系到能否自觉贯彻执行《职教法》的大...  相似文献   

18.
从孔子编“六经”看编辑劳动的创造性杭炜,姒桐孙《诗》、《书》、《礼》、《乐》、《易》、《春秋》,始称作“六艺”,后尊为“六经”。这是我国历代诸多学者经过反复考证所得出的结论。尽管“六经”没有完整地流传下来,其中《乐》已失传,《易》、《书》、《礼》经过...  相似文献   

19.
刘佳 《现代语文》2004,(11):13-13
上卷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四篇文章。《计篇》一开始就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一定要多加注意。接着提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条件,孙子把这五个条件归纳为“道”、“天”、“地”、“将”、“法”。在战争中,具备这五个条件,才是战争胜利的基础。《作战篇》指出,发动战争的前提是先要  相似文献   

20.
汉人一致称道:孔子《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这是考证孔子《春秋》的重要证据之一。所谓“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是指孔子《春秋》之中有“弑君”之事三十六起,“亡国”之事五十二起。牛鸿恩《“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考实》(载《聊城大学学报》2003年第5、6期)一文,根据他自己给出的主观“界定”,否定这一史实,并称笔者的“选题不具有学术价值”。牛先生不仅对笔者的研究成果表示不屑,而且从根本上否定孔子作《春秋》的历史功绩.实在“背于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