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李玲 《教育教学论坛》2014,(40):194-195
现代教育理念对教育重新定义:教育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活动。罗崇敏说:"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的客体也是人;教育要使人认知生命的价值,增长生存的智慧,培养生活的信仰,这就是"三生教育"的内涵。"教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基石,为实现中华民族和谐、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是进行科学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进行"三生教育"的主阵地,本文就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三生教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的和谐"既是当今的时代主题,也是当代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的内容之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看似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命题"天人合一",但通过对思想史的梳理却可以发现,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旨在突出人的道德修养,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则是人类历经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人对自然的认识、改造乃至掠夺之后的理性醒悟;抛开文化境域的差异,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是自然法则,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则是生存法则或价值观念。因此,对这两个命题进行探微察异,将有助于大学生从学理上接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价值观,从而为大学生德育的开展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3.
尊重生命与发展生命是教育的神圣使命。当前,关注人的生命和物(动植物)的生命是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需。教育必须关注人的生命和物的生命,且理应从物的生命和人的生命的辩证关系来确立完整的生命观。只有坚持完整的生命观,教育才能促进人的生命与物的生命共同构成的生命系统的完整性与和谐性,才能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这也从根本上有利于教育更好地理解人的生命,促进人生命的生成与发展,以及人类的发展进步。因此,坚持完整的生命观是教育的职责与使命所在,是教育理应为之的。在坚持完整的生命观的基础上,教育应重点关注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关注人的生命是高校教育的应然追求,在实用理性教育哲学的理念下,高校生命教育处于偏离状态,本文借鉴儒家生命哲学理念来启迪高校的生命教育,以"天人合一"确立生命意识教育,以"立志成仁"形成忧患意识教育,以"见利思义"加强生命关系教育,以"止于至善"实现生命价值教育。  相似文献   

5.
沈国荣 《学子》2014,(10):73
正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达到三个和谐。即让学生与自身生命和谐,与周围生命和谐,与大自然万物和谐。生命教育的核心精神是对人及其生命的人文关怀,而生命教育之本质乃在于创造一种广泛的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由关注分数转变到关注人、关注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作文题目(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我国古代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学过的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就包含这一思想。我国当代物理学家何作庥则坚持认为:"人不必敬畏自然";生化学家方舟子也坚持认为:自然必须为人的发展服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永远是第一位的"。最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西部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是道家、道教对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代价值."天人合一"的系统观,维护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和谐;"道法自然"的实践观,指导人们按照自然规律处世;"尊人重生"的生命观,有利于人类对万物生命的保护;"少私寡欲"的消费观,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1):119-121
<正>人究竟是全部,还是自然小小的一部分?这是教育必须思考也必须回答的命题。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每一个人去理解:"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在自然里,自然也在我们的生命中。"一、教育应遵循生命的法则当教育远离自然,远离生命开始的地方,就会产生若干问题。生命最强的树一定是生长在自然中,一定不在花园,更不在花盆里。  相似文献   

10.
以人的生命的整体性与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生命教育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自身和谐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为使社会更加和谐,生命教育必须在全社会中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对象是人,这意味着教育必须符合人性,满足生命发展的需要。教育只有成为生命化的教育,才是本真的教育;只有生命化的课堂才具有生命的意义,才能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共同体现存在价值的舞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可见,生命化课堂是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教师和教研员应该研究的主要问题。【案例】某教师在教学"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时,创设情境:王某去县城卖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目中无"人",无视生命的存在.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作为教育实践形态的教学也应该直面"人",直面生命.为此,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应向"生命化教学"回归,这是人类真正期盼和需要的教学.而影片<死亡诗社>的男主角基汀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无疑为实现这种转型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文化为“天人合一”观念的滋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民众相信,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并通过各种活动来达到“绝地天通”,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目的。四季和生命是合而为一的,而四季就是天地精神的最好体现者,人们在四季中的民俗活动也都体现了与自然生命盛衰的协调与和谐交融,即“天人合一”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就是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以人的个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为本.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和基本价值取向,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以知识为本"和"以技术为本"的教育,不能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素质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前提,人文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支撑,个性发展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成长."教育是为人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发展服务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将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每一个学生,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本",让我们的教育洋溢着生命的温暖,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天人合一"思想贯穿我国传统文化,其整体性、和谐性、平等性和内生性的哲学内涵折射在教育上具有强效的治理功能。本文从教育哲学角度入手,分析了"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道德教育这六个方面所带来的效应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时,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必须加强心理疏导,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谐心灵;必须实现课程融合,创设全方位的生命化课堂;必须开展情景体验,教育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升华生命的价值;必须整合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生命价值观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中国人的一种基本世界观,它倡导的是"天"与人的和谐统一,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着非同寻常的价值.本文拟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重新的审视和认识,以此来考量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教育因人而展开。人是教育的核心,而人的生命又是这个核心的重中之重。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必须围绕人的生命来开展,都必须以人的生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建构在人的生命基础之上的思想品德教育,其教育价值必须通过人的生命来展开。一、生命缺失:思想品德教育"木乃伊化"  相似文献   

20.
一、儒家和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1.儒家和谐教育思想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人格儒家将人视为宇宙的中心,认为只有人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才会有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在儒家和谐教育思想中体现为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人格,即使人成为“圣人”,成为“大人”。孟子认为,圣人具有“浩然之气”,那么浩然之气究竟是什么呢?“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王阳明的《〈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