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巴基斯坦的伊斯兰教问题是指自1977年齐亚.哈克执政以来的伊斯兰教问题,尤其是指巴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问题。当代巴基斯坦伊斯兰教问题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政治理想迥异的两个派别之间的斗争是其根本原因,特殊的国内原因是其滋生的土壤,国际因素对它的形成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巴基斯坦伊斯兰教问题在当代的发展历经了齐亚.哈克、贝.布托和谢里夫、穆沙拉夫、扎尔达里执政的四个阶段。其主要表现:一是自巴建国以来就一直存在的政教关系;二是伊斯兰教两大派系之间的教派斗争;三是巴伊斯兰教极端组织势力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其实质是伊斯兰政治化和政治伊斯兰化,基本特征是宗教与国体的不重合性和国内的教派林立。"9.11"事件以后,随着巴国际反恐地位的提高,这一问题不仅深深影响着巴基斯坦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样也深刻地影响着巴国家的安全与国际和平。对当代巴基斯坦伊斯兰教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巴政府正确解决国内伊斯兰教问题,为其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良好的宗教环境,同时,也有助于维护中巴友谊,并对国际反恐和周边国家地区防范伊斯兰极端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新疆反分裂斗争与伊斯兰教关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疆地区的反分裂斗争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正确认识伊斯兰教与新疆反分裂斗争的关系,认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徒在反分裂斗争以及新疆社会稳定中的作用,纠正一些人的模糊和错误认识,对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调动广大伊斯兰教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性,保证新疆地区反分裂斗争取得彻底胜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由于新秩序时期政府加强政治伊斯兰控制的政策,由于厌倦伊斯兰政党的行为及其在国家政策上的无所为,穆斯林逐渐涉足非正式的政治活动。他们在社会、经济、教育、知识分子事务方面的行为变得活跃。另一方面,它对伊斯兰教的态度变得更加宽容,它对于伊斯兰教在经济、社会、教育、法律以及其他非政治领域的态度是支持的。  相似文献   

4.
国外学者比较重视苏联时期中亚伊斯兰教研究,成果较多。冷战时期,西方学者主要关注伊斯兰教与苏维埃政权的关系、伊斯兰教在苏维埃国家反宗教和无神论宣传中得以存活的原因,以及伊斯兰教能否构成苏维埃政权的潜在威胁等;苏联解体后,主要关注中亚伊斯兰教复兴运动及其与中亚民族主义的关系。国内学者基于社会主义制度和无神论教育的前提,关注伊斯兰教在中亚的发展及其与政治的关系,对中亚伊斯兰教史缺乏深入研究。无神论教育、官方伊斯兰教、民间伊斯兰教及其相互关系应是研究苏联时期中亚伊斯兰教史的重点,我国学者还需充分利用苏联和西方学者的田野调查资料及其研究成果,以推动中亚伊斯兰教研究的深入开展,进而借鉴苏联时期无神论教育的经验教训,开拓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1998年5月苏哈托下台后,印尼进入了威权政治转型时期。从1998年5月迄今,哈比比、瓦希德、梅加瓦蒂和苏西洛都采取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致力于推动印尼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本文试图从六个方面——转型方式、推动力量、泛政治化、程序民主、军队和伊斯兰教来分析印尼威权政治转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清朝对待伊斯兰教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施政措施有一个转化的过程。一般来看,清政府在顺治、康熙、雍正及乾隆前期。对伊斯兰教还是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政策。但是,清王朝在对待伊斯兰教的不同派别和教派矛盾的处理上,出现很大失误。其政策的重心由宽容保护转向严苛的政治管制和军事高压,这在处理甘青地区伊斯兰教派斗争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讨论了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学者马德新如何综合了伊斯兰教和儒教思想的"天"的观念,以及他将儒教哲学思想范畴中程朱理学的"天"等同为伊斯兰教认主学中的"真宰"或"主宰"观念的宗教学比较方法,以理性的倾向竭诚致力于将伊斯兰教的基本思想与回民穆斯林所生活的中国社会的儒家思想的一些基本观念沟通起来,并试图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和平相处。  相似文献   

8.
清朝对待伊斯兰教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施政措施有一个转化的过程。一般来看,清政府在顺治、康熙、雍正及乾隆前期。对伊斯兰教还是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政策。但是,清王朝在对待伊斯兰教的不同派别和教派矛盾的处理上,出现很大失误。其政策的重心由宽容保护转向严苛的政治管制和军事高压,这在处理甘青地区伊斯兰教派斗争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作为当今打着“宗教复兴”旗号的一种国际政治力量,它的产生、发展和兴起是与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国家的产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它的表现形式各异,其中的极端主义派别以暴力或恐怖手段从事反对异教徒、反对世俗政府的活动,对许多地区和国家的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从而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即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其产生的原因、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做一探讨,并对它其中的宗教极端势力在新疆的危害做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的伊斯兰教,其产生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久远的影响。作为被传入地之一的新疆,其传播的过程也是漫长和复杂的。随着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其思想和制度也逐渐渗透到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各领域,本文拟以叶尔羌汗朝为例,从伊斯兰教对这样一个封建世俗王朝形成的各方面的影响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古兰经》的伦理道德观对伊斯兰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基本的经典,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提供了范围广泛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本文就其伦理道德观对伊斯兰教社会、政治、经济及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使我们体会到了《古兰经》的伦理道德观对伊斯兰教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独特的伦理道德风格。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针对当时阿拉伯半岛种种不平等的现象,提出了具有强烈平等思想的教义,建立了具有平等思想的宗教制度。这种平等的思想不仅在伊斯兰教的教规、仪轨和习俗中得到充分反映,在宗教实践中得到认真推行,而且通过伊斯兰国家进入社会生活,通过政治、文化、经济等途径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穆罕默德所主张的平等思想对于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以及缓解当时和现在的社会危机和矛盾,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韩国穆斯林的分布状况、伊斯兰联盟的主要工作和任务、伊斯兰教清真寺的分布情况以及韩国伊斯兰和国际伊斯兰组织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韩国伊斯兰教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韩国地理上与中东国家相距太远;在韩国国内伊斯兰教义与民族感情尚须相互适应;伊斯兰在韩国宗教界所占比例甚少。  相似文献   

14.
政治合法性是当代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从伊斯兰国家的传统视域来看,伊斯兰教传统是最主要的政治合法性来源,其政权的更迭、政治制度的建构无不以伊斯兰教为基本架构。当前,随着现代化浪潮的推进,传统的政治合法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广大穆斯林民众开始从伊斯兰教传统来反观现代化的成败得失,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则是以"宗教政治化,政治宗教化"来重建政治合法性的勇敢尝试,其目的是要重新确立伊斯兰的政治属性,摒弃形形色色有悖于伊斯兰的政治弊端,重建伊斯兰政治权威。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教最早是在喀喇汗王朝时期大规模地传入新疆的,古代新疆的多宗教并存格局和喀喇汗王朝当时的政治环境都为伊斯兰教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喀喇汗王朝时期的文学作品的语言、写作方式和内容都反映出伊斯兰文化和当地居民原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正是这些文学作品呈现出来的文化碰撞、交融痕迹见证了新疆伊斯兰教独特体系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广泛发展 ,70年代以来 ,伊斯兰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意识形态进入土耳其的政治生活之中。从那时起 ,在多种力量推动下 ,土耳其的伊斯兰政治经历了许多变化 ,这从繁荣党和救国党之间的差异方面可以反映出来。 90年代土耳其的伊斯兰主义政党在世俗主义势力的压力下被迫在许多方面与世俗主义妥协 ,但这并没有促进土耳其的民主。道德党的出现将会给土耳其的伊斯兰政治带来新变化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于七世纪初在阿拉伯半岛上创立的一神教。一千多年来,它在世界上广泛传播,目前共拥有信徒约六亿人,主要分布于西亚、北非、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我国的回、维吾尔、哈萨克等十个兄弟民族也普遍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与许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密切相关,对当代国际政治和社会生活也有重大影响。我们不论研究中、外历史或国内、国际现状,伊斯兰教都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课题。研究伊斯兰教的历史,首先要科学地理解和说明伊斯兰教的起源。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伊斯兰教部派的出现,始于明末清初伊斯兰教苏非派的传入,既有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宗教和文化的因素。中国伊斯兰教的形成途径和产生方式可分为自传型、他传型、自创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原教旨主义思想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以来,在以中东为中心的亚非两洲广大地区,伊斯兰教复兴运动日益高涨。由于伊斯兰国家数量众多,情况各异,又包括了社会各个阶层,因而在伊斯兰教复兴运动中形成了不同的力量和思潮。其中要求恢复伊斯兰固有传统、恢复早期伊斯兰教“纯洁”教义,“净化”伊斯兰生活方式的原教旨主义思潮影响日益扩大。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震撼世界,近年阿尔及利亚等国家的事态发展,更引人注目。原教旨主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政治思想,本文仅就其产生、发展的根源略加探析。  相似文献   

20.
70年代以来,在以中东为中心的亚非两洲广大地区,伊斯兰教复兴运动日益高涨。由于伊斯兰国家数量众多,情况各异,又包括了社会各个阶层,因而在伊斯兰教复兴运动中形成了不同的力量和思潮。其中要求恢复伊斯兰固有传统、恢复早期伊斯兰教“纯洁”教义,“净化”伊斯兰生活方式的原教旨主义思潮影响日益扩大。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震撼世界,近年阿尔及利亚等国家的事态发展,更引人注目。原教旨主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政治思想,本文仅就其产生、发展的根源略加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