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解说]这是一首描写边防将士生活的著名诗篇。闪亮的夜光杯里盛满了香甜的葡萄酒。将士们正准备举杯饮酒,这时马上传来了琵琶声,像是在催促他们快喝完酒出发。诗人以明快的语言、豪放的笔调表现了一群将士征战前的悲壮心情,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凉州词!唐@王翰~~  相似文献   

2.
<正>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这首《凉州词》,气势非凡、豪情悲壮、场面宏大。宴席,葡萄美酒,夜光杯。琵琶,沙场,一醉方休。单是想象一番,就足够激情万丈。有美酒畅饮,有琵琶助兴,那么将士们吃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一) 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第一句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都是西域的名产。“夜光杯”是用玉琢成的酒杯,美玉在晚上容易发出光泽,故云。凉州(在今甘肃)接近西域(今新疆一带),因此,写边防战士的聚饮,也是极富边塞风光的。第二句是说:在“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诱力下,同时也意味着:在紧张生活中的暂时松散下,能不引起酒兴而“欲饮”吗?但还没有等你去“饮”,马上的琵琶声已经来  相似文献   

4.
此诗的结构是以第九句“汉家大将西出师”为关联前后的枢纽,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部分写走马川一带的自然风物、敌方情况,使用的是反衬手法;后部分写将士们出征的情况,则以细笔作正面实描。反面衬托与正面描绘有机组合,成功地塑造出唐军将士的英雄群像。  相似文献   

5.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字子羽,唐代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是当时名重一时的边塞诗人。他的这首《凉州词》,文采壮丽,风格遒劲,堪称盛唐边塞诗中的佳作,也是王翰诗作中的代表作品。 这首诗的前两句言事,写将军战罢归营,设酒庆功。正欲开怀畅饮,琵琶弦音急促,催人出征。葡萄酒,夜光杯,琵琶声,都有着浓郁的边塞色彩和鲜明的军旅生活特征,诗人借以渲  相似文献   

6.
写律诗,在章法结构上大体都遵循着“起承转合”的规则。绝句虽不要求遵循律诗起承转合的规则,但也有相当数量的绝句还是体现了这一规则的作用。如唐代诗人王翰的边塞诗《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中写军中饮宴。前二句写宴会上的热烈气氛,一起一承,有声有色,具有浓郁  相似文献   

7.
凉州词     
正葡萄美酒夜光杯,①欲饮琵琶马上催。②醉卧沙场君莫笑,③古来征战几人回?今译:葡萄酿制的美酒哇,夜里放光的玉杯。刚要开怀畅饮,马背上的琵琶又助兴相催。醉倒在沙场你也不要见笑哟,自古出征的人有几个能活着返回?注释:①葡萄美酒:用葡萄酿制的酒,产自西域。夜光杯:夜间能发光的酒杯,传说是白玉之精。②催:催促。指催饮、劝酒。③沙场:广阔的沙地。后多指战场。赏析:这是一首边塞名作。诗写军中宴饮的热烈场面,表现出将士们豪迈乐观的精神风貌。"葡萄美酒夜光杯",酒香浓郁,  相似文献   

8.
此诗的结构是以第九句"汉家大将西出师"为关联前后的枢纽,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部分写走马川-带的自然风物、敌方情况,使用的是反衬手法;后部分写将士们出征的情况,则以细笔作正面实描.反面衬托与正面描绘有机组合,成功地塑造出唐军将士的英雄群像.  相似文献   

9.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初读提示】诗歌截取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边关将士深沉、复杂的感情。随着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那曲调无论何时,总唤起人们的离愁别绪,撩起纷乱的边愁,使人心绪不宁。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难点突破】思考:(1)有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关山”有双关之意,该如何理解?(2)“听不尽”三个字意味深长,包含的复杂情感得到了丰富的表现,你是怎样理解的?提示:《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  相似文献   

10.
这个题目是唐朝 大诗人白居易《琵琶 行》中的名句。全句是: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 抱琵琶半遮面。"后半 句,今天已经成了人们 常系于口的熟典、经 典。本文即从这一典故 说开去,由《琵琶行》说 到琵琶亭。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诗歌以抒情为主流,异国情怀、亲情友情、人生感悟都是反复吟咏的主题。因此,我们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就要在古诗教学时注意抒情传统,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从沙场体会爱国情诗人忠于祖国的一腔爱国之情,往往在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中流露出来。王昌龄的《出塞》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反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与鉴赏》2005,(9):34-35
明代有个爱吃枇杷的知县,有人奉承他,买了一筐上等的枇杷作礼品送去。并且遣人先把帖子呈上,帖子上面写道:“敬奉琵琶一筐,望祈笑纳。”知县看罢,深感纳闷:为什么要送我一筐琵琶?琵琶为什么要用筐来装?待实物一到,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筐鲜嫩的枇杷。知县笑了笑,提笔在那张写着“琵琶”的帖子上写了首诗: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相似文献   

13.
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胡琴琵琶与羌笛”一句,历来注家都认为此句包括三种乐器,而胥洪泉同志最近撰认为唐代“胡琴就是琵琶”,该句只有两种乐器,即“琵琶”和“羌笛”。本通过剖析胥论证过程的自相矛盾,考释唐代“胡琴”一词的真正含义,并联系岑参原诗的具体语境等方法证明“胡琴”不仅是乐器,甚至可能包括几种胡人乐器,从而纠驳了胥的错误说法。  相似文献   

14.
庆功宴开始了。凯旋的将士们高高举起盛满了葡萄美酒的夜光杯,正欲畅饮,忽然从马背上传来了激越的琵琶声,那急促欢快的旋律,使将士们兴致飞扬。他们你斟我酌,开怀痛饮,有人微感醉意,想放下杯,这时座中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醉卧沙场,不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吗?请诸位莫笑,古来征  相似文献   

15.
《琵琶行》是自居易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也是描写音乐的一朵奇葩《琵琶行》为了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先借秋风中瑟瑟作响的枫叶、荻花、冷冷的江水和江上的一轮孤月等景物,为琵琶女的出场和演奏烘托出一种冷落、凄凉、哀伤的氛围,接着写琵琶女的出场:“干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寥寥数语,一个腼腆羞涩、满怀心事的琵琶女的形象就立于读者面前了。  相似文献   

16.
电大的朋友送我一本《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工作成果简介选编》,并嘱我为此写一篇文章。我自知“遵命文学”不好写,但细细地读完这本选编后,却真想说两句。首先使我感动的是盲人郑荣臣,他写的二十四万字的《琵琶情》,先发表在1984年的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琵琶行·序》“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句,高中语文第六册注:“善才.唐代对乐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恩。”此注与《辞源》释义相同:“春才,唐代乐师之称。与能手同义。”并引此句为证。这样注释是不准确的。“善才”不是唐代对乐师的通称,而是对琵琶师的专称。乐师捐演奏器乐的人,如司鼓的神鼓师,操琴的叫琴师,弹琵琶的是琵琶师,各有专长,以其所操乐器而名。乐师是总名,某”师一是分指,它们之间是种属关系。可以确指而称总名,未免笼统。琵琶女自己讲得十分清楚,她“十三学得琵琶成”,是师从队曹二人的。毫无疑…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饮酒》诗共二十旨,诗人在这首诗的原序中说:“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则题数句白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可知。这组诗多酒后偶然题咏,非一时之作。其内容多寓感慨,多抒心志,与饮酒无关。本诗为陶诗《饮酒》诗中的第五首,诗中既写了拥抱自然,悠然自得的情,也写了幽美淡远,旷洁朴素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人与自然相与为一的哲理。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从蒙古高原西北游牧民族的兴起,论述了经过了多个民族、朝代的更替,琵琶始终伴随着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民族,从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对琵琶的描述与记载“枇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说明蒙古族历代音乐历史中很早就有使用琵琶的记载。清末民初以后,琵琶在内蒙古地区渐渐失传,在蒙古族音乐演奏中基本不被采用。如何摒弃歧见让琵琶这件历史上曾经被蒙古族人民所喜爱和广泛使用的乐器,为今天的蒙古族音乐所借鉴和使用,为蒙古族音乐服务,这是我们民族音乐工作者所面临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遵循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板书田振先写话,也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要从写一句完整正确的话开始.一句完整正确的话,是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搞好这个基本训练,才能完成写几句话、写一段话的较高层次的任务,也才能完成看图写话中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