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游仙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小说,《莺莺传》是唐传奇中最富盛名的爱情小说,这两部小说有许多相似之处。将《游仙窟》和《莺莺传》加以对照,不难发现,这两篇唐传奇中才子佳人形象、情节构成、感情模式以及表现手法的应用等方面都成为后世才子佳人小说创作的基本范式,从《游仙窟》的"纵欲"到《莺莺传》的"忍情",文人性观念从开放转向内敛,这种转变也促使了后来的才子佳人小说的情爱关系由重"色"向重"情"转变。  相似文献   

2.
彭妍 《文教资料》2020,(4):12-14
《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作为两本重要的目录书,实现了从"六分法"到"四分法"的转变,其中《汉志》"诗赋略"到《隋志》"集部"的变化:单设楚辞类,设别集和总集。这些变化的背后反映出了文学观念的变化:提高《楚辞》的文学地位,注重文学的个人创作,扩大了"文"的概念,这些变化促使文学向着独立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比较文学接受学的视角出发,考察由《长恨歌》到《源氏物语》之《桐壶》一帖的变异。在唐风文化盛行的日本平安朝,紫式部熟读《长恨歌》,并通过日本传统文学价值观的过滤性吸收,最终创作出《桐壶》。《桐壶》一帖甚至整个《源氏物语》体现了日本文学的远离政治的传统。这种文学审美与《长恨歌》的讽喻,乃至中国的"经世"文学都相去甚远,大为不同。  相似文献   

4.
从集部角度比较《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三部目录从诗赋略到集部的嬗变,既是文学观念逐步明晰的过程,也是目录学对文学客观认识的演进过程。从屈原赋之属到楚辞类,楚辞逐步走向经典。别集类的立类及书目传承一方面展示出作家主体地位逐步凸显,另一方面也反映文学正统观念的加强。  相似文献   

5.
《游仙窟》一书在中国失传后,因日本的古钞本、古刊本得以流传。日本现存的《游仙窟》古钞本有10余种,校注宜选“江户初期无刊记刊本”为底本,以日本康永三年(一三四四)醍醐寺钞本、文和二年(一三五三)真福寺钞本、金刚寺旧藏镰仓末期(□)残钞本、山岸文库藏室町初期(□)残钞本、元禄三年(一六九0)刊本《游仙窟钞》以及国内四种校勘本、校点本为参校本。由于辗转传抄,《游仙窟》的日本古钞本、古刊本免不了错讹,异体字、俗字也特别多,都给校勘和注释工作带来了困难。《游仙窟》日本古钞本、古刊本在传抄和刊刻中形成的错误,虽然多数可以通过版本比勘求正,但也有一些是版本比勘不能解决的:一是错误十分明显,基本可以凭“理校”纠正;二是很可能有误,但无法通过“理校”提出纠错的方案;三是或文义隐晦,或扦格难通,却无从措手,只能存疑待考。  相似文献   

6.
张鷟的 《游仙窟》 是唐代一部重要的传奇作品,它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还是研究唐代口语的重要语料.通过对 《游仙窟》 量词的词频统计及分类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唐代量词的使用状况,这对于研究汉语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源氏物语》,描写了日本平安朝荒诞的宫廷生活,塑造了宫中贵族妇女的群像,是一部日本平安朝妇女血泪交织的生活史。其主要艺术风格是,通过自然景物描写,展示人物心征;通过人物心理描写,刻划人物性格,被称为"心理小说"。其艺术成就,如同我国的《红楼梦》一样,堪称"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相似文献   

8.
<正>1.《游仙窟》在中国久已亡佚,从唐代起即流落到日本。一千多年后,清末的杨守敬在《日本访书志》中予以披载后,它才成为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所注目的瑰宝。  相似文献   

9.
《四库全书》收录一百多部集部注本,通过考察可以探寻其收录和著录的大致准则,亦可窥见学术发展的概况和一时的文学风尚。《四库提要》对集部注本的批评,包含丰富的注释学思想,其中重视原集的整理、重视注释体例和反对穿凿的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而其苛评、误评也反映了乾嘉学者的学术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唐张文成的《游仙窟》语言通俗浅易,是研究唐代口语的珍贵语料。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就收有此文,并说:“唐人口语,尚赖此略存。”早在20世纪80年代,郭在贻先生就解释了《游仙窟》中“狐玉”等30多个词语,但后人对该文词汇涉猎不多。不揣浅陋,补充解释《游仙窟》中的4个词语,以就教方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论述了日本平安朝时期的女性日记文学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它曾经发挥的作用以及它对日本文学发展所起到的影响。人们阅读女性文学,不仅可以享受到它那轻松、优美、雅致的语言所给读者带来的那种愉悦,而且同时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平安朝时期那段令人神往的历史。通过这些女性作家细腻的笔触,将他们所经历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人生百态、社会风情以及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统统描绘在古代文学的画卷上,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2.
《源氏物语》是日本知名女性作家紫式部于11世纪创作的长篇小说,该部作品被称为是日本历史文学的巅峰之作。首先论述《源氏物语》的创作背景,从体现了日本民族文化精神、代表着和风化的完成、是平安时代的文化缩影几方面,分析了该部文学作品蕴藏的文化价值。基于此,从日本平安文化的角度,通过政治文化、女性文化、国风文化三个维度,进一步深入解读《源氏物语》,以期充分了解其包含的历史文化,明确其文化内涵和意义,掌握日本平安时代的社会面貌,突出《源氏物语》的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国内诸多学者对于《游仙窟》的研究,多出于一种思想价值的意识形态批判。本文试图通过非传统古典文学研究的考据式的文献分析批评,主要就《游仙窟》一文骈散相间的"诗化"特征及其口语化表达方式,致力于该"诗化"特征的逻辑继承关系和口语化介入的事实对唐传奇发展的整体叙事影响——即寻找、阐释这种现象对于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整体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游仙窟》是早期唐传奇中一篇相对成熟的作品,小说从多个方面为中唐传奇的黄金时代提供质素,从而建构了传奇的艺术图式。  相似文献   

15.
《源氏物语》被称为日本古典文学史上的"双璧"之一,作者紫式部在文学领域为中日交流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她在长达54卷的历史故事画卷《源氏物语》中,频频引用中国古典文献,为汉文学在日本文学土壤中的广泛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比较文学的视点出发,通过考察平安时代女性作家紫式部的汉文学修养与其文学创作的关系,尝试分析作者是如何借鉴汉诗文的故事原型创作出独特的文学主题。  相似文献   

16.
日本古典文学之佼佼者、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源氏物语》,是一部汪洋恣肆的宏篇巨制。它生动地反映了日本中古时期政治、经济、历史、哲学、宗教、伦理、文化,乃至生活、习俗诸方面的情况。因其包罗万象,而成为平安时代贵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其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相当于我国文学史上《红楼梦》的地位。在日本,不同时期、不同阶级、不同学派,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目的对它作出不同  相似文献   

17.
应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邀请,日本花园大学助教授衣川贤次先生于1998年9月2日至4日来我校讲学.衣川先生就《祖堂集》校理和《游仙窟》词语研究作了两场精彩生动的专题  相似文献   

18.
《源氏物语》,描写了日本平安朝荒诞的宫廷生活,塑造了宫中贵族妇女的群像,是一部日本平安朝妇女血泪交织的生活史,其主要艺术风格是,通过自然景物描写,展示人物心理,通过人物心理描写,刻划人物性格,被称为“心理小说”,其艺术成就,如同我国的《红楼梦》一样,堪称“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相似文献   

19.
《虞美人草》是日本"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走上专业作家道路之后的首部长篇小说。在日本,从连载之日起它就受到广泛关注,但在中国,它却处于边缘地位,与夏目漱石的文学地位极不对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虞美人草》不易翻译和不易阅读。但这种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虞美人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从《源氏物语》看“物哀”文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诞生于平安时代的《源氏物语》是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日本古代小说中最辉煌的现实主义巨著,代表了中古时期的最高成就。这部作品反映了日本平安时代贵族统治阶级的社会生活,是平安时代贵族阶级的一幅画卷,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特别是贯穿于全书的"物哀"情调,对以后和歌、俳句等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日本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历史背景造就了物哀这种独特的文学理念,对物哀的理解是研究日本文学史的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