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作文应该是“我手写我心。”而反思我们的习作教学行为应该明白,时下的习作教学并没有真正贴近学生生活和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行之有效的习作教学应该让学生写真话、说真事、抒真情。《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相似文献   

2.
现今的学生作文,固定的模式、规定的写作内容成为了"包装"写作的时尚,这种风气的盛行与教师的功利性指导密不可分。作文贵在学生的真情抒发,教师指导学生"写什么"贵在求真,"真"就是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相似文献   

3.
如何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做到童言无忌、我手写我心,这是近年来我一一直探索的…个问题。《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的确,生活就是作文。生活是纷繁复杂的,又是平淡似水的,限于学生认知、情感、经历的局限,要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真情,却往往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我们不妨来看看现在的小学生作文吧!作文“假”、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的开放已成为一个趋势,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自命题作文等等一些开放式作义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试卷上,应用于考试中。受此影响,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也由过去的命题作文转向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自命题作文,有的甚至干脆连话题也不要,用学生自己的日记和练笔代替作文,还说是让学生张扬个性,自由发挥。满以为这样做学生有了自由展示的空间,能够我手写我心,能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了,学生的作文兴趣也会得到激发.  相似文献   

5.
如何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做到童言无忌、我手写我心,这是近年来我一一直探索的…个问题。《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的确,生活就是作文。生活是纷繁复杂的,又是平淡似水的,限于学生认知、情感、经历的局限,要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真情,却往往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我们不妨来看看现在的小学生作文吧!作文“假”、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阶段,老师一般都要求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所以遇到想象作文,他们都束手无策。本文探讨的是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方面,特别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怎样才能让学生写真事,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呢?我在作文“写真”教学上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徐大容 《考试周刊》2011,(35):60-60
学生作文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习作水平基本代表他的语文能力,所以作文的训练是极其重要的。作文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悉心体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虚假的、机械的应训练习。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这里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作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培养勇于开拓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师要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乐于写作。  相似文献   

10.
自由作文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新体现,怎样有效地进行自由作文?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提起笔,不受任何限制,说出来、写出来,说真话、吐真情、写真事,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一、放飞想象,自由发挥给学生大胆自由表达的机会,可以让学生自己出题目,命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作文内容和形式可以不加限制,顺乎自然,要写出自己平时喜欢的东西,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写,写出较好文章。如一次作文指导课上,我出题目《记一件难忘的事》的作文,…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做到童言无忌、我手写我心,这是近年来我一直探索的一个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的确,生活就是作文。  相似文献   

12.
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已成为当今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品味人生、关注社会,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写真事、吐真情,我手写我心,我心出我语,实现由千篇一律向个性化写作模式的转变,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一直倡导以真情作文。抒写心中想说的话。他说:“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作文无非是为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交流彼此的感情而记下来的话。情乃作文之生命,作文之灵魂。所以,我们Ⅱ乎唤作文的真情回归,鼓励学生写真话,诉真情,“我手写我心”,自然流泻灵动的文字。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让学生得心应手写出好文章,教师在教学中应围绕“真、情、新”三字做文章。一、真所谓“真”,即真实,包括“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当前,学生害怕写作文,无非是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实,生活就是作文之源。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就要教学生学会留心身边的事…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4,(A5):60-61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生的写作提出"感情真挚"的要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事,传真情。营造一个平等、宽容、和谐和充满信任的氛围是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事、传真情的前提。合适的题目是学生写作兴趣的源头,也是学生真诚写作的起点。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与及时的、中肯的评价,往往是学生热爱写作和不断进步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施剑峰 《成才之路》2009,(18):88-89
如何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做到童言无忌、我手写我心,这是近年来我一直探索的一个问题。我们不妨来看看现在的小学生作文吧。作文“假”“大”“空”,写老师无非就是“批改作业到深夜”。生病仍然坚持上课”等等,而写母爱就是“孩子生病了几夜没合眼,守在孩子身边”等等。我们的生活真的如此单调、如此公式化吗?如何改变这种现象,让学生做到“童言无忌”“我手写我心”呢?  相似文献   

17.
吴蓉瑾 《中国德育》2006,1(9):69-71
一、基本理念:“写真话、说真事、抒真情”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通常是“教师命题一学生写作一教师改评”的模式。这种训练模式容易造成大多数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害怕作文,作文脱离生活,缺乏真情实感。《上海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要求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写作应有感而发,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能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能用规范的书面语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写作”。 小学生往往不会挖掘身边题材,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在教学实践中,我对小学语文写作指导方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小学生情绪晴雨表”(以下简称“晴雨表”)是我结合我校情感教育办学特色而设计的一种写作教学新样式。其特点是,让学生通过记录自己生活中的“阴晴雨雪”、点滴小事,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变化真实、准确地表达出来,从而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晴雨表”将写作定位于“我手写我心”,鼓励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教师关注的重点不是作文的文字技巧和表达形式,而是学生是否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教师对作文的评改不仅是对文本的评改,还是师生之间真情对话、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过程;写作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教小学生作文,更在于教他们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8.
梁英 《广西教育》2007,(7B):64-64,6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而要让学生在作文中“敢于说真话,讲真事,抒真情”,教师们就必须关注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教学评价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一句话,就是在作文教学中运用“绿色评价”。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作文教学以"教"为主,教师往往用应试作文标准去规范学生活泼舒展、风格迥异的文章,学生鲜明的个性遭到了抹杀。本文提倡"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抒我情",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李大勋 《课外阅读》2011,(3):216-216
作文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悉心体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来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了虚假的、机械的应试练习。这就使得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抒真情呢?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