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胡国枢研究员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久负盛名的陶行知研究专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他长期致力于陶行知研究,笔耕不辍,成绩斐然。最近,我又读到他的陶研新著《中华本土教育家陶行知》。这是继《陶行知传》(与人合作)、《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陶行知新论》之后,胡国枢撰写的第4本高水平的陶研学术著作,也是“作者几十年置身陶学的综合性成果”。  相似文献   

2.
结合陶研著作、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新世纪10年(2000--2009)的陶行知研究成果丰硕。生活教育理论、创造教育思想、德育、乡村教育思想及陶研之研究是新世纪10年陶研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手捧金林祥、胡国枢主编的洋洋近百万字的《陶行知词典》(以下简称《词典》),感慨万千。《词典》终于与广大读者和陶行知研究者见面了,这是学术界与陶研界的一件盛事。  相似文献   

4.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自2000年第3期(2000年9月)开辟“陶行知研究”专栏,迄今已走过了10多个年头,共发表了126篇文章,该栏目逐渐成为本刊的一个特色栏目、陶行知研究的一个重要平台,南京晓庄学院也因此被学界视为陶行知研究的“重镇”之一。我自2005年9月以来,一直担任“陶行知研究”栏目的责任编辑,接触了大量的陶研稿件,对陶行知研究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重庆陶研文史》是重庆市教委主管、重庆市陶行知研究会和重庆市育才中学校共同主办的一份旨在宣传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期刊。《重庆陶研文史》于2000年创刊,创办的初衷是为了宣传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以供后之学者参考和借鉴。但由于时间久远。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研究是一个常研常新的课题,新世纪10年(2000—2009)的陶研成果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超越了以往任何10年段。该文选取著作、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三类成果形式作为研究对象,得到著作71部,期刊论文1571篇,学位论文38篇。通过详细的数据统计,梳理了新世纪第一个10年陶研走向,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全集》(12卷)第2版(以下简称“新版全集”),在2005年5月,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是进人新世纪以来,陶行知研究所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是陶行知研究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她受到了出版界、学术界、教育界和陶研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好评,荣获2006年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的殊荣,被称为“煌煌巨著,泽被后世,教育经典”。[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九月二十八日,江苏陶行知研究会理事扩大会在晓庄师范“陶行知纪念馆”接待室召开。会议传达了九月五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陶研会、基金会成立大会的精神,结合江苏陶研会工作研究了贯彻落实问题。与会同志认为,胡乔木同志在全国陶研会、基金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很负责地否定了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给陶行知先生作了全面高度的评价,彻底扫清了陶研的障碍,对大家是极大的鼓舞。会议强调:陶研要为当前的总任务、总方针服务,要紧密结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相似文献   

9.
<正>《福建陶研》创刊于1985年,到现在已连续出版了一百多期,共刊登1200多篇论文,发行近22万册,分发全国各省市陶研组织及省内陶研组织、会员和部分各级各类教育单位,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自2004年第1期《福建陶研》开始被全文收录到清华知网期刊库;2010年《福建陶研》在福建陶行知研究会网站上可以在线阅读;2012年维普网收录《福建陶研》1999年后所有期刊。本刊为内刊,欢迎原创或已公开发表的陶研文章投稿和荐稿。本刊主要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陶行知研究史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者寥寥,研究成果不显,正如中国陶研会会长方明先生所说:“陶行知研究史这个领域基本上还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园地”。这未尝不是陶研界的一大憾事。最近,我读到一本由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金林祥教授主编,屠棠先生、冯鸿甲先生副主编的学术专著《二十世纪陶行知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可以说这个尴尬的局面终于被打破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建校暨生活教育运动80周年,2007年3月14日,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和南京晓庄学院联合主办了"陶行知与当代教育"高层论坛,来自国内14个省市以及新加坡的陶研学者共80余人,就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教育创新思想、教育管理思想以及陶行知的信仰诸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学者们一致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有着重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教育思想进教师教育课程,是指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核心教育思想作为课程或专题列入教师培训理论学习内容.《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论》网络课程是基于任务驱动设计,按认识陶行知、阅读陶行知、学习陶行知等活动形式设计,学员按学习活动进行学习、交流讨论、完成作业,系统地认识和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一旦进入教师教育课程,校长教师都会自觉主动地接受陶行知,并把陶行知教育思想带进学校,带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3.
自1985年中陶会成立以来,二十余年间,方明同志以他的执着追求、无私奉献和创造性工作,为陶研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中国陶研事业的一面旗帜,千千万万陶友的楷模。他对陶研事业的贡献,突出地表现在推动各地成立陶研组织、领导和组织重大陶研活动、以典型经验引路推进陶研事业、培养陶研新生力量、恢复《生活教育》杂志、促进国际陶研事业等六个方面。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方明未竞的陶研事业深入开展下去,这是对他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14.
生活教育理论确立之前大约存在10年的探索期,在这个时期陶行知诊断出中国教育的症结在于一个字“死”,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清末以来的所谓洋学堂教育,依然延续着科举传统——死读书、读死书和读书死,迷信书本教育。另一方面,他在积极批判中国死教育的同时,也大力提倡和实践以自主、自动、自治、试验、创新、做事为核心的教学做合一的“活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从美国学成归来,在南京北郊劳山脚下的晓庄,实践生活教育的理论,探求教育救国的道路。陶行知从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隐逸文人对独立人格精神的追求中吸取营养,其人格魅力感召后世,被宋庆龄誉为“万世师表”。陶行知先生对中国传统隐士人格精神的接受,对于当代教师人格教育应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陶行知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史观学派的、史料学派的、融和贯通的陶行知研究。潘开沛的《陶行知思想的批判》是史观学派陶行知研究的典型,它表现了陶行知研究的存在强烈的意图伦理色彩和政治建构特征;以胡晓风为代表的《陶行知全集》整理工作是史料学派陶行知研究的典范,它为20世纪90年代多元化的陶行知研究提供了统一的文献基础,大大推进了陶行知研究的深度。以章开沅、唐文权、胡晓风、金成林等人的《平凡的神圣》、《陶行知与中国现代化》是融和贯通的陶行知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它们尝试在中西文化教育史观和现代化模式之下,重新解读陶行知思想与实践,还历史的本真面目。陶行知研究范型的嬗变是学术发展的内在继承与突破、政治社会的现实制约、研究共同体的学识情感复杂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师范教育百年史中,师范教育家屈指可数,陶行知是其中的一位.陶行知是教育学家,也是第一流的师范教育家.陶行知同其所创建的晓庄学校在我国师范教育史上均享有特殊的地位.对晓庄办学实践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还可以为实现"川流不息的师范教育现代化"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陶行知极其重视年轻一代的品德教育和修养。他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育人思想仍有现实的借鉴价值和指导作用。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教育儿童,就要根据儿童的需要的力量为转移。"可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是陶行知所倡导的德育教育方法。有需要才会有认识,才会有追求。因此,突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实现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必须以学生的道德需要作为切入点和立足点。  相似文献   

19.
论陶行知进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界定了何谓陶行知进课程,分析了陶行知进课程是学陶研陶师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需要,指出了陶行知进课程的三种现实可能性,阐述了陶行知进课程的基点在学校,关键在校长,重心是编写校本教材,重点在进教师教育课程等策略。认为陶行知进课程,是事关学陶研陶师陶能否持续开展的一项基础性、全局性的系统工程,陶行知进课程实现之日,便是全国陶花真正遍地开放之时。  相似文献   

20.
金林祥 《教育学报》2007,3(3):86-90
从1922年起,陶行知一贯推崇武训,主张学习武训精神。在1940年至1945年间,他以重庆育才学校为阵地,几乎每年都举行各种形式的武训纪念、宣传活动,成为当时我国主张学习武训,光大武训精神的代表性人物。他曾建议政府根据武训诞辰设立兴学节、兴学周、兴学月,以推动全国普及教育发展。他反对把武训当作异人、苦行者、圣人和“陶派的人”,也反对复活历史上的武训,而主张要学习“三无四有”的“武训的真精神”。陶行知对武训及武训精神的倡扬,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社会影响,而且对于今天正确评价武训,推进教育普及,构建和谐社会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