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学前教育"小学化"违背了幼儿成长的规律,会给幼儿及家长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必须予以治理。A市由于存在大量小型私立幼儿园及民办小学附设学前班,由于办园经验不足、幼教师资缺乏、幼儿教师专业能力不够等,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较为严重。通过对A市的M小型私立幼儿园和N民办小学附设学前班的相关幼儿家长进行访谈,及对教学管理情景的现场观察,A市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及家长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产生消极作用、易使幼儿情绪不稳、加剧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问题、致使家长对幼儿教育认知的混乱等方面。针对A市的实际情况,本文建议应采取坚持小学起始年级的"零起点"教学、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加大政府的宣传和监管力度等措施,整治其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李娜 《文教资料》2013,(15):121-122
幼儿园教育中普遍存在"小学化"问题,这种拔苗助长的方法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通过研究发现,造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主要因素:一是社会竞争压力的存在;二是传统教育观念的禁锢;三是缺乏相应的监管制度;四是幼儿教师教育方法上的欠缺。要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必须进行观念上的革新、制度上的保障及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等努力,让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快乐成长的乐园。  相似文献   

3.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屡禁不止,这种现象背后蕴含着特定的价值追求.对其进行价值剖析可知,幼儿教育“小学化”以家长、幼儿园、小学等各方优势需求为价值尺度,消解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发展需求,致使出现了幼儿教育价值性质的消极性、价值理想的异化和价值尺度的偏移.走出“小学化”价值困境的关键是:重新厘清幼儿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阐明并遵从幼儿教育的“幼儿化”特质.  相似文献   

4.
当前,一些薄弱幼儿园及农村民办幼儿园小学化教育倾向严重,这种"破布条"似的教育方式违背幼儿发展的规律,它既扼杀幼儿天性、损害幼儿身心健康,又与小学教育相脱节,对幼儿全面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要想真正杜绝"破布条"教育现象,必须通过尽快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切实转变家长的陈旧教育观念等多种手段,有效制止"破布条"现象,才能把金色的童年真正还给孩子。  相似文献   

5.
目前,一些幼儿园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这些幼儿园为了能够凸显自己园区所具有的教育优势,为幼儿布置各种各样的课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能够达到出口成章,但是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样"小学化"的教育行为,已经严重的制约了幼儿的发展。因此,本文就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希望能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改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为幼儿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愈演愈烈,并没有消退的痕迹。这一社会现象主要是由中国传统人才观的价值观取向、社会的功利化需求、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缺失以及幼儿园教师整体质量不高等原因引起的。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和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作为一种普遍现象,广泛存在于当今幼儿园教育中。因其教育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过度"小学化"发展,未能符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所以,预防"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成为社会、家长和教师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它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严重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研究幼儿园集体教学小学化现象,对于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教学实际,总结梳理出几种典型的表现形式。一、教学目标小学化具体表现在目标定位从教师角度出发,过多关注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幼儿的"学"。  相似文献   

9.
张锐 《教育导刊》2015,(2):67-69
幼儿教育"小学化"严重影响到幼儿教育的质量以及幼儿的健康成长。这种现象是家长、幼儿园为了获得某种"利益"的结果。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各利益群体的既得"利益"入手,建立相互协调的管理机制,包括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水平、逐步建立均衡的教育体系、建立完善的幼儿园监管机制、及时公开督导评估的结果和加大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等。  相似文献   

10.
林羽 《家教世界》2013,(8):42-43
幼儿教育被称之为"基础教育之基础",近年来备受家长和社会的关注,以至于一些学校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和社会拔苗助长的心理,将小学课程塞入幼儿课堂。幼儿园的这种"小学化教育"不仅对幼儿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也阻碍了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减轻此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本研究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汪丹丹 《考试周刊》2014,(27):184-184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将小学教育模式应用在幼儿身上,这种行为不仅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相违背,还违反幼儿教育教学规律,给幼儿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郦红萍 《教师》2014,(17):36-36
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着早期的社会环境。儿童的身心发展离不开早期教育。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在近年来比较常见,这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有关,同时也离不开应试教育的暗地指挥。"小学化"的幼儿教育与儿童天性相违背,是幼儿健康发育的痼弊。  相似文献   

13.
高凤国 《学周刊C版》2019,(17):157-157
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教育问题,不惜花大价钱上双语幼儿园、学前补课班等,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就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然而,幼儿教育倾向于"小学化"的状况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且不利于幼儿性格与想象力的发展。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对幼儿教育理念的曲解。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幼儿教师要正确理解幼儿教育理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幼儿园及相关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对幼儿教育情况的监督,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结构问题,许多家长都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许多幼儿园采取了提前小学化教育。幼儿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幼儿园的教育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也关乎幼儿健康心理的发展。由于许多幼儿园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幼儿园教育提前小学化,导致幼儿的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许多家长和幼儿园没有意识到幼儿园小学化对孩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现如今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严重脱离了幼儿教育的本质,而这一问题同时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些对策,但其成效微乎其微。要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尽量避免小学化对幼儿的影响,促进幼儿能够更加个性化发展。重点分析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进而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教育环境的变化及教学理念的更新,幼儿园教育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违背幼儿身心发展与学前教育规律的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的成长与幼儿的教育。此外,多数家长未能很好地认识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对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认可与"纵容",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文章结合当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具体表现,提出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在我国仍然普遍存在,主要体现于:教学内容方面,单纯追求知识的难度和数量;教学制度方面,用小学管理制度来规划幼儿一日生活。家长、幼儿园以及评价标准是导致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幼儿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受到社会舆论与目前教育机制的影响,很多幼儿园的办学出现"小学化"的趋势。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需求,在孩子幼儿阶段教授小学课程,违背了孩子的知识接受能力,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应当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防止与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保证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一种怪像,个中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家长对幼儿学习不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来自于部分民办幼儿园和机构的利益驱动,以及公办幼儿园办园方向的不坚定和师资队伍的不专业.为有效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幼儿园教育应当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从树立正确的幼儿学习观、培养幼儿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建立良好的任务意识、家园形成合力等方面,共同应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相似文献   

20.
如何看待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中肯定的占9.4%,否定的占10.9%,中庸立场的占74%,家长中有70%反对,专家学者认为是幼儿园师资水平不高、家长急功近利和对学前教育监管不力造成的,小学教师则从对教学的影响上表示担忧。从不同学科视野分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存在的原因,社会学认为是由于社会机会匮乏、成人欲望扩张、缺乏对规范本身的情感支持等,心理学认为是残酷的社会现实剥夺了教师和家长的主体意识,现象学认为是幼儿园教育生活实践中的一种现象存在。针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提出转变教育观念、调整学段设置、融通园校管理、衔接教学内容和跟进教学方法等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