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医疗是存在极限的,对于一些患重症的生命末期患者,如果超出这个极限而实施没有效果的医疗措施,就会出现无效医疗。无效医疗本身根源于现代医疗技术,而法律政策、医患沟通、家长主义等社会因素导致无效医疗现象在实践中的发生。无效医疗带来了许多伦理问题,可能导致患者、家属、医师及国家"四输"的局面。因此必须积极谋划对策,从患者自主、法律、医护策略以及教育等多方面着手,以尽量避免无效医疗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在儿童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及代理人之间如何正确有效地保障儿童的合法权利,往往面临着伦理、道德以及法律等方面的多重考验。从伦理角度出发,剖析在不同的伦理原则依据下,儿童病患、代理人、医疗机构三者的矛盾与平衡关系,对儿童患者医疗决定权展开伦理论证,可以为解决儿童医疗决定权提供合理参考。不同的道德价值取向对儿童医疗活动有不同的影响,从义务论、功利论、契约论三个伦理原则出发,探讨儿童医疗决定权利,最终是为了保障儿童合法的医疗权利,从而进一步地、最大程度地保障儿童的最佳利益。  相似文献   

3.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55、56条就病人及家属的医疗决定权同等性法律效力的规定,使病人知情同意权与医生、病人家属医疗决定权发生权利冲突时,无法确保病人的合法权利的维护。从完善《侵权责任法》的角度规范医疗决定权须以病人之"生命健康保护为第一需求"兼顾"有尊严的生命",并辅之于病人家属的最优利益为根本点,合理配置病人家属医疗决定权限以确保各方当事人之间利益维护。  相似文献   

4.
医护人员的行为举止对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有着直接影响,其语言是沟通医患之间感情的纽带.语言运用得如何,一方面反映出一个医疗部门的职业道德水准、服务规范程度以及文明修养和素质,另一方面直接影响到医疗部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此可见语言在医务人员进行心理治疗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尤为重要.医护人员应运用有利于患者疾病治疗和痊愈的语言,鼓励患者树立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以达到使其早日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临终关怀起源于西方,它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方式,它以提高临终者的生命质量为宗旨,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顾,使临终患者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使临终患者能够无痛苦、无遗憾、安详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的生死观、孝道观的影响,使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伦理困境,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积极地开展生死观教育、建立新的家庭伦理观念及其改善医疗伦理环境等途径促进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临终关怀是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方位的舒缓治疗看护和心理关怀的一种特殊的公共卫生保健服务,目的是使临终病人能够舒适平静、有尊严地度过人生最后阶段,使病人家属能够维持和提升身心健康.本文根据目前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的现状,探讨根据我国国情改进临终关怀模式,改善伦理环境,加强政府支持和社会资助,更有助于临终关怀事业的本土化,从而促进真正意义的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了解住院病人的费用类别与来源,对于医院的运营非常重要.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信息系统(HIS)中抽取了2009-2013年的相关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病人数量呈增加趋势,相比有医疗保险的病人,自费患者占比很高,且主要来自石家庄地区、邢台地区和邯郸地区;医疗保险病人全部来自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且市场接近饱和.为此,应当根据当前病人的费用类别以及分布特点,制定合适的医疗服务政策,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相似文献   

8.
道德伦理有调节社会实践的作用,是维持社会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要遵循道德伦理.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嵌入道德伦理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部分技术应用涉及到道德伦理问题,教育信息产品可能存在道德伦理隐患,教育信息应用主体承担道德责任需要.在实践中要提高应用主体的能力素质,奠定道德伦理实践基础;加强应用主体的实践监管,督促教育者重视道德伦理;确保主体实践与责任一致,促进教育者道德伦理自觉;规定信息技术应用原则,建构技术实践的道德伦理空间.  相似文献   

9.
现在,关于克隆人的争论聚焦于生命伦理基本原则上。主流的思想认为克隆人违反了生命伦理基本原则中的不伤害原则和尊重原则。但这种观点有以偏概全之嫌,对克隆人技术的用途应区别对待,有些会违反生命伦理基本原则,但如果把成熟的克隆人技术作为一种辅助生殖手段用于满足不育夫妇生儿育女的需求,并不会违反这两个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0.
术前、心理护理:开胸手术对大多数患者来说,都有一定恐惧感,有的病人对自身的病情,手术效果有很多疑虑,他们希望了解这些情况,要使病人明确手术目的及术后效果,消除疑虑,取得患者与医护的密切合作,适应争取家属的配合。对癌症患者还要注意遵守保护性的医疗制度,以护理工作者的责任心。同情心以及严谨准确的工作作风,取得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向医生转变的重要过程,也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阶段。目前,我国医学教育强调医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而忽视对其进行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通过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实习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探讨、同理心和换位思考的培养、礼貌用语的使用、患者心理洞悉和沟通技巧的培养等,提高实习生的医学人文素养,改善实习生的医患沟通效果。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发布实施,给广大患赋予了法律层面上的“知情同意”权。这对于维护患合法权益,改善医患关系,防止医生权力滥用,减少医疗纠纷,无疑会起到积极作用。在具体实施中,从生命伦理学角度对具有自主决定能力的人理应原则坚持,但对一些无自主决定能力的患,或心理极度脆弱乃至绝望的患,或不愿接受知情同意而又可能伤及他人、影响社会的群体,就需要区分不同对象、不同场合,运用不同方式,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范围内加以灵活掌握和圆通运用,从而避免对患对他人对社会产生不利后果。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培养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卓越医生教育计划是推进地方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实施过程中树立整体的大卫生观,构建与卓越医生教育计划相适应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多元评价医学生的发展,全程贯穿医德教育,满足人才培养的终身教育要求,创新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国家医疗卫生改革发展方向,培养面向基层的初级医疗卫生保健人才。  相似文献   

14.
体验:道德教育之本真所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的知性论道德教育遗忘了生活世界和自然之境,在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当今的德育应该进行转型.体验具有诸多方面的德育价值,应在回归生活世界和自然之境的前提下,诱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体验,并对其进行道德体验教育.  相似文献   

15.
医学生是未来医学事业的接班人,对医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儒道思想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命思想,通过研究传统儒道生命观思想,对当下医学生的生命观教育提出以下启示:天人合一生命观的理念,遵守以仁爱为核心的医师职业道德,以及具备理性主义的生命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如何激发大学生对哲学原理课的兴趣,搞好“两课”教学,本文强调哲学课应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价值教学,并系统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功能及其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关系,这有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纠正不良价值倾向,提高理论思想水平,从而激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7.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UK tuition fees resulted in concerns about the impact on higher education (HE) uptake, and raised questions regarding students’ motivations for attending university. The current study explored first-year undergraduate psychology students’ (N = 56) reasons for attending HE through a series of focus groups. These were undertaken both before (n = 21) and after (n = 35) the rise in fees, providing a pre–post comparison of potential changes. Results from the pre-fee rise sample showed that general reasons for attending HE reflected wider, contextual factors, drawing on socio-cultural influences. However, the post-fee rise data suggested that HE uptake was largely motivated more by career opportunities associated with degree-level education. Similarly, reasons for choosing psychology-based courses was related to vocational interest, suggesting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of students embarking on HE. The findings present new evidence of the role of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HE on general and course-specific motivation.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employability initiatives within HE curricula.  相似文献   

18.
With recent increases in the number of students attending universities without a proportional increase in resources, it is likely that there has been a decrease in the quality of life students experience and an increase in the stress they feel. This is of course added to by tuition fees and the need to take out student loans. The writers review research into student stress and highlight the fact that many researchers have noted the need for stress-reduction courses, though this has been a recommendation that has not generally been taken up. A specific stress-reduction programme for school pupils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s described. This programme was tested with first-year undergraduates. The students involved all felt that the programme had been valuable. Apart from its clear relevance to the suppor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his paper raises issues which are of importance to those working with sixth-form students.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人格特质、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问卷对55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大学生人格特质、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外倾性与心理弹性、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为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绪成显著负相关;神经质与与心理弹性、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为显著负相关,与消极情绪成显著正相关;精神质与各维度相关均不显著。心理弹性对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有中介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上网已成为当今中国在校大学生一项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大学生道德价值判断能力降低,大学生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为此应针对性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教育工作者应大力弘扬文化主旋律,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