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3 毫秒
1.
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看中国音乐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奥尔夫教育存在本土化和与国际接轨进行多元化教育两大问题。奥尔夫注重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促进儿童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注重儿童的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过程的音乐教育思想,为中国音乐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也遵循了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方向,有助于我们发扬音乐教育的民族性,杜绝狭隘的民族主义、沙文主义,以促进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使我国音乐教育与国际接轨,进行多元化教育。  相似文献   

2.
儿童中心论下的教育在追求教育民主的同时,降低了教育的严谨和效率.儿童中心论是西方个体本位论在教育上的体现,适应于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西方社会,它在实践中有着与此类社会相适应的道德法律体系的支撑.在中国实践儿童中心论,则可能导致个体本位论的教育与社会本位论的道德法律体系相冲突.  相似文献   

3.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国化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著名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提出的一套旨在促进儿童良好个性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体系,至今仍影响着世界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如何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以及如何使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国化成为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探讨的焦点。我们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蒙台梭利教育思想、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中国幼儿教育课程发展入手,对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国化从教育内容、目标和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阐述,这对于当今满足幼儿教育科研和教学需要、促进幼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必须把传统文化纳入教育体系。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是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的必由之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与时代精神相适应,对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都有重要价值的丰富资源。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从儿童抓起,并应开始着手培养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人才。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发展全纳性教育   总被引:6,自引:10,他引:6  
特殊教育在过去的两个世纪的发展中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目前特殊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而倍受重视。“特殊教育”由过去的为少数儿童服务的教育正发展成为为每一个儿童的“特殊需要教育”。在正常化原则、全面参与社会原则的推动下,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化教育。一体化教育又称为残儿童随班就读,在中国已走过了充满活力的十年。现在一体化教育的更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纳性教育。全纳性教育可以分解为全纳教育体系、全纳性学校、全纳性课堂。在中国的教育界引起重视并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6.
从中外弱智教育比较中看我国弱智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陕西师范大学赵微弱智儿童的教育,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中国,都已成为国民义务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因此,无论是在受教育权利上,还是在教育目标上都是与正常儿童一致的。但是由于弱智儿童群体是一个智力上、身...  相似文献   

7.
发展超常儿童教育是美国支持卓越人才培养,保障超常儿童群体禀赋得以充分发展的重要举措。美国超常儿童教育发展的三重逻辑路向包括满足超常儿童差异化发展需要的育人逻辑,回应国际竞争对特殊人才供给需求的历史逻辑,维护教育与社会公平发展要求的社会逻辑。美国超常儿童教育发展表征为教育体系一体化、教育实践专业化和培养方式多样化等。美国完善超常儿童教育政策,构建超常儿童教育制度体系;确保超常儿童教师专业化发展,维持具有胜任力的教师队伍;拓展学校资优课程内容,满足超常儿童个性化发展;汇聚超常儿童教育机构力量,形成协同的社会支持体系等实践路径,对我国制定系统的超常儿童教育政策、设置多样的教育课程、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和建构多元的支持体系,保障超常儿童特殊天赋和才能的发展,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全面保障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火爆的儿童教育产业中,一个新的巨大市场正浮出水面,那就是儿童感觉统合(简称感统)教育。采用国际权威的感统协调训练体系,对1~15岁感统失调儿童进行矫正训练,对正常儿童实施预防。据权威机构调研:中国有3亿15岁以下的儿童,患有不同程度感统失调(孩子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咬手指、  相似文献   

9.
修订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这种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的、真正意义上实施素质教育的语文教育体系,彻底改变了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旧有教育模式,使封闭的语文教学变成一泓活水。 为什么要构建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的语文教育体系呢? 首先,这是由儿童发展的社会性决定的。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其周围的环境对他有着塑造的作用。上学前,儿童尚没有接受正规的语文教育,却能够把握较为复杂的复合句,是因为儿童在其生活…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农村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景象。幼儿教育被称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因而为了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协调、内涵式发展,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积极开展了“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试点工作,逐步要把幼儿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然而,中国的教育状况就如同中国的经济一样,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十分不平衡。在中西部的广大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多是一年制学前教育形式,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幼儿教育发展的平均水平。本文的目的就是从研究儿童入学的准备状态出发,对影响儿童入学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才能使农村儿童和城市的其他儿童一样获得在教育起点上的良好准备状态,进而促进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