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要加强阅读训练,使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积累语言,在博览群书中积累语言,在听说读写中积累语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阅读教学,学生并没有在语用实践中获益太多,他们的语用能力仍旧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只有语言积累,而无内化悦纳就进行语言表达实践,导致学生思维认知的断层。在教学中,要从文本走向生活、以意蕴融合语言、从内容转向结构,让学生在可感语境、语言形式的转换和概述历练中内化运用,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情怀。如此,语文教学才是真下同归了本位。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范文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所谓内化,是指学生通过课文的不断感悟所形成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和语感经验的积淀。而语言材料的积累和语感经验的积淀,又有赖于读书的纯熟。熟则能悟,悟则能化。从支玉恒老师的《太阳》教例可以看出,他主要带领学生在多读、熟读的过程中领悟语言材料。读书可谓务期其熟,由熟而悟,由悟而化。概括地说,就是“读书内化”、“注重感悟”。张志公先生说:“写在文章里的语言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合乎规范的,背诵若干这样的文章,对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会有不少的…  相似文献   

5.
阅读课上的语言学习是凭借课文进行的,走的是以有指导的读书活动为主线的语言内化之路。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完美的言语“范型”。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自觉地投入“读书活动”,反复触摸、感悟丰富多彩的言语现象,不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要靠自己去读,语言运用之妙要靠自己去悟,语文基础,文化底蕴,要靠自己去积淀。一句话,阅读教学必须遵循“主体内化”的原则。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和学习语文的自身规律,都要求我们把学生带入学习语文的“有我之境”,我们必须尽快构建…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对新课程下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作探析,旨在通过对新课程阅读教学理论的运用,进一步地对阅读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作综合思考探究,真正培养学生具有整体的阅读感知和丰富人文底蕴的能力。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探讨阅读教学有效性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素材,增强他们学习的情感体验,不断地促进他们语文知识的内化生成,培养他们的学习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语言的教学,是思维不断训练的过程,也是语言不断内化、不断形成、不断运用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科学有序地进行语言与思维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树立学习自信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承担起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任,可以通过多种手段,...  相似文献   

8.
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语言的教学,是思维不断训练的过程,也是语言不断内化、不断形成、不断运用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科学有序地进行语言与思维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树立学习自信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承担起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任,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改进训练方式,促进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协同发展,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能说、爱说,提高口语交际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材是教学的载体.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范例.语言文字的训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文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内化". 众所周知,孩子学习口头语言的效率相当高,他们没有专门的语文教师教他们说话,只是靠着他们大脑中的语言功能体系,不断地听取、记忆、分析、比较,终于弄懂了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轻松地学会说话.这是一种积累与运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花志华 《教师》2012,(32):57-57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再本质一点说,是语言和精神的统一。而语言是第一性的,因此我们要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词可用,就必然少不了语言的积累,要想积累丰富的语言,只有博览群书才是上策。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一定的量,就会把这些语言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再靠作文把这些内化的语言外显出来,在不断的写作实践中提高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多层面、多角度为学生提供练笔机会。  相似文献   

12.
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新课标强调语言内化要多读书,要积累语言材料,并进行实践运用,这一过程简单概括起来就是要“读进去,记得住,用得出。”它如同交给学生一把开启语文知识宝库的钥匙,让学生在美的语言境界里自由呼吸,自悟自得,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更要引导学生积累生活。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看来,作文教学的基础环节,便是先帮学生找"米"。这"米"如何找?我认为在于不断积累语言,不断内化吸收,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  相似文献   

14.
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新课标强调语言内化要多读书,要积累语言材料,并进行实践运用,这一过程简单概括起来就是要“读进去,记得住,用得出。”它如同交给学生一把开启语文知识宝库的钥匙,让学生在美的语言境界里自由呼吸,自悟自得,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博大的人文精神,为其奠定深厚的科学基础,使其自觉地把所学语文知识、技能内化、升华为稳定的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从面为一生的创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通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习得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创造。  相似文献   

16.
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如果不从教会学生使用语言“工具”这个最初也是最终的目的入手,那么落实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就无异于缘木求鱼,舍本逐末。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以语言为根本的学科,语文的教育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理解与表达的愿望,提升他们的读写能力,使学生在母语学习中不断加深对语言、对文化、对生活的热爱。如何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培养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人.笔者认为,只有努力构建“学”的课堂.用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让学生学得简单、自然、快乐,让学生学习呈现出专心、舒心的学习状态,才是真正有效的语文课,也是孩子们想要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与别的学科教学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别的学科主要是学习文本内容,语文教学不仅要学习文本内容,更要学习文本内容的表现形式,即要学习作者是如何“调动语言的千军万马”来写景状物、表情达意的。因此,语言学习在语文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习语言重在感受、领悟、积累、运用。但前提和核心在于感悟,没有对语言材料真切、大量的感受,积累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9.
岳跃叶 《教师》2011,(34):51-51
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这是因为依据学生的语言学习个体差异而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思维模式,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语言学习发展需要,还为教师制定适宜的教学策略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差异的基础上而制定的教学策略,才能更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一旦被激活,就更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内化生成。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的本色是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发展学生的语言。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语言、思维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发挥教材的优势,引领学生在学习中,积累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