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众传媒垂青的“文学热点”具有事件淹没作品、新闻性淹没文学性的属性,与市场互动的大众媒体凸显和放大了现实生存中极度扩张的“超文学”,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市场文坛”,遮蔽和忽略了现实生存中相对萎缩的“纯文学”.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体制文坛”。文坛图景在生存现实与“媒介化现实”中经历的双重嬗变,呈现了文学大众化、娱乐化的一面,也昭示了新世纪中国文学生存和发展的困惑与枢机。  相似文献   

2.
《河西学院学报》2017,(1):92-97
在新一轮文学与道德关系的论争中,直接指涉的是文学与社会道德是否对接。"纯文学"观点坚持文学不需要承担道德建设责任,暴露出在审美认知上的心理误区和心理恐惧惯性。要真正地认识文学与道德的关系,就要克服纯文学的心理障碍和认知误区,回到淡然、真实的心境。特定政治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文学对政治的疏离、文学与现实社会的紧张关系,留存在"纯文学"作家的心底,使"纯文学"对道德建设报以简单地回避。回到淡然心境,正确审视文学与道德的关系,担当起文学的责任,这是当下文学创作的理性心境。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社会,面对着大众传媒急剧膨胀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大众传媒产品其直接诉诸感官的形象性、平面性、娱乐性等特点,对以追求纯粹精神品位的文学形成了冲击。由此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文学而成了大众传媒产品积极的消费者和拥护者。大众传媒与文学是否真的是水火不相容?面对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大众传媒对社会影响力的加剧,大学的文学教育应当何去何从。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在文学教育方面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媒不仅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传播资源,而且用自己的运作理念、运作方式和审美导向、评价标准影响文学,干预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接受。文学重构价值体系,表现出对大众传媒这一强势文化力量的趋附;以功利性选择和商业化转向,表达了对大众传媒时代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的理性认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传媒时代文学格局、文学生产体制与机制的关系;大众传媒时代文学审美表现上的主要特征;文学写作"欲望化"倾向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学写作的"猎奇化"现象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成为学术热点的大众传媒与文学生产关系的主要研究成果作了较为全面的述评.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用"自叙传"的形式塑造了这样一群形象:软弱、敏感、自卑、不甘堕落却又无力新生,穷困潦倒却又充满性的苦闷和生的苦闷的零余者。这些形象融入了作者自身的情感体验,报刊和书籍等大众传媒也参与了郁达夫自叙传形象的塑造。同人杂志等纯文学刊物给郁达夫提供了实现文学理想的阵地,商业性质的出版也参与制造了这类自叙传形象。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学创作中出现的种种颓势,并非仅仅因为作家们受到“纯文学”观念的误导而丧失了政治性和社会批判性,伦理纬度的缺席也不失为一个可以考虑的重要原因。纯文学倡导者朱光潜对文学的审美性与道德性的调适启示我们:在强调文学的政治性和社会批判功能时,也不应忽略了文学的伦理维度。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们已迎来大众传媒时代,信息以音视频、图像等为主实施处理与传输,信息量骤增,且其存在的视觉冲击力将给公众审美与感受构成相应抨击。在此形势下,高职文学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此次研究先对大众传媒与文学教育进行了阐述,而后对大众传媒时代高职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实际提出了完善大众传媒时代高职文学教育的对策与建议,望以此为高职文学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予以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中学"纯文学"教育缺位的现状和问题出发,对"纯文学"的概念进行辨析梳理,总结现在中学校园文学教育的现状和问题,重申"纯文学"教育的重要性,进而结合现实就如何推进中学校园"纯文学"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品格和精神气质提出实操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罗宗强的文学思想史写作以“历史还原”为基本理念,同时以重抒情的现代纯文学观为出发点。这种纯文学观是20世纪以来现代知识体系逐渐建立的结果,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以体察古人文体观念为旨归的文体学研究不足以取消以纯文学观书写文学史和文学思想史的合法性,两者应该并行不悖,且现代纯文学观可以在古代传统中找到连续发展的对应物。从哲学诠释学的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的角度看来,文学思想史研究中的“历史还原”理念和以纯文学观来“重构历史”并不冲突。  相似文献   

11.
大众文化是传播媒介文化,网络统摄一切传媒的技术优势使建立其上的大众文化发展为网络大众文化。网络文学反映网络大众文化的格调、民意价值,预言着大众文化的更高发展阶段。这体现在:传播媒介的更高技术层面的平台依托、网络文学生产一接受群体的“更高大众化”、后现代转向。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视野至少在三个方面得到显著拓展:首先是时间视阈的拓展;其次是空间视阁的拓展;第三是由雅文学向俗文学拓展。开辟第四种拓展,即现代文学四种文体之间的贯通以及向电影拓展,和从传媒视角展开的“报章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并收获了初步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的大众传播时代,先进的科技手段、大众传媒和现代市场三大元素纠合于一体,交叉覆盖,形成一个强大的大众传媒生态环境,在人类头顶笼罩一层传播文化膜。在这层传播文化膜造成的拟态真实中,文学的生产、传播、接受方式都必将进行大幅度的整合和建构,整个文学生态进而体现出与以往时代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大众传媒与文学的后现代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大众传媒的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逐渐打上了后现代社会的烙印。文学与影视的联姻,网络文学的崛起,文学的视觉化策略,已经成为后现代性文学的重要表征。在文学的书写与传播中,大众传媒无疑成为了后现代文学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媒介技术的变革促进了媒体的发展,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来说,被人们称作"第五媒体"的手机成为炙手可热的"新媒体"。新媒体的出现提供了文学新的元素,包括对文学思维、文学修辞、文学语言、文学版块、写作内容、写作主体、写作角度、阅读主体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文学书写内容和体例也受到新媒体的影响,新媒介改变了文学创作模式。当然,新媒体文学也有自身的弊端,如何发挥新媒体本身的长处,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成为当今新媒体文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文学与传播有密切的联系,文学最初服务于传播,而随着传播媒介传播模式的变迁,文学也在发展变化着。人类社会历史经历了前语言传播阶段、口语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等几个阶段。传媒变迁影响到文学,文学的历史也相应地可以大致分划为文学口头传播、文学的文字和印刷文本传播以及文学的电子媒介传播时期。传播媒介的变迁一般来说对文学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以文字尤其是印刷文本为传播媒介的大众传播时代的文学,使文学走向了社会化,是人类文学最繁荣时期。但是,新的传播媒介——电子、网络产生以来,文学世界呈现出迷离的状态。传播媒介和传播模式的全球化对文学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7.
根据媒介的发展演变,文学传播分别经历了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大众传播四个阶段。雅俗文学的区分始于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产生是传播史上的革命性的重大事件。宋代印刷术的发明对雅俗文学的发展态势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众传播时代,传播具有无以伦比的传播数量、速度和范围优势。同时,由于大众媒介的产业化特征,使它以捕获尽可能多的受众,以满足大多数人的信息需要作为自己的另一显要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大众性。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传媒与文体选择具有密切的关系,以报纸期刊为代表的现代传媒带来了现代社会的文化变异,也带来了文体的变异。现代传媒带来的是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和平民文化的并行发展,因而也出现了"纯文学"与"大众文学"的区别。现代传媒语境中出现了文体的混乱现象。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学的出现和勃兴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方兴未艾的网络文学具有自身的特质.不同于传统文学的神性主导品格,网络文学更多地具有物性、世俗性的特征,显示出了空前的民主性;网络文学显示出了鲜明的“超文本性“;当前的网络文学在题材内容、物质载体、思维方式、创作态度和审美趣味等许多方面同传统文学有很大的差别;网络文学作品的物化过程体现出“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生产“的显著特征,有别于传统文学的诗性--仪式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中的文学与过去时期的文学,在发展形态上的最大不同,是在创作与批评的主线之外,又以论争纷出,事件频仍的方式,添加了诸多让入眼花缭乱的副线。如果说,80年代的文学演进是以政治浪潮为主导,90年代的文学演进是以经济浪潮为主导的话,那么,新世纪文学则是包含了政治,也包含了经济,还包含了以前所没有的媒介、网络、信息等多向主因的合力推导的文学演进。经由80年代、90年代的不断演进与剧烈变异,新世纪文学已经逐步呈现出一种“三分天下”的新的格局,即以文学期刊为主导的传统型文学,以商业出版为依托的市场化文学(或大众文学),以网络媒介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或网络文学)。其特点可以概括为“繁盛性”、“新异性”与“外延性”。面对新世纪新的文学现状,我们都需要在导向、观念、批评与教育等几个方面,作出切实的调整与有效的增强,以便适应新的情况,应对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