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包容性增长指的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它更倡导一种机会平等的增长,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从这个角度观察,包容性增长与目前中国所倡导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等理念彼此相容。在理念上强调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
收入的贫困源于权利的贫困,包容性增长的理念要求赋予贫困群体公平参与经济活动并分享其成果的机会。旅游业切合了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是扶贫的重要途径。偏远地区的旅游开发往往在政府和企业利益的驱动下,忽视了贫困群体参与旅游发展并分享合理收益的愿景。为此,在企业投资旅游开发的前后阶段,地方政府都应以"旅游扶贫"为目标,引导、支持贫困群体投入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生活要素积极地参与旅游业的发展,在解决他们权利贫困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3.
教育扶贫是我国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践逻辑由整体、模糊的开发式扶贫,正走向以精准扶贫为特征的脱贫攻坚事业。新时代教育扶贫应重视义务教育基础工程建设,加大贫困地区教育经费投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升教师学历教育及其能力水平,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求真务实扶民智,取得教育精准扶贫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后扶贫时代的到来,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将逐步实现常规化、制度化发展。因教育扶贫是拔除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所以探索教育扶贫长效机制成为后扶贫时代的必然选择。纵观教育扶贫政策体系的变迁,我国扶贫开发战略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致贫原因和贫困对象的变化,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扶贫机制。从建立以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精准识别机制,以人的发展为终极价值的驱动机制,以统筹多元主体参与为促进的协同机制,以有效行政调控为杠杆的问责机制着手,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扶贫机制体系,以期实现教育扶贫机制的长效运行。  相似文献   

5.
戴妍 《教育与经济》2021,37(5):3-10,31
教育对相对贫困治理具有关键性作用,优化教育扶贫政策是为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行动探寻路径的最佳战略抉择.贫困的"多维性""动态性""相对性"与"持久性"构成了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政策优化的逻辑前提.在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开发道路的理论优势构成了教育扶贫政策优化的逻辑起点,贫困与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关照揭示了其政策优化的理念探寻,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理论支点指明了其政策优化的价值理路,立体交融式战略格局的理论图景表达了其政策优化的发展走向.在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政策要基于"共识""共融""共生""共建""共享"五个维度全面升级,趟出政策优化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扶贫任务进入新时期的背景下,党和政府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结合当今社会实际发展状况,提出了精准扶贫的伟大战略。精准扶贫政策是针对中国扶贫进入攻坚克难新阶段而提出的新战略。精准扶贫的"精准"不仅仅体现在政策本身的精准、实施的精准,同时也要注重文化的精准、科技的精准。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农村扶贫政策及其实施效果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在梳理学者关于我国的贫困特征、扶贫模式、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当前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理论研究的不足制约了研究质量,关于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价值取向的研究是扶贫政策研究的薄弱环节,如何在农村扶贫政策制定和执行中体现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使公共政策的价值理念更好的引导农村扶贫工作,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教育精准扶贫是指基于"扶真贫"理念,追求高效扶贫目标,利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滴灌式"教育治贫方式。目前,教育扶贫作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最佳路径,却因其不够精准而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因而亟待走向教育精准扶贫。教育精准扶贫是一个集理论、战略、政策和行为为一体的完整系统,该系统包括教育扶贫主体博弈机制、教育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机制、教育扶贫项目精准运行机制、教育扶贫精准考核与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以湖北省西部农村高罗乡为例,系统介绍我国农村山地扶贫的普遍适用性方法——搬迁扶贫政策的实施条件、实施过程和政策成效。通过对高罗乡扶贫搬迁政策的受众进行访谈调查以及对当地政府政策性资料的收集分析,对扶贫搬迁政策的扶贫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并且指出了这种在我国中西部生存环境恶劣的农村地区普遍实施的扶贫政策的负面政策性效应。首次提出扶贫搬迁政策会导致当地贫穷人口内部贫富差距拉大这一观点,并详细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对我国扶贫搬迁政策完善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中国的扶贫政策特色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中国政府主导下的开发式区域扶贫.把扶贫工作子区域经济发展相连,从发展与扶贫关系角度,基本属于一种发展框架下的扶贫方式.这种扶贫方式在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下确实使我国扶贫工作取得辉煌成就,然而单纯地依靠经济发展设计扶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信息化助力精准扶贫:问题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大策略和重要路径,尤其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更应该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文章从探讨职业教育信息化助力精准扶贫的可行性入手,在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职业教育信息化助力精准扶贫的具体路径:转变扶贫理念,从政策主导粗放扶贫向文化主导精准扶贫转变;创新扶贫管理模式,基于互联网多方联动形成扶贫共同体;构建扶贫体系,形成职业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体系。  相似文献   

12.
王瑜  叶雨欣 《中学教育》2019,16(2):10-17
根据不同致贫原因可以归纳出四种不同的贫困内涵,并以此形成四种不同的教育扶贫政策逻辑,即注重弱势补偿原则的教育物质扶贫、遵循公正平等观念的教育权利扶贫、突显均衡共享理念的教育资源扶贫、强调个体发展本位的教育能力扶贫。以四个贫困内涵为起点对部分典型国家的教育扶贫政策进行政策价值与逻辑的探讨,或有助于促进教育扶贫政策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十二五科学发展的主线,对于减贫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新的背景下,我国贫困特征将逐渐由绝对贫困为主向相对贫困为主转变,从生存贫困向发展贫困转变。这就需要我们调整扶贫战略,将减贫目标更好地融入于经济发展战略之中,推进利贫式包容性增长;将人力开发作为增强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着力点,从以开发式扶贫为重点转向赋能式综合扶贫,从救济式扶贫转向预防型、保障型、发展型多维式扶贫;做好扶贫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规划、标准、项目和体制机制上的统筹和衔接;以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要领,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生态条件,重点健全城乡社会安全网。  相似文献   

14.
安徽传统扶贫模式与现代脱贫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安徽的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努力探索,尝试创新,经历了"体制改革推动减贫阶段(1978~1985年)"、"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和"新阶段扶贫开发阶段(2001~2010年)"四个阶段,现在已经进入第五阶段(2011~2020年)。文章把前三个阶段的扶贫归为传统的扶贫模式,与新阶段扶贫在内涵、模式、和成效方面做了对比,以期对现阶段(2011~2020年)的扶贫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邢台学院学报》2016,(4):35-39
以前的扶贫模式体现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在这种模式下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效率偏差、主体单一、扶贫对象的积极性不高等等。今后应该实行开放式扶贫,通过树立开放式扶贫理念、完善社会扶贫政策支持体系、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方式等办法来推动形成全社会扶贫的格局。  相似文献   

16.
从包容性增长到包容性发展,是我党根据当今世界和当前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而提出的。包容性发展体现了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是对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和升华。这一时代命题,不仅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让人民更幸福、社会更和谐,而且对于实现整个世界和谐共处,对于建立和谐世界的终极目标,具有重要而...  相似文献   

17.
五大发展理念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适应信息全球化时代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创客教育从创造、创新、创业等三个方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等五个方面与五大发展理念相对接。因而,我国创客教育未来将走向自主创新性创造、社会服务性学习、生态保护性治理、开放包容性合作和价值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扶贫政策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扶贫政策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文化扶贫在综合探索中稳步前进,精准化水平不断提高,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呈现出稳定性与渐进性、地域性与差别性、系统化与体系化的特点。扶贫工作进入到攻城拔寨的冲刺期,文化扶贫要充分调动贫困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继续探索新形式,形成系统完善的扶贫理论。  相似文献   

19.
制度因素在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已经并且将进一步发挥其重要作用 ,本文在分析农村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根源和新阶段中农村扶贫制度需求基础上 ,指出新阶段农村扶贫需要制度创新 ,并提出农村扶贫制度创新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前,扶贫工作遇到了“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的问题,新阶段扶贫投入边际效应下降,脱贫成本增加,原有的扶贫模式与当前的市场经济和社会环境不相适应。在总结历史经验以及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预测了我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趋势,提出了股权式、法制化、“发达地区补贫困地区、城市带动农村、以工补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企业一系列先进的反贫困模式。新时期我国扶贫工作新的模式和方法,有利于消灭贫困、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更快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