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近代中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留学日本的热潮。数以万计的留日学生回国后,成为近代中国学习日本和西方先进文明的重要媒介,不仅对近代中国的政治、军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教育向着近代化方向发展。他们传播了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译编教科书,解决了兴办新式学堂急需教材的燃眉之急,也把许多新词汇、新术语传入中国,促进了教育内容的近代化。他们在教育行政机关任职和在学堂任教,尤其是创办新式学校,对近代中国兴办新式学校和进行资产阶级教育改革,确立资产阶级教育体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近代留日学生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艰难地推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2.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影响很大的思想,分析这个思想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不应一概而论给予否定。就它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而言,“中体西用”论在构建中国近代新式教育上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促进了中国教育向近代化的全面转型。这种作用表现为它为中国新式教育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成为其发展的动力;它为新式教育注入了崭新的教学内容,并带来了近代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3.
清末,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师资大量匮乏。为填补新式学堂尤其是师范学堂的师资空白,清政府聘请大批日本教习来华。他们来华后,不仅承担新式学堂大部分课程教学,还积极参与到新式学堂的建设中,推动中国近代教育学术萌芽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日本教习的来华背景以及在华教育学术活动,从而阐明日本教习在中国近代教育学术发端中的地位及影响。  相似文献   

4.
清末绅士在近代文化教育体制兴起的同时.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各种方式进入新式教育领域,如进入新式学堂接受进一步教育,创办新式学堂和各种报刊.有每件的绅士甚至还跨出国门.留学海外.寻求新知。清末绅士的这一系列活动呈现出他们向近代知识分子转化的过程.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和近代社会的变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晚清时期大批传教士以学兴教,开办教会学校、参与中国新式学堂的教育教学工作,并通过他们的教师角色将西方近代教育传入到中国,促进了洋务教育的深化和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6.
留学生作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衍生物,是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动力。河南地处中原腹地,留学教育虽发展缓慢,但仍有大批留学生远赴异国探寻救国真理。学成归来的留学生大都投身于河南的教育近代化进程,他们或大力宣传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或努力建构新式的教育管理体制,或投身于新式教育的推广工作,促进了河南传统教育的近代转型,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河南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之洞不仅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同时堪称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他一生兴办数十所各级各类新式学堂,在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方面多有创新,为近代中国创立了完备、系统的新式教育制度体系。它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非常突出,他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本文着重论述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的阶段性贡献。  相似文献   

8.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为救亡图存,维系统治,以日为师,派出大批官绅考察教育.在他们的考察日记中,对当时日本教育的宗旨、特点、学制、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都进行了详细介绍.这些记录对中国近代学制的制定,转变学风,创办新式学堂,发展新式教育,聘请外国教习等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教育的转型和近代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袁世凯在"新政"时期进行的教育改革,为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其新式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以袁世凯的新式教育思想为主线,探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政治背景,并对其新式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予以系统全面的梳理和阐释。  相似文献   

10.
洋务运动时期 ,大批西方人员络绎东来 ,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 ,但“其影响在教育方面为最”。他们或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批评 ,或对新式教育提出了建议 ,或直接参与新式教育的实践 ,正确认识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这个特殊的群体在中国教育变革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 ,这个特殊群体在中国的教育变革中充当了“双面人”的角色 ,一方面由于知识上的优越性和地位上的特殊性 ,他们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起了催化作用 ,另一方面 ,由于价值观和利益观的不同 ,他们的一言一行又客观上削弱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外经济学界的最新认识,有理由认为买办是中国最早具有近代属性的新式商人。19世纪后期产生的商务英语教育和以买办为代表的新式商人在商业实践中所受的社会教育,标志着近代商业教育进入萌芽时期。20世纪初,近代商业学校教育是以商业社会教育为主要形式、以买办等新式商人商务英语教育为重要内容、以商业实践为主要课堂。中国商业近代化,急切催生和呼唤专业化的商业学校教育的诞生。  相似文献   

12.
综观中国现代作家的思想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显著的特点:他们走向文坛时虽然都很年轻,却都富有崇高的人生理想;他们家庭的经济条件也都非常不错,但却敢于背叛自己的阶级出身而成为中国现代化政治革命的追随者;他们都具有接受良好教育的可能,却自觉放弃了自己的学业成为了呼唤现代文明的时代歌手,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为中国现代文学增添了无穷的生命活力;同样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使20世纪中国文学充满者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除了教会大学以外,外国人还有不少以个人、集团或政府的名义,对华投资兴办大学。这些大学的创办虽然出于投资者不同的目的,但在客观上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和中外文化教育交流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他们引进和利用外资及先进的教育资源,增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实力;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学习外国文化,并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了中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洋务派为了满足洋务运动的需要,着力培养洋务人才,出于当时传统教育下的知识分子无法承担对新式人才培养的重任,洋务派只能利用传教士进行中国近代科学教育。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传教士担当起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教育先行者。  相似文献   

15.
1946年~1949年台湾学生求学祖国大陆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胜利后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不少台湾学生抱着了解大陆、学习知识、报效国家的愿望 ,选择到大陆求学。来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大都具有优良的民主传统 ,学生思想较为活跃 ,加之在大陆接触到了与日据时期奴化教育性质完全不同的教育 ,形成了矢志不移追求真理的信念。台湾学生求学大陆是台湾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后 ,在教育方面与祖国大陆再次交融的具体体现 ,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文化教育和民族性中 ,缺乏创新精神及创新所必备的自主意识 ;我们虽宏扬集体主义 ,但却又缺乏平等分享与合作的习惯 ;加上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及情感体验的功利化或精英式教育 ,从而构成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中华民族的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17.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近代革命史和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命运有着深远和持久的影响。当时马克思主义在法国的广泛传播,使留法的我国早期共产主义者和革命青年得以直接接触到马列原著,因而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上,取得了重大收获。他们在选择、认同、导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系统研究鲁迅的语教育思想有其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鲁迅的语教育思想是在特定历史,化语境中形成的。它包括批判封建的教育内容,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语学习的规律,否定不合理的语考试制度和关注外国语教育五个方面的内容。整体而言,它具有现代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理性地吸收和消化这份教育思想资源,有利于推动当下语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人在接受西洋音乐文化时,首先关注的是其中器物层面的东西。他们能够接受陌生的西洋音乐,但往往又沿袭了中国式的欣赏习惯,以中国音乐作品和审美观念为参照,因此难免出现偏见和"误读"的现象。由于音乐教育的衰退或缺失等诸种原因,近代中国人尚无法在音乐方面与西方作平等的、对应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教育期刊是展现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窗口,是近代教育研究成果交流、传播的重要平台。对外国教育思想的引进和近代中国教育思潮的兴起,以及对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和发展都做出过重要贡献。文章通过考察中国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理论传播的历史,总结出教育期刊传播的主要教育理论内容及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