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第四》  相似文献   

2.
古文助读     
古文翻译戴震难师——《戴东原先生年谱》先生是年~①乃能言,盖聪明蕴蓄~②者久矣。就~③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④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⑤二千年矣。""然则~⑥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相似文献   

3.
岐路亡羊     
《小学时代》2015,(Z2):66-67
古文回放机:杨子之邻人亡~①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②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③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④,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弟子孟孙阳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他日与孟孙阳偕入,而问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齐鲁之间,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  相似文献   

4.
曾参简论     
曾参,是孔子登堂入室的弟子之一,孔子曾因他传《孝经》。他的学问和人品都很高,历代书传无异辞,宋代大儒程朱辈也都对他十分推崇。孔门四科,有所谓十哲,《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曾子不在其中,为此,程颐替他辩护道:“四科乃从夫子于陈蔡者尔,门人之贤者固不止此。曾子传道而不与焉,故知十哲世俗论也。”由此可见他在孔门弟子中的位置,也可见他在后人心目中的影响。所以,研究孔子,不能不考察曾参,不能不考察孔子和曾参的关系。本文拟就此作一番历史的审视,希望有助于开展儒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让我们回到孔门师生那次对话的现场:老师孔丘对学生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只用了一个"唯"字作回应,以示明了儒学的理论关键。这神奇的瞬间被记载在《论语》的《里仁》篇中,颇易使人联想起释迦牟尼开禅宗之脉而心法予摩诃迦叶之际,迦叶以会心之笑应答佛陀的默示,而曾子则在面对师兄弟的询问之时,以明示的方式阐释了老师的"一贯之道",即"忠恕"。  相似文献   

6.
子曰:"网而时上之,不亦说乎? 有mail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聊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聊故而知新,可以为虾矣。" 子曰:"网而不聊则罔,聊而不down则殆。" 子曰:"速度喻于命,时间喻于钱。" 子贡问曰:"大虾何以谓之'虾' 也?"子曰:"敏而好网,不齿网费,是谓之'虾'。" 袁公问:"弟子孰为好网?"孔子  相似文献   

7.
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既是一位儒学大师,又是儒文化的承前启后者。孔子高度评价曾子曰:“孝,德之始也;弟,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也,中夫四德者矣哉!”  相似文献   

8.
敢与不敢     
<正>有一天,子路问孔子:"您和我,谁比较适合带兵打仗?"孔子指着自己答:"我适合。"子路反问道:"您不是常说我很勇敢吗?"孔子说:"可我不仅勇敢,而且还勇于不敢呀!"孔子所说的"勇于不敢",就是要人心中有所敬畏,敬畏良心、敬畏天理、敬畏法度,不可越线。《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曰:"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意思是:一个人无所顾忌,则充满凶险,有所顾忌,则稳妥灵活。  相似文献   

9.
不耻下问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死后的称号为什么叫做‘文’呢?"孔子说:"他聪明勤奋又爱好学习,而且不以向不如自己  相似文献   

10.
那天清晨     
那天清晨,学生学习《论语》。"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学生反复诵读。"孔子家的马房着火了,他退朝回来得知这个消息后,他做了什么?""曰:‘伤人乎?’不问马。"学生很快说出意思:"孔子着急地问:‘有没有入受伤了?’没有问马的情况。""马房着火了,孔子急着关心的是——""人。""会是哪些人?""估计是那些仆人。""对,可能是那些照料马匹的马夫。孔子如此关心他们,你读懂了什么?""孔子很善良,有一颗仁爱之心。""很好!‘仁’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之一。"我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大大的"仁"字。还没转过身,忽闻一男生大声说:"孔子这样做不对。他不能光想着人啊!对马问也不问,怎么能说他仁爱呢?"连珠炮般一气说完,爽直率真,掷地有声。  相似文献   

11.
《论语·里仁》篇孔子说过"吾道一以贯之",这"一以贯之"之"道",本身是规律,是思想核心.贯穿孔子思想的是中庸之道.忠恕正是中庸之道的具体表现."忠"就是努力寻求中正乏道来正自己的内心,也就是心中有"中";"恕"是顺从"中"道去做事便能从心所欲,即遵循规律,办事顺利.  相似文献   

12.
孔丘穿珠     
孔子去卫适陈,涂中见二女采桑。子曰:“南枝窈窕北枝长。”答曰:“夫子游陈必绝粮,九曲明珠穿不得,著来问我采桑娘。”夫子至陈,大夫发兵围之,令穿九曲珠乃释其厄。夫子不能,使回、赐返问之。其家谬言女外出,以一瓜献二子。子贡曰:  相似文献   

13.
何为五谷     
正我们批评一个人好吃懒做时,常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句话最早见于《论语》。2400多年前,孔子带着学生出门远行,子路(孔子的弟子之一)掉队落在后面,遇见一位老农,就问:"你看见孔夫子了吗?"老农答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是夫子?"在现代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们告别了土地,不再从事农业生产,面对"五谷不分"的指责,大概很多人都不得不承认吧。  相似文献   

14.
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既是一位儒学大师,又是儒文化的承前启后者。孔子高度评价曾子曰:“孝,德之始也;弟,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也,中夫四德者矣哉!”  相似文献   

15.
《论语》中讲到"仁"的有五百多处。孔子没有给"仁"下一个剀切概括的定义,他总是随事指点、随处发挥,有时对学生的质问,总是按照学生的程度、性格等随意答复,但在《论语·里仁》记载了孔子告诉他的学生曾子他"一以贯之"的这一思想,即用曾子的话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根据孔子的思想,在一个礼貌的社会里,人与人相互对待出于仁爱。这种仁爱体现在"忠""恕"之中。"忠"可理解为"尽力去做""循礼待人""尽责"和"忠诚";"恕"就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一种对己对人的诚实谨愿的美德,这便是"忠恕"。"忠"是尽己,"恕"是推己及人,我们可以把"忠""恕"视为孔子"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仁"的一体两面去认识。在社会文明的进程中,孔子的"忠恕"之道终将会成为人们修为的准则。  相似文献   

16.
[原文]慎终如始。《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春秋]曾参[译文]结束时仍然慎重,就同开始时一样。指做事从头至尾小心谨慎。《诗经》里说过:"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简介]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人。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17.
《论语·先进》篇有段师生对话: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这就是"过犹不及"著名成语的由来.意思是说:事情做过了头,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孟子·公孙丑上》"揠苗助长"的故事,是"过犹不及"的典型.说明违反事物发展规律,强求速成,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句出自《礼记·檀弓下》,原文如下: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相似文献   

19.
<正>季康子向孔子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意思是说:"政的意思就是端正。您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呢?"既然我们名为政治教师,就应该比其他教师更为端正。要端正,就要有正气。如果没有正气,何来端正?因此,大家应该努力做一身正气的政治教师。面对自己一身正气。有这样一位教师,在班上明确要求学生考试作弊,让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互相"帮  相似文献   

20.
幽默连连看     
一天地理老师问同学们:"河水向哪里流呀?"一学生猛站起来唱到:"大河向东流啊。"老师没理会他,接着说:"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啊?"那位同学又唱到:"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老师气急地说:"你给我滚出去!"学生唱到:"说走咱就走啊。"老师无奈地说:"你有病吧?"学生说:"你有我有全都有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