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物联网专业实验内容的单调性与缺乏性,以校创新基地水库风景区项目为背景,设计了一种结合无线传感网与物联网的综合性实训平台。该平台设计为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控制层的三层模块化构架设计,以传感网构成的感知层将风景区底层各节点多传感器数据采集融合处理,通过以无线Zig Bee构建的传输层将各传感器数据传输到网关节点,网关节点通过TCP/IP协议与乐联网云平台搭建双向连接,完成数据链的双向通信,实现云平台的数据显示和远程控制功能。最后,实现了云平台、APP、短信等多元终端的数据显示与远程控制功能,对物联网专业学习起到了重要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5):161-164
开发了面向智慧农业的物联网系统开发与实训平台,在对农业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系列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与控制节点、网关节点、GPRS测控终端,开发了中间件与监控中心DEMO程序。通过该平台,可连接常用农业用传感器,增删采集、通信组网与控制设备,并在中间件与DEMO程序基础上开发上位机软件。系统开放、灵活、可二次开发,很适于物联网的示教、开发与实训。  相似文献   

3.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设计具有低成本、低功耗、易扩展的无线传感网络越来越迫切,基于Linux Web服务器的高集成Mesh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应运而生。对基于IEEE802.11协议的低功耗WiFi芯片—ESP8266作为Mesh网络节点进行了研究。基于Mesh网络的无线传感系统分为三层,底层是传感器网络层,负责收集传感数据|中间层是Mesh无线网络层,利用Mesh网络强健的稳定性传输数据|高层是服务器层,主要对整个网络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平台集成了Linux Web服务器、数据库和PHP运行环境,使用无线WiFi网络提供各种互联网接入技术。经测试,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组网快捷、数据传输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开发了基于Android手机的智能农业物联网监测系统。首先,该系统从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4个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得到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数据。其次,该系统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将物联网技术与农业信息的采集相结合,实现目标监测区域内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参数的实时采集。最后,该系统通过App程序可以使管理者在手机上操作软件并实现远程操作。本系统为实现信息化的现代农业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传统嵌入式技术的物联网实验箱设备单一、功能局限,无法满足从数据感知、传输到应用的系统性实验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和实现了包含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完整物联网综合实验系统,支持数据采集、近/远程传输和服务器/手机端应用的相关实验、实训。基于多种通信方式和嵌入式技术,设计了包括感知层和传输层的物联网实验箱,为系统提供硬件平台。此外,在ubuntu上搭建了Nginx Web服务器,应用Flask框架开发后台服务,基于vue. js开发了手机端APP,实现了数据采集、传输到应用的完整实验功能。该实验系统为全栈式物联网人才培养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并已经应用于内蒙古科技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列出基础实验和综合实训项目50余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无线数据通信、计算机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实物互联网。介绍物联网的概念和发展,从物联网体系架构的角度阐释物联网的内涵,按照感知层、传输层、服务管理层、应用层的分层模型介绍物联网每个层次所涉及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物联网云服务的快速发展,使得基于Zigbee技术的物联网应用开发的成本进一步降低.本系统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将采集到的环境参数通过GPRS网络传送到中国移动物联网云平台(One Net)上,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测与数据存储.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对高山农作物的智能化监控,设计了基于低功耗蓝牙的农业智能化无线传感网络监控系统。该系统选择CYPRESS公司的CYBLE-022001-00模组作为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实时监控环境参数。通过手机APP软件,可以动态组网并获得附近工作区域的环境参数信息,完成数据的存储与分析,并以报表方式发送到远端,以方便与云服务平台对接。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低功耗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从物联网应用技术框架的三层结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入手,研究车辆智能监控系统建设及Html5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建设无线传输网络及智能控制监控系统,采用Html5技术实现车辆智能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10.
基于物联网的赤潮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海赤潮的频繁爆发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力,对赤潮的监测与预报尤为重要。为了能够实时快速地监测赤潮发生前的水质的变化情况,利用物联网技术,设计了近海赤潮环境的监测系统。在该系统中综合运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GPS技术,对赤潮发生的重灾区进行动态监控,移动传感模块可以与数字与和模拟类传感器相连接,可监测多个水体参数,能够准确的提供海水的盐度、温度、流速、叶绿素等参数的变化梯度。该系统采用C/S构架实施数据的发布和数据用户界面的显示及交互,利用ArcGIS Map实现用户的交互界面,达到对赤潮爆发灾情的预报。  相似文献   

11.
MENG Xiang-ran;ZHOU Yue-xin;GUO Xiao-ying(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Fuxin, Liaoning, 123000;School of Metallurgy Engineering, Liaon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nxi, Liaoning, 117005;Haish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Shijiazhuang, Hebei, 050200, China)  相似文献   

12.
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大发展,是落实国家发展规划,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举措。为此,根据国务院和教育部文件精神,针对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提供的基础平台;构建辽宁沿海经济带大学生创业环境体系;加强辽宁沿海经济带环境中大学生创业自身准备;形成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大学生创业"双赢"模式;最终实现大...  相似文献   

13.
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学术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定位上有明显区别,导致专业群建设的形成基础、标志和建设内容有较大差异。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群建设存在着专业设置落后于产业发展需求、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不符、社会需求专业与学生和学生家长认同专业不符、实践教学设施及内涵建设任务艰巨等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群建设要强化专业发展定位、特色和内涵建设,围绕产业链、职业岗位群、职业平台基础课程构建专业群,加强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校企合作等改革,使院校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具有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4.
于生金  陈聪  栾淑  闫高波 《科教导刊》2019,(12):124-125
本文在分析"项目+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内涵的基础上,以实践课程"认识实习"为例,探讨教师"项目导入"结合学生"角色扮演"教学创设过程中的教学案例设计及实施,将教师的主导性教学转变为"学工结合"的学生体验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CDIO理念的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背景,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从专业基础、创新创业、团队实践和应用转化等四个方向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在对评价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研究,为建立和完善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校本课程能够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又能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绝佳的平台。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众说纷纭,因此探索能够落实核心素养的课程开发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本钢矩形坯生产的含硼钢,在铸坯及轧材产生了皮下角内裂缺陷。通过对炼钢工艺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查找出了影响皮下角内裂的影响因素有化学成分、过热度、拉速、冷却制度及设备状态等。经过对设备和工艺调整和改进后,大幅减少该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人口老龄化是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辽宁省在跨入老龄化社会后,呈现出新情况、新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根据辽宁省省情,选择适宜的养老模式是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民办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的改变,正打破并重建着民办大学在规模扩张期形成的格局,一批民办大学的脱颖而出进而建成一流将成为可能。而社会各界对于一流民办大学概念内涵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结合国家"双一流"建设以及新时期对一流大学回归本科教育的呼吁,需要以人才培养为要义界定一流民办大学概念,并进一步勾画出其内涵特征。一流民办大学的建设需要内外发力:一是明确自身现状分步建设,以点带面寻求突破;二是客观应对办学困境,积极发挥办学优势;三是以生为本重视校友,拓展经费加大投入;最后还需要政府的持续支持与外部评价的正向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