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孩子小时候往往什么事情都会抢着做,扫地、洗碗,等等。但他毕竟年纪还小,什么也做不了,所以父母常常让他做。可为什么等孩子长大了能够做了,却变懒了,什么都不愿做了?我想,其实孩子天生是积极、勤快的。他一睁开眼睛就尝试着到处看;到他能控制自己的动作时,他喜欢到处爬,到处摸,大人做什么他也模仿着做什么。只是后来成人一次次的干涉和包办,才使他渐渐变懒了。有件小事给我印象深刻。那时,我刚结婚,在公公婆婆家吃饭。小侄子也在,他刚上小学一年级。那时在小学生中间流行玩一种恐龙,只要你装上配好的发条,它能迈动双腿往前走。公公在接侄儿…  相似文献   

2.
正Preface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平等和自由非常重要。但身为父母,为他建立起恰当的边界,告诉他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也非常重要。年轻一代的父母,大部分都很注意"平等地"对待孩子,管教孩子的时候不能太诉诸父母权威,要给孩子"自由",不能太约束他。这些出发点都非常好,但有时候或许会做过了头:没有为孩子建立起足够清晰、稳定的行为边界。不建立规则,孩子没安全感  相似文献   

3.
正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显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过于极端,失之偏颇,并不可取。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做三件事。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4.
马际娥 《山东教育》2004,(15):42-42
从小时候起,就非常同情二叔家的哥哥们,因为二叔娶了一个“懒婆娘”(人们对我二婶的称呼),他们便永远有干不完的活。说也奇怪,几个哥哥却出奇地勤快,干起活来个个精巧利落。父母就常对我们说:“懒娘指使勤孩子”。意思是说做娘的“懒”,把事情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由不会、不熟到熟能生巧,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5.
马际娥 《教育导刊》2006,(12):52-53
我们从小就非常同情二叔家的哥哥们,因为二叔娶了一个“懒婆娘”(人们对我二婶的称呼),他们便永远有干不完的活。说也奇怪,几个哥哥却出奇的勤快,干起活来个个能干和利落。父母就常对我们说:“懒娘指使勤孩子。”意思是说做娘的“懒”,把事情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由不会、不熟到熟能生巧、得心应手,久而久之,孩子的独立性就增强了,也就尽快成长、成熟起来。当时,我对这样的“懒娘”(二婶)颇有微词,认为这样的娘太狠心,太无情,不配做母亲。长大后,我做了母亲,从一篇文章中读到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做母亲的最好只…  相似文献   

6.
为了孩子的前途,父母首先应当了解孩子希望做什么。我们经常会询问孩子:"你想做什么?"其实,我们并不是为了得到答案而去寻找答案,而是通过提问给孩子制造一个思考的机会,让他们通过思考领悟到自己究竟想做什么。  相似文献   

7.
每次去给儿子开家长会,家长们聚到一起,话题自然离不开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现在越来越任性,根本听不进父母的话""我的孩子太贪玩,做任何事都没有毅力""最近孩子迷上了游戏,不能自拔,我们做家长的也无能为力"……从每位家长的谈话中,可以感受到大多数家长都  相似文献   

8.
花香满径     
父母的考验英国小说家巴里在《小白鸟》中, 描写一位母亲照顾孩子上床睡觉。她望着孩子的脸,心里涌起一个问题: “我对这孩子尽了我一天的本分吗?”做父母的若能少一点想到要求孩子做什么,多一点思考孩子希望我们为他做什么,可以做更好的父母。子女需要父母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父母对孩子信任上存在问题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张:前不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了个调查,其中有这样一个结论:孩子对父母最大的希望是父母信任自己。这反映出很多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不够信任。这种不被信任的感觉从何而来呢?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中小学生这个时期,信任与不被信任呈现出非常突出的矛盾。我认为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父母什么事情都要包办代替,越包办代替就越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就越不信任孩子。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孩子哪怕是拿个碗、出去打个醋他都不放心。孩子交友他就更不放心,干涉特别多,会问:这个人学习好不…  相似文献   

10.
有些家长往往什么事都替孩子做决定。这样很不好。人的一生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决定,小到今天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大到将来上什么大学,干什么样的工作,确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如果一味地剥夺孩子的选择权,至少有两种弊端:第一,使孩子在心理上养成严重的依懒性。一旦孩子依赖的人由于种种  相似文献   

11.
曾晓云 《学子》2012,(10):26-26
初当班主任,除了那份新奇与甜美,还有"义务与权利"的意识,促使我什么都想管,什么都包办,结果无疑是在不久后,便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热情尽失,不再踌躇满志,剩下的只有烦恼和倦怠。直到有一天,我在潜心研读《父母必读》,学习育儿知识时,读到这样一段话:"勤快妈妈养出懒孩子,懒妈妈养出勤快孩子。  相似文献   

12.
作为父母,大概没有比听一个孩子说"我不想上学.我的老师真坏!"这样的话更令你烦恼的事情了.我们不想看见我们的孩子痛苦,尤其不想看到这种痛苦是由某个我们每家都要依赖的人引起.因此,当你的孩子放学回家,抱怨他们的老师如何如何坏的时候,你能说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要求明确指导孩子做家务,父母的要求一定要具体明确,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做成什么样,父母都要明确指出来。如“现在去把被子叠好”就是一个明确的要求,而“把床收拾收拾”就比较模糊,孩子可能不明白到底怎么样才算收拾,很可能干脆就把被子推到墙角了事。●先作示范有些比较复杂的家务活儿,父母要给孩子做示范。比如炒菜、煮饭、钉扣子等,在给孩子示范时,父母要  相似文献   

14.
孩子的天空     
“六一”是孩子的节日,应是一个充满欢乐和笑声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做父母的能够为孩子做些什么呢?我想绝不仅仅是去学校里观看一次孩子们的表演就足够了,那是孩子给予父母的。孩提时代,是一个做梦的时代。但我们却对孩子的梦知之甚少,很少有父母自觉自愿地去理解孩子的梦想,甚至有人认为那是孩子的话而不以为然。我们应该放下手中自以为重要的事情,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当中,做他们中的一员,平等地与他们进行对话,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要求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什么,不做什么。让我们再担当一次孩子的角色,就会觉得孩子并不简…  相似文献   

15.
某刊报道,上海有一对夫妇均为出色的劳模,而他们的儿子却是个饭来张口的懒虫.看完这篇报道,我觉得除了"劳模"与"懒虫"的反差太大而令人注目外,实际上在我们的周围,这类勤快父母培育出懒小子、懒姑娘的事例并不少.例如,南方某省对城市独生子女的调查结果表明,有33%的孩子不爱劳动、生活自理能力差.北京市一些专家的调查亦表明,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被动干活与根本不干活的人数远远高于主动干活的人数,而且随着年龄的升高,主动干活的人数逐渐减少.面对这些懒小子、懒姑娘,不少人叹息"现在的孩子是一代不如一代了".然而,有关专家分析了调查结果后却认为,该叹息的不是现在的孩子,而是他们的父母,因为他的"懒"正是父母错误的教养态度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孩子     
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孩子活动的主要范围是家庭,而现代家庭很少不是以孩子为中心的.一夫一妻不能成为家,没有孩子的家像是一株不结果实的树,总缺点什么,必定等到小宝贝呱呱堕地,家庭的柱石才算放稳,男人开始做父亲,女人开始做母亲,大家才算找到各自的岗位.我问过一个并非"神童"的孩子:"你妈妈是做什么的?"他说:"给我缝衣的." "你爸爸呢?"小宝贝翻翻白眼:"爸爸是看报的!"但是他随即更正说,"是给我们挣钱的."孩子的回答全对.爹妈全是在为孩子服务.母亲早晨喝稀饭,买鸡蛋给孩子吃;父亲早晨吃鸡蛋,买鱼肝油精给孩子吃.最好的东西都要献呈给孩子,否则,做父母的心里便起惶恐,像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一般.孩子的健康及其舒适,成为家庭一切设施的一个主要先决问题.这种风气,自古已然,于今为烈.自有小家庭制以来,孩子的地位顿形提高,以前的"孝子"是孝顺其父母之子,今之所谓"孝子"乃是孝顺其孩子之父母.孩子是一家之主,父母都要孝他!  相似文献   

17.
双休日父母老叫我做这做那,我看到书上说,美国孩子做家务都是有报酬的,所以也向父母提出了这个要求,却遭到了父母的一顿痛骂,难道我的要求错了吗?小丁当小丁当:我可以想像你要报酬时父母暴跳如雷的情景。因为我们国家是非常强调家庭观念的,很多情况下做家务只是一种尽到家庭义务的行为,而且我们以孝为本,做些家务体现了对父母的关心和孝顺,如果把这种亲情用金钱来量化,父母当然不干了。美国孩子做份外的事,比如帮父母修剪草坪洗车什么的,的确是有报酬的。但他们也不像中国的孩子想要什么都是父母无条件给,他们必须通过一定的劳动才能获得。…  相似文献   

18.
在咨询过程中,很多家长抱怨孩子懒、不懂事,学习不自觉、不主动,更不情愿为家里做点贡献.是啊,有些孩子大学毕业,依然依靠父母,找不到工作,成了"啃老族",他们根本不体谅父母的辛苦.为什么这么多孩子缺乏责任心?为什么他们眼睁睁地看着父母辛劳,却无动于衷?这背后深刻的根源到底是什么?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成长过程中,父母处处体现自己的价值,处处显得自己对孩子无比的重要,剥夺了孩子的价值感.一个没有价值感的人,就会碌碌无为,人生就失去方向,就没有担当意识.所以,家长要巧用价值感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说:"父母在,不远游!"到了清代《弟子规》里,还给我们晚辈定了行为准则:"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出必告,反必面。"意思是父母喊你呢,你必须马上答应,父母叫你去做的事,你绝对不能犯懒不做;出门去哪里,必须要告诉父母,回家后必须马上面见父母,把出去的情况一五一十地汇报一下。当然,温情脉脉的唐诗里也说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这么多先人贤人诗人的谆谆教诲之前站出来吐父母的槽,似乎有些冒天  相似文献   

20.
<正>一、给青少年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孩子的第一句脏话很可能来自于父母,有的家长自己在孩子面前脏话连篇,甚至以暴力加辱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样的"教育"是极其错误的,更是失败的。因为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对外界的形形色色都充满了好奇,但他们并不具备正确判断是非的能力。所以家长要时常同孩子促膝交流,在沟通中,一定要放弃父母的架子,了解孩子在想什么,要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