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智能时代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质量评估需要更加重视用户体验,且应在借鉴信息资源质量评估相关理论成果、反思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基于此,文章首先结合智能时代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特点,依据用户体验层次理论,构建了包含直观体验、功能体验、交互体验、生成体验、情感体验五个维度的用户体验模型。接着,文章参考数字化学习资源质量评估工具,提出了数字化学习资源质量评估的四个维度,即技术支持、界面设计、内容呈现、教学设计。然后,文章将五个体验维度与四个评估维度相交,确定了智能时代数字化学习资源质量的评估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智能时代数字化学习资源质量评估模型。最后,文章从教育管理机构、信息化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的角度,针对智能时代数字化学习资源质量评估的实施提出建议,以期通过多方参与的评估形式来提升数字化学习资源质量和数字化学习效益。  相似文献   

2.
构建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指数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需要,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学习革命、质量革命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指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数字化育人、数字化办学、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保障四个维度。构建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指数的主要目的在于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3.
无锡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需求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供学生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的各种信息资源.本研冗利用调查研究、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以无锡市为研究样本,从市民的基本情况、社区现有数字化学习资源运用程度、市民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需求、今后数字化学习资源运用的探索四个维度深入研究了市民对于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需求.本研究对建立市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了较为翔实的样本数据,对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的基于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样本意义.  相似文献   

4.
多元交互支持下的数字化学习港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学习港是探索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数字化学习港项目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也日益凸显.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开放教育理念和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是数字化学习港建设的理念基础和实践基础,资源的整合与应用是基于多元交互的数字化学习港理论研究的关键,而多元交互则是突破资源整合与应用瓶颈的核心途径.从资源整合与应用的需求来看,数字化学习港多元交互理论可分技术交互、服务交互、机构交互和教学交互四个维度,从平台、组织、资源和工具四方面重点建设.  相似文献   

5.
基于课改实践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维度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视优质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改变传统学校专业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与学生学习兴趣和工作经验、职业生活的联系.学校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中应坚持集成化、标准化、共享化、网络化四个维度,遵循"数字化教学资源规范--引用标准,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成长教师,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优化教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引领--推动课改"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6.
从社区居民学习者特征、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学习中心课程和数字化学习环境三个维度分析影响社会居民学习方式构建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构建三种基本学习方式。对所构建的学习方式进行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助推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和关键力量,教育数字化战略转型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与战略选择,定然离不开教师的智慧赋能。本研究首先立足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与追问,紧扣时代发展的教育使命,揭示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教育自变带来的教师应然发展态势:面对知识获取的“多通道”,教师应当好指导者和领航者;面对数字“原住民”,教师应当好倾听者和参与者;面对教育情境的“丰富性”,教师应当好对话者、陪伴者和连通者;面对自我成长的“持续性”,教师应当好终身学习者。其后,基于此,结合教师赋能数字化维度(即知识力、工具力、活动力、道德力四个维度),从学生的满意度和学习绩效两个方面验证其赋能的信度与效度。最后,提出可借鉴的教师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行动路径。  相似文献   

8.
专业的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改造成效测评,是确保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改造过程科学、结果有效的重要工具。基于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改造的主体多元、系统调整、结构整合、智慧转向、价值共创五个关键特征,文章首先对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改造成效测评的维度进行初步梳理,之后通过概念化,得到数字化价值贯彻、数字化资源支撑、数字化过程落实、数字化改造成效四个测评指标维度。随后,文章采用德尔菲法对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改造成效测评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明确,形成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49个观测点的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改造成效测评指标体系。最后,文章阐释了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改造成效的层次逻辑,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改造成效测评的“四要素三层次六阶段”结构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对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改造内容的完整性评价,优化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改造资源配置,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9.
从设计思维的视角出发,考量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设计维度及内容,以实现学习环境的合理数字化,从而变革传统课堂教学,以达到学习者的有意义学习。借鉴学习科学领域关于课堂学习环境设计中提出的干预设计要素观的共享观点,将学习内容、学习支持系统和师生关系作为数字化学习环境设计维度,将建构主义提倡的"7+2"学习环境构成要素作为数字化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内容,从而形成数字化学习环境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解读了慕课与翻转课堂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从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课程体系的建构、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建构四个维度构建了基于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以实现慕课、翻转课堂与实践课程的无缝衔接,最大限度地发挥混合教学模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混合学习提倡将传统学习与网络学习方式优势结合。将智能代理技术应用到混合学习之中,可以部分替代教师的工作,引导学生有效获取信息资源,简化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同时能实现科学合理的评价。基于智能代理的混合学习支持系统的模型是通过学生代理、教师代理、教学代理、信息代理四个模块的功能设计,完成复杂、智能的工作及信息交换,实现混合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甘阳 《海外英语》2012,(14):83-85,91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的混合式学习方法正日益受国内外教育的关注,混合式学习方法(Blended Learning)结合了基于网络平台的自主学习和以教师为协助者的课堂教学的优势。该文通过教学实践来探究写作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此次研究通过测试收集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接受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生通过写作课堂教学后在认知学术语言水平(CALP)方面优于接受传统教学法的学生。笔者期望本研究能对教师在日常写作教学中设计和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混合式学习能够整合课堂面授学习方式与在线学习方式的优势,被认为是高等教育机构应对未来挑战和实现教育创新的有效而风险较低的策略。以北京大学一门通选课作为研究案例,针对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学生网上讨论的成效及影响因素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混合式教学中的网上讨论确实可以为教学提供帮助,总体来看,学生在"知识"和"理解"这两个低阶思维能力方面获得了较大的提高,而在"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方面并没有得到普遍的提高;"讨论话题设置"和"个体对网上讨论的态度"是影响网上讨论成效的最显著因素,"对讨论的激励机制"对网上讨论成效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远程教育中混合学习及其实施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混合学习在教育技术界备受关注。将混合学习应用于远程教育,对改善学习效果和提高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混合学习的基本理论,并为混合学习在远程教育中的有效应用提供了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混合式学习的普及,混合学习环境下选择和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是影响学习者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该文对无缝学习策略的内涵与特点等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者为调查对象,研究了无缝学习策略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性别、学科性质与兴趣点等因素对无缝学习策略应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xplores case study research of the group process for teachers as learners in an Online Learning Module delivered in a blend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environment. Blended learning, as the name suggests, consists of a blend of at least two pedagogical approaches: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is research, blended learning i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BL face‐to‐face learning in a classroom with an e‐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10‐week module was part of an accredited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Third Level Learning and Teaching for academic staff (lecturers, librarians, learning technology support staff) from a range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This Postgraduate Diploma attracts academic staff keen to experience and implement a variety of pedagogical approaches within their own teaching. Over the four years of the module’s existence, there have been a wide variety of subject disciplines in higher education represented. This paper shares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learnt from the case study, and provides a set of recommendations for other teachers pursuing this form of blended PBL with students.  相似文献   

17.
混合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学习模式非常适合运动员的文化学习。首先简要介绍混合学习模式,然后通过发放问卷、回收问卷和分析问卷,了解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特点。最后,研究混合学习模式在运动员文化学习中具体应用。对于运动员来讲,混合学习模式主要由课堂学习、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三个部分组成,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注视学生间的协作互助,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由于全球疫情的影响,混合教学或将成为一种教学新常态。教师作为开展混合教学的主体,对于一所学校成功实施混合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扎根于一所成人高校,对教师开展混合教学的情况进行了两年四个学期的观察与调研,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对影响教师开展混合教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形成了学校环境内影响教师开展混合教学的五维因素框架,包含学校因素、课程因素、学生因素、自身因素和技术因素,每个因素下又包含若干具体要素,共涉及20个要素。同时,讨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推进教师开展混合教学的系统框架,并基于课程重构教师的混合教学意识与能力,对教师开展混合教学的引导与激励区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utilizes Rogers ’ innovation‐decision process model (2003) and Beckman and Berry's innovation process model (2007) to create an innovative learning map that illustrates three learning methods (i.e., face‐to‐face learning, online learning, and blended learning) in two types of innovation (i.e., incremental innovation and radical innovation) that exhibits the behavior and dynamics on a two‐dimensional area of learning changes (i.e., change in learning model and change in 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 The behavior and dynamics of face‐to‐face, online, and blended learning are depicted in the innovative learning map. Blended learning is identified as a radical innovative learning method in the innovative learning map. A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 (CMS) is a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tool that can be used to facilitate and balance communication channel within a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 Two propositions are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1) CMS facilitates communication channel, enhances learning practice for learners and instructors, and is an enabler for blended learning; and (2) adopting CMS is suitable for blended learning practice. A case study to a college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SA&D) course reflects that the adoption of CMS in a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 is acceptable.  相似文献   

20.
When blended learning is embraced to enhance learning in engineer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we argue it is a best-practice instructional mode. Blended learning is the seamless amalgamation of carefully selected online modules with face-to-face instruction. This paper evaluates case studie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blended learning in these disciplines. It demonstrates that students who do not engage with blended learning are academically disadvantaged. Alignment of the blended mode of delivery and the mode of assessment is next considered. Two case studie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blended modes of assessment, for improved student satisfaction with feedback, are evaluated. Finally, the reliance upon non-faculty to provide both blended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s evaluated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establish the barriers to adoption of what is now considered best education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