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一片槐树叶纪弦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相似文献   

2.
一片槐树叶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哪。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一片槐树叶@纪弦  相似文献   

3.
一片槐树叶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哪。故国哟,呵呵,要以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赏析非远离祖国的游子,不能体会这首诗中的刻骨情思。一片槐叶,竟被他发挥出这样浓烈的诗情。纪弦之灵慧,由此可见一斑。从这首…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一片槐树叶》选自语文出版社《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写于1954年.当时诗人已远离大陆故土6年了,思乡之情与日俱增.也许一次偶然翻阅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槐树叶赫然跳入眼帘,由此触动了诗人.他的感情掀起了波澜.于是作者借夹在书中的这一片槐树叶抒发了游子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5.
美点赏析一湾天然的海峡,一道人造的鸿沟,几十年来阻挡了台湾回归祖国的脚步,隔断了宝岛与大陆的联系,但是,血浓于水的乡情,永远不变的乡音,魂牵梦绕的乡愁,是分不开、斩不断的。有时候,无需你登高望乡,无需你举头看月,只需一句熟悉的俚语,一丝故乡的泥土,一枚小小的邮票,甚或是一帧发黄的书签,譬如这片“槐树叶”,就足以勾起海外游子绵长的思乡之情。诗歌第一节写作者目睹这片槐树叶时的复杂感受,一连串的定语,凸现出作者由喜而悲的情感流程。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难点指津个“最”字叠用,层层推进,增加了感…  相似文献   

6.
雨燕     
春光明媚,树绿花妍,鸟声啾啾,蝶影翩翩。一只欢快的燕子划过林梢,倚在枝头,对着叶儿们嘀嘀啼啭。“哇,燕子,你的歌声好美!”叶儿们赞叹不已,“再唱一个吧!”渐渐地,燕子爱上了这片小树林,她时常来这里享受快乐的时光:可以呼吸清新的空气,可以和叶儿们做亲密的朋友,还可以在阳光下静静地听槐树爷爷讲故事。“有一个树怪,它活了一千年才见到一个人,于是它想吃掉这个人汲取精华延长寿命。可树怪又太寂寞了,希望这个人能活着与它做伴……”槐树爷爷慢吞吞地讲着,燕子和叶儿们迫不及待地问:“然后呢?它吃了这个人吗?”槐树爷爷依旧慢条斯理,甩甩…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选编的课文.大多是写各地节日民俗的。而在这几篇课文中,几乎都涉及了乡音乡情,“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册《俗世画卷》选取的文章基本都是名家书写民俗、乡土文化和乡音乡愁的,因此在备课中,教师整合丛书内容,精选了《俗世面卷》第六板块中《乡音乡情》里的四篇文章,确定为本节课教学的内容。一、导入环节,课内文章带入丛书内容引出乡愁多媒体播放《乡愁四韵》,再展示余光中的《乡愁》,创设情境之后,教师深情表述:我们吃过了汪曾祺送来的鸭蛋,品味到了乡愁:喝过了琦君酿过的春酒,也感受到了乡愁。有人说,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那些远赴他乡,天涯羁旅的游子们离开故乡的时候是豪情万丈,归来时却万斜乡愁。踏遍万水干山,阅尽人间万象,他们会埋藏多少欲说还休的心事呢?  相似文献   

8.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人教版初中语文讲读课文。《乡愁》中的名句"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历来解释不一。归纳起来,各家解释主要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这是一个比喻句;一种认为这里采用了象征的手法。我们认为这两  相似文献   

9.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不容置疑的。台湾诗人的乡愁诗都不约而同流露出对大陆的无尽思念之情就是一个佐证。随着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两岸统一开始日益成为“热点话题”。为此,笔者特设计了这一组台湾新诗鉴赏的专题训练。   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一片槐树叶    纪弦 (台湾 )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相似文献   

10.
一片槐树叶     
秋风轻轻地刮着,天气渐渐凉了下来。一片被风吹落的槐树叶寂寞地躺在地上。“我已经变成废物了!”槐树叶悲伤地想。“快看,多漂亮的大船!”一声细小的赞叹声打断了槐树叶的思绪,一群快乐的小蚂蚁围了过来。“这条船一定是替我们准备的。”“我们乘船去旅行吧!”小蚂蚁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于是,他们齐心协力将槐树叶拖到小溪边,一个接一个地跳到船上,开始了他们的旅行。槐树叶躺在水面上,欣赏着河岸上美丽的风景,听着小蚂蚁们吱吱喳  相似文献   

11.
一片槐树叶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哪。故园哟,呵呵,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吉林省磐石市中学高一[3]班杨雪推荐)一片槐树叶!台湾@纪弦  相似文献   

12.
《萌芽报》社举办“我爱家乡的一片绿”作文比赛,要求写家乡的一种植物,或者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丛野花……要求写出这种植物的特点和作用。《槐树》是一位同学写的参赛作文。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和具体的例子写了槐树的古老,写出了干、枝、叶、花的特点以及它对人们的好处。请你们班也举办一次这样的作文比赛,按照《萌芽报》社的要求,每人写一篇参赛作文。  相似文献   

13.
超级模仿秀     
《中学生电脑》2006,(9):53-53
一位好老师 (仿《一片槐村叶》) 这是世界上幸好的一位。 最产肃、最为负责的一位。 而又最使人害怕,最使人敬畏的一位, 高高的,瘦瘦的,戴着眼镜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14.
元代著名作家马致远写过许多“叹世”之作。在他的作品中 ,最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 ,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代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 ,王国维称赞其“寥寥数语 ,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是“小令之最佳者”。这些评价 ,并非溢美之辞 ,《天净沙·秋思》确是元代散曲之绝唱。《天净沙·秋思》是一篇抒情作品 ,仅用 2 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许多年来 ,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 ,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手法将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 ,使主人公的情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  相似文献   

15.
对于苔丝、金斯基、波兰斯基这三个名字,大部分人最熟悉的可能就是苔丝了。事实上,电影《苔丝》是“罪恶大师”波兰斯基1979年的作品,改编自小说家哈代的《德伯维尔家的苔丝》,影片获得了多个奖项,而金斯基正是影片中苔丝的扮演者。相对于原著,电影的名字简洁多了。在孙致礼先生翻译的版本中,还曾将原著的副题译为:一个纯洁女人的真实写照。苔丝命定要死,为了自己的纯洁。在一个信仰沦丧的时代,纯洁就是一种错误。苔丝杀人,使自己从绝望走向绝望,但似乎带着点新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会议公报中明确提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句“记得住乡愁”,触动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一个多月来,“乡愁”成了网络上一个热门的词汇。“乡愁”,意思是“怀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借用徐志摩的诗,乡愁又是一种“蜜甜的忧愁”。城镇建设要“留得住乡愁”,而“美丽乡村”建设更要“留得住乡愁”。为此,本刊特发这组“美丽乡村与美好乡愁”笔谈。  相似文献   

17.
街·巷·槐     
家里的院中有一棵高大的槐树,院外是一条深深的街巷……很小很小的时候,坐在大树下,望天上的云,数天上的星;坐在院中,透过开着的院门,看来来往往穿巷而过的行人,是我整天最快乐的事。春天,槐树吐绿,衬着蓝天、白云,告诉我春的美丽;夏天,槐树开花,雪白的,清香的铃铛招惹来蜜蜂、彩蝶,告诉我夏的热闹;秋天,槐树落叶,精灵似地飞舞着一片片金羽,告诉我秋的神奇;冬天,槐树银装素裹,屹然不动,告诉我冬的威武。在我心中,我的槐树是最美的,无暇顾及院外又是怎样的天地……很小的时候,每日放了学,和朋友一起在巷中玩,跳房子、踢毽子、捉迷藏,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8.
大海 《广西教育》2007,(4C):22-22
“乡愁”二字正逐渐淡出现代人的生活。交通手段和通信设备的发达,慢慢拉开了人与乡愁的距离。没有了舟车的劳顿和鸡鸣茅店的辛苦,也不再曝于寒星晨月、烈日酷风的煎熬,一日之内达于全球。手机、电脑、奢华的酒店正使旅程变得舒适而惬意。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进,乡愁与我们渐行渐远亦是必然的结果。以至读到前人的思乡诗文,很难再产出那种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深刻共鸣。看余光中先生的文章时,感到在读过的有关乡愁的作品中,他的乡愁是最深最悲、最细腻,同时也是最悠长的。  相似文献   

19.
诗人余光中以一首《乡愁》登陆,蜚声华夏“,乡愁诗人”不胫而走。纵观他的全部诗作,可发现一个始终贯穿于他不同时期诗作的情结——“乡愁”。剖开此情结,我们就会看到如诗人所说的情结内涵“: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具体地说,余诗“乡愁情结”的内涵,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一、对故土亲人往事的回忆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童年、少年时代是在动荡岁月中度过的,抗战时随母亲颠沛流离寄寓四川重庆,1949年随父母到香港,1950年去台湾。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与亲人的聚散离合…  相似文献   

20.
诗人余光中以一首《乡愁》登陆,蜚声华夏,“乡愁诗人”不胫而走。纵观他的全部诗作,可发现一个始终贯穿于他不同时期诗作的情结——“乡愁”。剖开此情结,我们就会看到如诗人所说的情结内涵:“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具体地说.余诗“乡愁情结”的内涵.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