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饶有旨趣的一个课题。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是苏区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团体,从传播学上的传播者、讯息、媒介、接受者和效果等五要素来考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其基本经验对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颇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而“90后”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行为特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提出了各方面的挑战。因此,必须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体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之后,高校围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核心命题开展了多视角的研究与实践。这些研究围绕对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总体反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作用等四个方面全面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中国化、时代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科学阐述,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要求,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需要。本文从"把握内涵、真诚信仰、强化教育、指导实践"等方面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作了论述,力求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灵魂和旗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结合起来,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为此,我们必须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内涵,并把它与中国新的实践和时代新的发展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民性与以人为本的时代理念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性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性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理论只有走进现实生活世界、解决现实问题才容易被民众所接受,从生活世界视角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新视角。关照现实问题,走进生活世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课题。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诉求,更是实践的需要和历史的使命。  相似文献   

8.
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要靠党对群众的灌输,还要靠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学习,以及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应用、实践,充分发挥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体性,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自我教育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有一个正确处理好先进性与广泛性关系的问题,必须分层进行,充分发挥不同群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当前,要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党的理论工作者、人民群众、青年这四个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这对于在大学生中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高校迎来了90后大学生,他们的独特的心理特征和思想观念给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针对新的形势,通过实践在90后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任务。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有三大受众群体。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起到了先锋作用;各级党政干部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青年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从受众群体的角度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通过有效的措施组织、动员和鼓舞群众。其中,群众大会是民众认同的革命场景,革命观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群众大会渗透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苏维埃时期,中共对如何召开群众大会制订出一些原则性规定并逐步加以完善。群众大会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仪式,在今天的农村仍然是极为有效的群众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宣传在中共的宣传工作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中共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时期,中共矢志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宣传,积累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宣传经验。探索和把握中共在中央苏区进行意识形态宣传的规律,对于提高中共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开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局面,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与感召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川陕苏区建立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民生措施致力于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环境改善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民生建设成效显著,是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宝贵财富,为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新的民生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以后,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创新之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是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创新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理论创新的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党对发展问题的理论创新。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将在实践中不断被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苏维埃革命和苏维埃运动是共产国际指导中共先后实践的两个革命模式,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从苏维埃革命到苏维埃运动的战略转变,中国苏区有了大发展。苏维埃运动战略没有放弃以城市为中心,中央苏区的进攻路线导致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失败。  相似文献   

16.
《红色中华》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凭借独特的信息渠道,大量报道了有关日本帝国主义的信息.内容涉及日本的侵华暴行、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国民党的对日卖国政策及群众抗日斗争等方面.《红色中华》作为党的“喉舌”,负有特殊的政治使命,涉日报道必然存在一些不足,但与其卓著的功绩相比,这不足为人诟病.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就是使其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实现大众化。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又具有当前大学生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两个特点。从三个角度来说明当前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现状,并以此来揭示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红色中华》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所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也是中央苏区发行量最大、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强的一份报刊。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密切联系中国的革命实践,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及时登载和反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红色中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三个突出特点,即实践性、大众性和曲折性。  相似文献   

19.
川陕苏区的创建、发展与党在土地革命中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究其成功之道,在于党依据实际、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着眼群众根本利益,制定了符合当地的土地政策,最大限度满足了群众的土地诉求,同时还重视生存。立足发展,使群众的利益在发展中得到维护。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提出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其理论创新点,有利于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加强对我党理论的科学认识,为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供理论支撑。文章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创新在于实现了三个统一,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统一,实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本质的统一,实现了客体取向的规律性与主体指向的人本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