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邻居的儿子小朋快上幼儿园了。儿子入园过集体生活,做母亲的最担心的就是儿子被别的孩子欺负。“国策”之下,一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不管男孩、女孩,谁家不宠得像“小太阳”、“小皇帝”似的,谁还怕谁呀!于是,妈妈对他进行了入园之前的强化训练:“儿子,如果在幼儿园里有人打你,你就打他。”孩子坚定地点点头。  相似文献   

2.
范丰梅 《家长》2010,(10):29-30
邻居夫妇的儿子上小学二年级,每次我与他们夫妇俩闲聊,他们都会很自然地谈到儿子。渐渐地,我发现他们夸奖自己的儿子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这孩子最近很听话。”而当他们说儿子的不是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这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  相似文献   

3.
艾琳娜是纽约一所大学的法学讲师,丈夫罗杰斯是法学博士,他们曾经在北京一所大学任教,我通过朋友认识了他们。如今他们的大儿子西蒙和大女儿艾玛已经进人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小儿子安得鲁也已经四岁了。前不久,艾琳娜发来电子邮件,说她这个三个孩子的母亲又去上学了,生活得非常忙碌又有意思,为了这个话题,我们不断来往着邮件。 原来,艾琳娜夫妇和一些美国的中、青年父母亲认为,社会的发展变化太大,科技进步太快,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这些也使家庭教育方面不断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就拿艾琳娜夫妇来说,也是遇到…  相似文献   

4.
星星点灯     
《小火炬》2002,(10)
多年前,一个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靠替别人放羊过活。一天,他们放牧路过一个山坡时,一群大雁从他们头顶飞过。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去哪儿?”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儿度过冬天。”听了父亲的话,两个孩子羡慕地望着远去的大雁,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牧羊人想了想,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两个孩子立刻试了试,却并没有飞起来。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张开双臂舞动了起来,当然,他也没有飞起来。面对孩子们怀疑的眼光,这位父亲肯定地说:“…  相似文献   

5.
生活充满真、善、美1994年9月的一天,在意大利境内的一条高速公路上,一对美国夫妇带着7岁的儿子正驾车向一个旅游胜地进发。突然,一辆车超过他们,车窗内伸出几支枪管,一阵射击后,他们的儿子中弹身亡。这对夫妇应该痛恨这个国家,因为在这块土地上他们失去了爱子。可是,悲伤过后,他们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把儿子健康的器官捐献给意大利人!在意大利,即使是正常死亡的本国公民自愿捐献器官的也很罕见。于是,一个15岁的少年接受了他们爱子的心脏,一个19岁的少女得到了他的肝,一个20岁的少妇换上了他的胃,另两个孩子分别得到了他的两个肾。5…  相似文献   

6.
游涵 《中华家教》2013,(Z1):12-13
我给儿子的,是我自己童年应该享有,却未曾得到的;我给儿子的,是一个孩子本该享受和吸收的;我给儿子的,是在尊重童真前提下的引导和接纳。当孩子不爱写作业时小学第一个寒假对孩子来说意味着初次获得解放,他们对寒假作业还没有那么凝重的认识。于是,儿子把幼儿园时的那些玩具又翻了出来,把要好的小伙伴约了来,家里所有的位置都被他们"占领"。他  相似文献   

7.
我有一个6岁的男孩子,名叫王凡,他特别喜爱踢足球。有一天,他又出去踢球玩,~会儿,邻居的孩子跑来告诉我,孩子们在操场上吵起来了。我急忙来到操场,只见儿于正在一旁哭泣。这时我冷静地问他吵架的原因,儿子说:“他们不让我玩,不让我参加踢球。”于是我又来到孩子们中间问,为什么不让他玩呢?原来这些孩子都是上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嫌我儿子太小,和他们一块踢球,跑的速度比较慢,所以不愿意和我儿子玩。问清原因以后,我对孩子们说,你们都是大哥哥了,和小弟弟一块踢球,跑一跑,带一带小弟弟吧!我也来参加你们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画猫的男孩     
<正>很久很久以前,在日本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对夫妇。他们很穷,但是心地善良,他们有一大堆孩子,却不知怎么来喂饱他们。他们的老大身体很健壮,十四岁起就帮着爸爸干活了,几个女孩子几乎从会走路起,就开始帮着妈妈做家务了。唯一的例外是小儿子。他好像不适合体力劳动,但他很聪明——比他的哥哥姐姐都聪明,只是他又瘦又小,人们都说他永远也长不大。于是父母觉得他应该去当僧人而不是农民。于  相似文献   

9.
从前,有个商人的儿子外出谋生,一年多没回家。这天,商人夫妇收到儿子的一封信。商人读了信,急得大哭起来,忙叫妻子给儿子寄钱去。信上写的啥?妻子接过信一看,大笑起来,说:“你哭什么呀?孩子在外面发大财了,快给儿子写信要些钱来!”一封信两个人读,一个哭来一个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商人夫妇收到的是一封未加标点符号的信。内容如下:“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是给儿子寄钱,还是向儿子要钱?两人谁也说不服谁。同学们,你知道商人夫妇各是怎样断句的吗?一封难读的信@兰兰  相似文献   

10.
儿子上幼儿园大班了。第天放学回来,我都爱和他聊聊幼儿的情况。儿子经常提及幼儿园小朋友们的名字。有一天,我问他:在幼儿园跟谁最要好?每天和谁一起玩?没想到,儿子颇有些沮丧地回答:“没人和我玩,我就自己一个人玩。”我听后吃了一惊,心里十分难过。 从孩子出生到现在,四年多了,我们始终盘算着怎样让孩子吃饱、吃好,怎样让孩子穿暖、穿好,怎样使他聪明伶俐……甚至在家里听到小孩儿的哭声,以为是儿子在不远处的幼儿园里受了委屈,于是放下手中的活儿,冲下楼梯,奔向儿子的幼儿园……我们为他做了一切能做的事。但我们从未想到过,儿子幼小的心灵是否也会寂寞、孤独;儿子除了父母的护爱,是否更需要同龄的朋友。  相似文献   

11.
孩子年龄虽小,可遇到的问题却是五花八门的。特别是今天的社会正处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交替、物质发展与精神建设冲突的历史时期,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条件下,回答孩子提出的一些问题,既要顾及孩子的心理和实际接受能力,又要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我儿子在江苏省省级机关第,二幼儿园上大班。这个幼儿园大部分孩子的家长均从事脑力劳动,我们夫妻俩也都在机关工作。可儿子班上有位小朋友的妈妈是修鞋的,由此引起了许多小朋友的议论。儿子回家也说,×××小朋友的妈妈怎么是修鞋的?!我知道,在这个问题的背后,孩子还有一大段潜台词  相似文献   

12.
《家教指南》2006,(3):38-39
《当代家庭教育报》报道,很多幼儿园老师说,有的小朋友天天愁眉苦脸,喊着“烦得很”、“没意思”,上课时总是说“我对这些没兴趣”。这类孩子心理压力特别大,对一切事物都抱消极态度,学习也缺少创造力和积极性。老师们经过家访发现,这些孩子家长多是比较繁忙的上班族,他们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平时爱发牢骚。一位家长介绍,5岁多的儿子总好说:“你烦不烦啊?”那口气和神态就和他妈妈非常相似。另一位6岁孩子的母亲则反映,她的孩子口头语是“生活像一锅没味儿的白菜汤”等等,这也是孩子爸爸绎常说的。  相似文献   

13.
儿子游游3岁,9月份刚上小班。开学头三天,幼儿园安排了亲子活动,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一起来,目的是减少孩子入园分离焦虑和恐惧带来的哭闹,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带着些许期待,我陪儿子度过了难忘的3天在园生活。说难忘,一是因为这3天幼儿园确实热闹非凡,二是因为有些亲子活动让我产生了怀疑:看似气氛热烈、人声鼎沸的亲子活动,真的是年幼孩子需要和喜欢的吗?场景一:慢慢  相似文献   

14.
生命之雕塑     
一对夫妇是登山运动员,为庆祝他们儿子一周岁的生日,他们决定背着儿子登上七千米的雪山。夫妇两人很轻松地就登上了五千米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木子 《山东教育》2004,(9):40-40
我的儿子四岁了,正在幼儿园上中班。我也和其他众多的家长一样,从孩子入园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关注他们的第二生活环境——幼儿园的一切情况。我儿子所在的幼儿园,每个学期初由班级老师召开一次家长会,主要内容有:介绍本学期幼儿保育和教育的工作计划;提出本学期的任课老师安排;从总体上对全体幼儿进行  相似文献   

16.
正儿子上幼儿园已第二周,可我还是明显感觉到他很害怕,于是我陪他读了绘本《一年级的小豆豆——羞涩的成绩单》,读完后儿子竟然哭了。于是我一直抱着他,不断安慰他。哭完后他说:"妈妈,这本书谁都不能借,我最喜欢了,下次难受的时候你再给我读。"不知谁说的:真爱孩子,不是给他压力,而是在他  相似文献   

17.
我给儿子的,是我自己童年应该享有,却未曾得到的;我给儿子的,是一个孩子本该享受和吸收的;我给儿子的,是在尊重童真前提下的引导和接纳. 当孩子不爱写作业时 小学第一个寒假对孩子来说意味着初次获得解放,他们对寒假作业还没有那么凝重的认识.于是,儿子把幼儿园时的那些玩具又翻了出来,把要好的小伙伴约了来,家里所有的位置都被他们"占领".他又开始缔造他的游戏王国,那是一种归属感,是放松.是家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美国和伊拉克打起来的第三天,我4岁的儿子和刘一恒在幼儿园也打了起来。不过战火没有蔓延,在这一点上幼儿园老师比联合国的安南强多了,很快将二人拿下,并照会了双方家长。回来的路上,我决定进行一次亲子对话以展开我的教育大计。于是,我耐着性子去盘问他们战事的起因。儿子委屈地说:“他先打我的!”我知道教育孩子不能袒护:“那他为什么打你呢?”声音温和得连我自己都觉得肉麻。儿子自豪地回答:“那当然是我先骂他了!”我感到我的血压在慢慢升高,但仍皮笑肉不笑地细声细语地引导他:“你为什么要骂小朋友呢?”儿子站住,愤愤地答道:“刘一恒要…  相似文献   

19.
几次中东战争使几百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但无论在哪里,巴勒斯坦人都想方设法让孩子尽量接受更多的教育。在一间简陋的小屋,居住着埃雷亚夫妇和他们的5个孩子,他们的3个女儿都考上了约旦最好的大学——约旦大学,大儿子在巴格达大学读4年级,最小的儿子也马上要考大学了。埃雷亚夫妇目前正为几个孩子的学费发愁,不过他说:“对我们巴勒斯坦人来说,不让子女接受教育是莫大的耻辱,我们哪怕勒断了裤腰带,也要让孩子都上完大学!”。每天冒着枪林弹雨上学在巴勒斯坦自治地区,巴学生一出门就面临着枪林弹雨的威胁。在上学途中,学生们必须穿过层层路…  相似文献   

20.
育才计划从小开始1985年12月,陈莉萍生下了杨承。杨学民开始实施对儿子的培养计划。孩子成长的第一步是在幼儿园。杨学民对衡阳市区的一些幼儿园进行了“明察暗访”,当时有两家幼儿园在衡阳市很有名。杨学民没有选择最有名气的一家,而是选择了衡阳市一家普通幼儿园。1991年9月,5岁多的杨承进入衡阳市人民路小学,杨学民夫妇开始培养儿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杨学民说“:好的习惯是成功的起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杨承上学不久,父母就给他划了一条“高压线”:晚上九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