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雅"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元范畴,"雅"的精神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雅"的风格融贯中国传统文学、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一直被视为艺术追求的最高审美理想."雅"本身所具有的理论张力使其呈现出多重审美形态,同时以"雅"为核心形成一套范畴群,构建起中国文学的雅化诗学传统,"雅"由风格论范畴进而融入本体论和主体论范畴体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作为诗学范畴的"诚"在日本文学理论体系里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理论内涵经过从日本古代到近代的发展,在不断适应日本文学的审美倾向的过程中丰富了起来。其中所倡导的崇真求实、注重文学创作中作家真情实感的流露等内容也与中国古代文论体系下的"诗言志""直寻""童心说"等有异同之处。从东方比较诗学这一角度出发,日本诗学范畴"诚"与中国古代文论之比较不仅揭示了两国之间相似的文学审美观,而且也做出了建构东方文化语境下一般诗学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意境论的内涵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变化、扩充着,并且逐渐渗透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由文论范畴衍变成文化范畴。意境论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方式。  相似文献   

4.
节奏本是音乐术语,后来被应用于一切艺术之中。绘画、舞蹈、文学创作都有节奏。文势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观点之一。仔细考量中国古代文论,"文势"范畴与现在的文学节奏有极大的相似处,尽管二者不能形成完全对应。本文试从文学节奏与文势内涵和特征出发,观照二者的共性和差异性,论证文学节奏与文势的关系:即文学节奏是文势的手段,文势是文学节奏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雅"与"和"是一对相通的概念,是中国文化所表现出的特殊气质。"雅"作为中国古代诗学审美范畴,其与"和"之基本内涵存在密切联系;"和"是"雅"审美内涵形成的内在条件之一,而"雅"则是"和"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存在共通性。  相似文献   

6.
气、象、味是中国古代文论最基本的三个元范畴:气范畴表征了文学本源、本体和创作主体的性质特征;象范畴表征了文学的对象与创作客体的性质特征;味范畴表征了欣赏主体的审美感受和创作客体的美感特性。三个元范畴的交融衍生,生发出众多子范畴和范畴群,共同建构了中国古代文论的梯级范畴网络格局,体现了古代文论家对文学特征、规律与本质联系的系统而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7.
"自然"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范畴。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存在着一种以"自然"为核心的文学观,系统体现在魏晋六朝《文心雕龙》、《诗品》两部鸿篇巨制中。刘勰以"自然之道"为基础,以"自然"为核心探讨了文学发生、文学创作以及文学风格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建立了相当系统化的"文道自然"观。钟嵘《诗品》则在诗歌理论上确立了"自然英旨"的审美标准,提倡"即是即目"的"直寻"创作方法,进一步促进了"自然"论文学观的确立,并对后世文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雅"是中国诗学审美范畴,其审美内涵在先秦文化的土壤里诞生,与儒家诗学之教化观念存在密切联系。"诗教"是儒家诗学理论的重要概念,指诗的教化作用和社会功能。儒家学者从《诗经》的性质、内容、社会功用等总结出的一套文学主张,诸如教化意义、讽谏作用等,在文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内化为"雅"文学之评判标准。"雅"之审美内涵具有鲜明的儒家伦理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9.
"痴"作为一个概念,走入艺术领域,成为一种喜爱,一种依恋,一种生活态度,在中国古代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所体现和折射的是中国传统文人人格精神、艺术情调、哲人深思。中国古代所体现出的对"痴"的审美与文化认知,已经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养料,规范着文人士子们的艺术生活和文学创作,塑造着儒家传统所希冀的理想人格。相较于西方的"酒神"精神说和"疯"的范畴,"痴"具有更为深广圆融的审美与文化价值内涵,也显示了中华思维的固有模式。  相似文献   

10.
"雅"与"俗"都是中国诗学的审美范畴,作为审美意识,"雅"与"俗"的对立是分明的。虽然尚"雅"观念在古代文人的意识里根深蒂固,但在文学漫长的演进过程中,"雅"审美内涵自出现之日起,就与它的对立面——"俗"结下不解之缘,二者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经历了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文论:古今歧义,审美贯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论,在今天就是文学论、文章论的意思。然而,对于中国古代的文论作如此理解,就有削足适履之嫌了。因为中国古代的文论不仅仅是文学论、文章论,而是包括文学论、文章论在内的审美论、形式论或文化论,其涵义比今天要宽泛得多。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对“文”这个古老范畴的涵义及其历史演变要有真正的了解,要进行必要的历史考察,才能说得清楚。 一、“文”比“文学”、“文章”古老而涵义宽泛 “文”是中国古代使用很普遍的一个审美范畴,其  相似文献   

12.
"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古代文论家认为,"养气"是文学创作的前提和基础,而"虚静"是养气的方法和途径,二者相互调和。刘勰《文心雕龙·养气》中的"养气"说和"虚静"说从道家顺其自然、清静虚无、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出发,论述了作家创作的生命状态和审美心理准备,说明了"养气"和"虚静"在生命和谐和审美创造的有机统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刘勰将"养气"概念引入艺术哲学范畴,从新的角度扩展了"养气"和"虚静"的外延,也丰富了其内涵。  相似文献   

13.
正童庆炳,男,1936年生,福建连城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古代文论、文化诗学。主要学术著作有《文学创作与审美心理》《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现代诗学问题十讲》《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观的演变》《美学与当代文化讲演录》《在历史与人文之间徘徊——童庆炳文学专题论集》《文学审美的自觉》;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现代心理美学》等。另有长篇小说和散文集出版。  相似文献   

14.
"风骨"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蕴含着深远文化传统和当时社会风尚的关键词,由一个普泛性概念逐渐演变为美学范畴进而成为文学理论批评范畴,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风骨"是一种整体的美,向内与"气"贯通,向外则与"采"连缀,是对文学作品之情志蕴涵、体性特征与艺术及审美感染力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5.
“虚静”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理论范畴,最早是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提出的。虚静是认识主体以其独有的心理体验方式,对其自身精神内涵进行深度的挖掘,达到一种理想的审美人生状态,从而实现对世界的认识。这为探讨和指导文学创作和欣赏具有重大的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古代文论中,味是一个具有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特色的核心范畴。随着古人认识活动的发展,味不仅打通了与其它诸感官的联系,并且从一种单纯的感官体验,逐步提升为精神与审美的对象,最终固定为一个审美接受范畴,在中国古代哲学与美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7.
范畴对于古代文论的建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大量地创设和运用范畴是古代文论的基本特征之一.经学作为中国古代最权威的学术,对古代文论范畴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十三经的大多数典籍都有文论范畴,并且经学元典中的文论范畴在古代文论中具有举足轻重之地位,属于核心范畴或元范畴,具有极强的繁衍再生力.因而,经学构成了文论范畴的一个重要渊源.其二,经学对文论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对文论范畴内涵的影响而实现的.经学家通过对文论范畴内涵的阐释和规定,以实现对文论的渗透和制约,这是经学通过制约和利用文论进而来制约和利用文学的一个有效途经.其三,经学作为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总是从自身学术特点的角度即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出发来阐释文论范畴,从而使文论范畴具有了政治伦理化的品格.进一步说,经学的理性精神及高度抽象的逻辑思维方式,赋予了文论范畴以突出的理性化品格,这一品格促进了古代文论学科的科学性、学理的逻辑性和理论的深刻性.经学对古代文论范畴及整个古代文论学科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古代文论范畴的研究必须与经学这一因素相联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论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最为发达的文论体系之一。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发达的文论体系之一,中国古代文论有着自己完整的系统性和理论思辩的内在逻辑性的。中国古代文论家凭着他们对社会人生以及艺术审美的深刻理解,对文学艺术的本质、特性所作的见微知著的阐发,论题所及,包括了文学本质、文学创作、文学构成乃至文学鉴赏与批评的各个层次,造就了自己的博大精深。不用说,对于古代文论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应该成为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一个必不可少部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看,对古代文论体系进行一种具有现代意识的整体观照,探寻古…  相似文献   

19.
“风骨”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美学范畴,千百年来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典文艺的鉴赏和创作,对于“风骨”的讨论和研究长期也来也为各代文论家所瞩目。本文尝试将“风骨”放在刘勰《文心雕龙》的具体语境中进行探讨,将其看作集审美要求和艺术实践于一体的流动性范畴,进而理解“风骨”内涵的历史流变及其文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雅”作为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它的产生是与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的长期浸染、熏陶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我们理解“雅”的审美内涵,也必须以此为前提,否则就难以真正把握“雅”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