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亚超 《文教资料》2005,(27):170-172
娱乐新闻是根据现代人的某种需要而生产出来供一部分人消费的信息产品。而娱乐新闻大行其道与我国的各种文化、社会因素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新闻的娱乐化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娱乐新闻包含在新闻的娱乐化大潮中,并且是主力军。我们要认真看待新闻娱乐化,遵循新闻规律。  相似文献   

2.
从娱乐新闻到新闻的娱乐化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娱乐新闻是不是新闻,从学术角度看,娱乐新闻肯定不同于过去我们习以为常的严肃新闻,它甚至与我们通常理解的社会新闻也有很大的差别。传播学者刘宏认为,娱乐新闻是根据现代人的某种需要而生产出来供一部分人消费的信息产品。在娱乐新闻大行其道的今天,娱乐新闻的具备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那么,新闻的娱乐化是否就是所谓的"娱乐新闻"呢?首先我们必须看到,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事实上,新闻的娱乐化,是现代新闻的一种表现方式,一种表达手段,它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消减了新闻当中严肃的比例,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去挖掘新闻的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新闻的娱乐化强调故事性、情节性,并适度加入了人情味因素,强化了事件的戏剧悬念、冲突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如何正确看待新闻娱乐化,我们应当遵循新闻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是我国新闻传播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和新趋势。如今,新闻娱乐化趋势已逐渐形成一种潮流,大有左右新闻传媒之势。有人认为新闻的娱乐化必将导致媒介的庸俗化,也有人将新闻娱乐化看作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新闻娱乐化现象?这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它的成因和利弊,从而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处理好新闻与娱乐的关系。我们要在新闻娱乐化的过程中,更好地遵循新闻规律。  相似文献   

4.
新闻娱乐化冲破传统的报道模式,打破了硬新闻为主导的格局,使新闻放下了千篇一律的呆板严肃形态,节奏变得轻松活泼,这对报道形式是一种创新;内容的通俗化和大众化,能够形成更广泛的大众传播;同时也是对受众心理需求的一种满足.积极效果的背后,弊端也在逐渐的显现出来,过度的娱乐化倾向使得新闻媒体在社会责任和公信力方面受到损失,导致新闻媒体走向会偏离.因此对于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利弊研究就变得格外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新闻的娱乐化是新闻传播业的一种趋势,是传媒走向市场的结果。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存在应当引起足够的注意。媒体要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遵循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既要发挥其优势,又要杜绝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闻的播报方式以严肃、认真的“八股腔”持续了许多年。几年前,新闻的播报方式改成说新闻之后,其轻松、自然的主持风格得到了观众广泛的认可。这种新闻播报方式的改变开启了新闻娱乐化的先河。于是,很多电视台都在新闻主持人娱乐化方面冥思苦想——新闻娱乐化的外在表现;而现在就连新闻的内容也越发地娱乐化了,各地电视台都以猎奇、趣味的新闻娱乐受众,变“硬新闻”为“软新闻”——新闻娱乐化的内在体现。应该如何看待当前愈演愈烈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这需要我们深入地分析它的成因和利弊,从而正确地认识这一现象,处理好新闻与娱乐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新闻娱乐化,是目前广受新闻理论界关注的焦点话题。新闻娱乐化的主要表现:一是内容取舍偏向软新闻;二是在表现手法上,讲求故事性与情节性,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三是在版面设计、节目编排上追求娱乐化效果。新闻娱乐化实际是当今社会进入消费社会的一种结果,是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对新闻娱乐化现象,需要秉持一种批判意识和反思意识,也应该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寻找医治新闻娱乐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闻娱乐化,是目前广受新闻理论界关注的焦点话题。新闻娱乐化的主要表现:一是内容取舍偏向软新闻;二是在表现手法上,讲求故事性与情节性,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三是在版面设计、节目编排上追求娱乐化效果。新闻娱乐化实际是当今社会进入消费社会的一种结果,是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对新闻娱乐化现象,需要秉持一种批判意识和反思意识,也应该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寻找医治新闻娱乐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闻娱乐化:新的新闻存在方式的自然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娱乐化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后工业社会文化的产物,在我国则是市场化的一种自然现象和必然现象,是新闻适应时代和市场的需要对自身作的权宜性调整。新闻娱乐化倾向本质上是对既有政治权威话语的颠覆,是对原有价值体系的解构。新闻娱乐化因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与政治环境,有其合理性与独特性。我们必须从新闻所处的复杂的语境来理解和看待新闻娱乐化问题,而不能只是简单地做出是与非的感性判断。  相似文献   

10.
新闻的播报方式以严肃、认真的"八股腔"持续了许多年.几年前,新闻的播报方式改成说新闻之后,其轻松、自然的主持风格得到了观众广泛的认可.这种新闻播报方式的改变开启了新闻娱乐化的先河.于是,很多电视台都在新闻主持人娱乐化方面冥思苦想--新闻娱乐化的外在表现;而现在就连新闻的内容也越发地娱乐化了,各地电视台都以猎奇、趣味的新闻娱乐受众,变"硬新闻"为"软新闻"--新闻娱乐化的内在体现.应该如何看待当前愈演愈烈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这需要我们深入地分析它的成因和利弊,从而正确地认识这一现象,处理好新闻与娱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汪健 《黄山学院学报》2006,8(4):141-144
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出现与大众文化时代背景有关。媒体报道关注娱乐性,这种变化虽然是媒体市场化的必然结果,但其改变的方向与策略却是大众文化时代的必然选择。新闻报道中添加娱乐元素是可行的,但也是有条件的,应该遵循“适宜、适量、适度、适时”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节目是庄重的、严肃的,不应走向娱乐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故事类新闻节目在各类电视台层出不穷,受到电视观众和电视媒体的青睐。因为它符合了中国电视观众的收视心理需求和文化习惯。通过真实可信、以人为本和启发深入的故事化报道解决了电视新闻"新"与"旧"、"虚"与"实"、严肃与娱乐的矛盾问题。借助故事形式积极有效地引导舆论,完成宣传意图,达到教育目的,使真实的新闻宣传通俗化,严肃的新闻形式多元化。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中西方文化价值体系和新闻价值观念差异的影响,中西新闻写作报道上也存在差异各具特色。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新闻报道重点在于报道具有反映时代精神的人物,注重国家整体形象,厚爱稳健保守的‘‘硬新闻”,用整体思维、普遍价值取向观照个体的特点;而西方新闻写作报道注重体现个人价值,揭露性的报道,厚爱变化求新的“软新闻”,从不同个体中归纳出一般的价值与原则的思维方式的特点。只有相互取长补短才会对中西新闻的发展最有益处。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一词的历史发展和新闻事业的具体实践中,新闻存在着明显的娱乐功能,新闻真实性研究和新闻定义都没有忽视新闻本身的娱乐因子。但是,新闻娱乐功能也有其特定的边界:广度上有制约,深度上有底线,并非所有的新闻都能娱乐。新闻无论怎样娱乐都不能违背真实性原则,否则就会娱乐致死。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电视新闻娱乐化已成为大众传播活动的潮流.同时,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也出现了电视新闻娱乐过度的现象,给社会、受众以及媒体自身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从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界定入手,深入分析电视新闻娱乐化应把握好公信力和人文关怀两方面的限度,以期对大众传播活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转型期的新闻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进入了新的社会转型期,新闻传播随社会的转型而转型。转型期的新闻传播,历经几轮改革,其新闻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生活化、平民化、深度化等特点。"民生新闻"的兴起、经济新闻的升温、时政新闻的新变、娱乐新闻的兴盛,构成转型期新闻报道新的框架。新时期的新闻传播也发生了种种迷失。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后,在大众文化娱乐化大潮的冲击下,体育新闻娱乐化也渐成趋势。这种趋势使体育新闻一方面呈现出报道内容趣味性和报道形式多样性的特色,拓宽了体育报道领域,满足了受众的娱乐需求;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色情化、暴力化和虚假化的态势。如何正确引导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发展方向,是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