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5 毫秒
1.
马一浮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他在批评章太炎等国学观的同时,提出国学者乃六艺之学的国学观,认为传统儒家的六艺之学可以代表我国固有的一切学术,甚至还可以之统摄西方一切学术。他提出这一观点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反对当时思想学术界的全盘西化而主张继承传统文化的血脉;另一方面则是期以学术救国,以六艺之学改变世道人心而达到“复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沈从对学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学与现实人生关系的理解,分析论述沈从具有同“五四”学革命的思想启蒙精神一脉相承的学功利观,并指出正是他独特的化选择导致了他在创作上远离了当时的学主流。  相似文献   

3.
杜亚泉的文化思想--兼评杜、陈文化论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亚泉是“五四”时期“东方化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主张在当时产生过较大影响。在东西化对比上,他提出化“动静说”;在新化建设方面,他主张新旧调和,用中国固有明统整西方物质明,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保守的一面。杜陈化论争,拉开了东西化问题论争的序幕,这次论争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克庄是“辛派词人”的代表作家,具有比较丰富的词学思想。他的词学思想主要包含对“本色”词的肯定、对“雅正”词品的追求以及倡导“别有诗余继变风”的革新主张三个方面。这些思想既灌注于他的创作实践,也蕴蓄于他的词学论述,体现了刘克庄与时俱进的词学观,在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吴梅作为清末民初新旧思想交替时代的文人,其婚姻观、女性观具有矛盾的两面性。他思想的进步性表现为同情当时为争取婚姻自由而斗争的女性,对必须恪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提出了深刻批评,且较早涉及女权问题的探索。但作为旧时代的文人,他仍然将女性的不幸归结为刚刚萌芽的自由恋爱,体现了其婚姻观、女性观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身处内忧外患的晚清世变中,谭嗣同抱定“器存而道不亡”的信念,表现出对外问学西方、变法图治的一面;同时,他也在万国竞争的世界图景中,不断回勘、对照自身,借用西学激活传统思想资源,建构了一种介乎古今中西之间的特殊身体观。具体而言,他的身体观包含三个层次,从实在的“形躯之身”、现实的“政治之身”到终极的“宇宙之身”,层层激进,最终指向“虽杀之亦不死”的烈士身体观。对这一内在脉络的把握,有助于理解谭嗣同何以在肉体、政治、宇宙层面都能勇猛精进、勘破生死,从而进一步丰富对近代烈士精神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为学、授馆的过程中,罗泽南形成了他的经世致用的儒家济世观.这是他观照社会的基本准则.罗泽南个人内在思想理路的形成明显地与当时外在社会文化形态有一互动的生发过程.罗泽南的心路历程在当时的湖南乃至中国社会,都有其独特性,也有其共通性.  相似文献   

8.
郑观应是我国近代史上由买办向民族资本家转化的典型,为商为官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他思想的矛盾、立场的复杂。他关心时局,勤于笔耕,与新闻报界联系紧密,并有自己独到办报观。不过,探析其理想中“日报”的性质特点,不难发现其“日报”观在当时只是一种理想的“乌托邦”理念。  相似文献   

9.
柏拉图是西方系统阐述德育教育的第一人,其德育观对于西方教育思想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他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是达到个人与国家的正义和谐,培养哲学王。他的德育观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知识即美德”。如何理解“知识即美德”,深入探讨此问题可为我们当代的道德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韩国著名学者丁若镛(1762-1836)是一位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家。他的“仁学观”认为:孝者“仁之本”;仁者“人伦之成德”;仁者“行事”而后成之“人德”;仁的终极根源在天,而天赋予人以自主性。丁氏的“仁学”思想摆脱宋明儒家的“心性”之学,建立儒学的伦理本位,具有强烈的时代和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1.
孔子删诗是文学史上的公案,历代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这场思想交锋中诸家各执己见、相持不下。元好问无意参与论争,但并未缄口,而是从艺术本体、艺术传播、艺术感知出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孔子删诗是文学史上的公案,历代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这场思想交锋中诸家各执己见、相持不下.元好问无意参与论争,但并未缄口,而是从艺术本体、艺术传播、艺术感知出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胡适是中国现代学术史和文化史上的一位大师。上世纪初,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他试图“在思想文艺上替中国政治建筑一个革新的基础”,主张向西方学习科学与民主,试图文化救国。但是他的文化救国论,根本就起不到救国的作用,而只能作为一种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现行高职高专教材《英语国家概况》中仍称美国是"melting pot"的说法持不同意见。认为这种说法之所以能长期存在,源于现象掩盖了本质。笔者从诸多方面阐述不同的观点,目的是为英语学习者能更加全面地了解美国社会、历史人文,从而为更加准确的进行各种翻译及交际活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文章由辨正学界对《原道》篇中"文"、"道"、"德"、"自然"等基本概念的不同意见入手,探索《原道》篇的精义。作者认为,刘勰在《原道》篇中所说的"文"是最广泛意义上的形象或符号组织,这比以往文论中本来就属于广义文学观的"文"的观念外延更大。但由于刘勰将"文"与"道"结合起来思考,认为"文"是"道"所派生出来的万物的属性("德"),实际上便是从形而上的意义上思考文学艺术的本体,体现出深刻的反思意识。而刘勰立足于"文"、"道"、"德"三个基本概念的论述逻辑更是在中国文论史上首次尝试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集中体现了中国文论步入了自觉时代。  相似文献   

16.
钱穆、余英时师生二人都是史学界的翘楚,他们都以治中国思想文化史而驰名学界。本文以中西文化观为视角,通过对师生二人中西文化观的比较来探求他们之间学术传承的轨迹,再现师生二人薪火相传各领风骚的学术佳话。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即他们对文化内涵的界定,对中西文化异同的见解,对中西文化的栽体——知识分子的诠释。  相似文献   

17.
文化哲学意义上的判教在马一浮的理论体系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是马一浮文化哲学的建构方法和思维手段,其判教的实质是从文化现象中提取出一种文化观念,即他所谓的六艺,其目的在于肯定和论证这一核心观念;另一方面,据六艺判教展示了马一浮的文化史观,表明了他对以往文化成果的宏观考察和价值抉择。马一浮通过对隋唐佛学判教风规的创造性转换,依据六艺之道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西文化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全面的清理,考察了以往的文化成果,在判儒家文化、判儒释道三教、判中西文化的过程中,以文化哲学意义上的判教重新对中西文化作了梳理和总结,从总体上构成了马一浮的文化判教活动。在现代新儒家中,马一浮的判教立足儒家,旁涉佛道,考察古今,规模宏大,对当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在家乡南通所从事的各项建设事业的本质特征是“和谐”。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地方社会,构成张謇经营南通的根本志向;而谋求均衡、和谐、持久的发展则是早期现代化“南通模式”的核心理念。张謇所持的和谐发展观可概括为:(1)民本观。这是其经营南通的出发点。(2)协调发展观。这是其经营南通的基本方略。(3)整体社会发展观。这体现了其经营南通的社会理想。作为近代儒商的代表人物,张謇的精神世界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也有西方近代文明的因子,但其中包括和谐思想在内的儒家价值观的制约和影响却是第一位的。这是释读张謇的思想及其事业的关键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张謇建设地方和谐社会的理念和实践中汲取许多有用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9.
论青年毛泽东中西融合的文化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年毛泽东十分重视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他受杨昌济思想的影响,主张批判地融合中西化。中西化作为不同民族的历史只淀,各有工短,青年毛泽东能对之加以具体地分析,批判,并融合其优秀万分。这种融合是建立在对国情(包括历史化传统和现实情形两方面)进行“实地调查及研究”基础之上的。他在主编《湘江评论》时,就引进了近代西方资产阶段化来否定封建化,因而促使他更早地实现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和化观“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0.
徐悲鸿一生非常重视素描 ,他认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一定要严格训练。素描的基础最根本的是培训正确地观察、分析、综合对象并把它们生动地表现出来的能力。徐悲鸿擅于从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各种养份 ,同时也很注重“洋为中用” ,对西洋素描法及其发展都有独到之见解。在素描的风格上 ,徐悲鸿并不要求简单划一 ,他认为各种艺术都有其独特的表现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