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传媒全球化时代的强势来袭,国家形象和国家旅游形象问题日益成为国际传播和国际旅游领域里的研究热点,成为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普通民众普遍关注的一个极富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重大课题。为制定与完善中国国家旅游形象跨文化传播的国家战略,必须立足于全球传播语境的国家形象战略高度,实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跨文化传播的"全球本土化"战略,并贯彻落实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跨文化全球整合营销传播战略,以解决中国国家形象与国家旅游形象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中国形象"和"自我东方化"等跨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提高国际话语权,更有效进行全球治理的有效途径。习近平强调,"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针对这一时代课题,文章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构建国家形象的不同需求特征及制约因素,探讨了国家形象的构建及影响,提出了构建国家形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树立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开展持续有效的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课题。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国家级的统筹协调机制进行规划和管理。大众传播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需在现有媒体生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官方和民间资源,全面提升对国际舆论的影响力。本文从政治传播视野出发,以政治学的研究成果"国家与市民社会良性互动"为理论基点,认为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既要依靠官方舆论场对核心要素进行系统梳理,又要依靠民间舆论场对国家形象差异化特色进行充分挖掘,实施国家与公民的良性互动,在打通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基础上,弥合国家形象传播的盲区。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关于国家形象传播的文章日益增多,但大多数是通过对媒体新闻报道的探讨来考察传播效果,对中国媒体为何传而不通、西方媒体为何负面报道中国、我国如何争取国际传播话语权等问题没有进行清晰的学理分析,而宣传特性更是国家形象传播中的最大困境。本文把既定的媒体传播政策、国际传播规则及国家形象建构结合起来,认为国家行为是国家形象的根本,媒体是操纵者建构的产物,媒体的公信力及媒介建构十分重要,媒体对事实的报道与传播影响着人们对国家形象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关于国家形象传播的文章日益增多,但大多数是通过对媒体新闻报道的探讨来考察传播效果,对中国媒体为何传而不通、西方媒体为何负面报道中国、我国如何争取国际传播话语权等问题没有进行清晰的学理分析,而宣传特性更是国家形象传播中的最大困境.本文把既定的媒体传播政策、国际传播规则及国家形象建构结合起来,认为国家行为是国家形象的根本,媒体是操纵者建构的产物,媒体的公信力及媒介建构十分重要,媒体对事实的报道与传播影响着人们对国家形象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从媒介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这一重大命题出发,选取其中的一个截面为着眼点,分析本国成员在国外媒体中对自我国家形象的塑造方式,以及媒体中的国家形象传播与其他因素的关联,可以探寻有效的国家形象传播方式的意义,以及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优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强调自立自强,树立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奠定了中国国家形象理论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面向世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面向新世纪,江泽民提出中国形象新的目标设计.新一届领导人又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课题,要求"树立中国和平、民主、文明、进步的形象",他们高度重视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及时高效地处理公共危机,改善并提升了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8.
戴维撰文《民族图腾与国家标志:龙与中国国家形象传播》,就中国龙在西方文化中建构的文化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就中国龙文化的国际传播实践来看,中国龙形象多由西方主导构建,中方往往以“沉默的对话者”的身份出现。自我发出的声音很小。与中国的国家形象传播类似,中国龙形象在国际传播中呈现出严重的“他塑”现象,长期处于“被塑造”的地位,甚至沦为西方制造中国威胁论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中国形象的研究已成为对外汉语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探讨中国形象在来华留学生中的影响力。以国家形象理论、构建理论为基础,结合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形象认知的访谈结果,立足新时代视角,对中国形象认知优化与传播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实施中国国家形象战略,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途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作为伟大系统工程需要由中国道理来总结好中国经验并提升至中国理论,这是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理论生成的必然逻辑。国家形象战略概念、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等是阐述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理论的基础和前提。国家形象战略是主权国家为了实现国家利益而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文化、传播等手段调动、挖掘、协调、整合各种战略资源来追求和塑造国家理想形象的科学与艺术,具有价值主导性、合作共赢性、文明互鉴性、传播适应性等特征,要受到国家意识、国家利益、国家身份、国家实力、国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理论来源于中国国家形象战略实践,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理论,其核心要义和主要内容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理论与实践创新,对树立良好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尊重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家形象是国家对外传播和内政外交综合建构的结果,而内政和国家形象的自塑是对外传播和外交形象建构的基础。究其实质,西方宣扬的中国威胁论主要关系到中国崛起中的“不民主性”和“挑战性”这两个核心问题。明白了这一逻辑起点,我们就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实行积极的“委曲求全”之道,塑造中国温和而坚定的和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2.
影响中国国家形象的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国家形象的因素可归结为国家的客观状况因素、传播过程因素、国际公众的既有形象及思维定势因素三个方面。其中传播过程因素又可分为通过跨国交往而发生的直接传播和经传媒而进行的间接传播,即交往因素和传媒因素。要塑造和传播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应有针对性地确立和实施国家形象战略。  相似文献   

13.
北京奥运会前夕,西方主流传媒的相关报道仍密集在政治领域,而且以负面报道居多,这使得北京奥运会的信息传播成为有关中国国家形象博弈的一个平台。文章从分析现状出发,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侧重提出了应对之策,核心观点是将奥运信息传播提升为文化传播,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达到建构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家形象: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形象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国家形象能为促进中国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但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褒贬不一,总体评价有待提高,造成这种状态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的制约.为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中国必须明确国家形象定位,加强公共外交,发展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5.
国家形象是一国软实力的象征,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促进国家发展的有利条件。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中国形象时好时坏,地位或高或低,其原因既有意识形态和文化上的差异等外部因素,也不乏中国对外传播"报喜不报忧"和公共外交不足等内在因素。针对中国对外传播中的不足,中国应深刻反思,转变对外传播观念,拓宽传播渠道,增强公共外交。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构筑与传播的系统研究已迫在眉睫.国内外学者就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影响因素、定位与构筑、营销与传播等主要议题展开讨论,但局限于定性的思辨性分析,缺乏实证性的较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和定量分析,且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理论体系、形成机理、模型构建、测量评价等纵深命题,尚待持续探索、深入和完善.在梳理和评述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建构与完善国家旅游形象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探讨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研究设计,为跨文化的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战略性系统研究和实证调研做开拓性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7.
公共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传播信息及人类知识的集散场所,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直接关系着一个现代化城市人文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如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使图书馆事业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是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国家形象是在大众意识上形成的,对一个国家的理性和感性认识的总和。国家形象传播本质上是一种修辞行为。因此,在进行国家形象传播时,具有修辞意识的不同层次的发话者,应该选择符合受众特点的话语内容,以建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研究亟待持续探索、深化和提升,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测量与评价将在境内外调研中强化其跨文化的实证检验.在梳理和整合国家旅游形象的理论体系和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理论关联基础上,提出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测量维度与测量模型,初步构建"中国国家旅游形象识别系统4+1维度模型",并倡导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跨文化测量.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必须进行系统性理论研究和实证性调研,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在全球传播实践中应克服"自我东方化"、规避跨文化误读与障碍,以实现良好的国家形象传播与国际旅游营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中国国家形象的议题传播模式出发,主张对内应以复合主体为引导,通过以政府为核心、以媒体为主线、以公众为辅线的复合主体模式共建共构中国国家形象的议题传播;对外应以公关策略为推力,柔性引导、影响外国媒体传播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良性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