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莎士比亚在罗马悲剧姊妹篇《裘力斯·凯撒》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不吝笔墨倾力塑造了罗马英雄安东尼的艺术形象。作为罗马时代的政治风云人物,他因性格缺陷不可避免地从权力的巅峰跌落下来。然而莎士比亚不以成败论英雄,在剧中充分展现了安东尼天性的高贵、华美与威仪,赋予其悲剧崇高精神,使之成为力与美的组合。  相似文献   

2.
文章试图采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对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中的人物形象安东尼和罗马神话原型酒神形象进行类比分析,并将安东尼和剧中日神代表凯撒进行对比分析,来阐释作者是如何通过安东尼这个人物形象来颂扬酒神精神的,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曾以古罗马凯撒的事迹写成剧本《凯撒》,在剧中塑造了演说家安东尼的形象,安东尼在凯撒被刺之后的演说,曾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凯撒是罗马的执政官兼高卢总督,是有名的独裁者,他夺取了元老院的军政实权,扩大了罗马奴隶主政权的基础,还率军攻打高卢的日尔曼人,并渡海进攻不列颠。元老贵族对他恨之入骨,组织了反对凯撒的政治阴谋。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凯撒在出席元老院会议时被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之一,创作于1606年。它在整个莎士比亚文学宝库中并不占有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远不如《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等四大悲剧那样历来被推崇备至而名扬四海;但仍然不失为艺术殿堂中不可多得的珍宝。以其独特的风姿,闪耀着瑰丽的光彩。“尼罗河花蛇”剧本取材于希腊古典作家普鲁塔克所记述的公元前50—30年的一段历史。美丽的埃及女王与罗马英雄玛克·安东尼的一段恋情。此时,裘力斯·凯撒已遇刺身亡,罗马由奥克泰维斯·凯撒、玛克安  相似文献   

5.
《裘力斯·凯撒》,又译《凯撒大帝》,是莎翁写于第一创作阶段的一部罗马历史悲剧。凯撒(公元前100—44年)是古罗马帝国一员雄图大略、野心勃勃的统治者。公元前44年他率领大军班师回朝,在罗马广场上受到热烈欢迎。他最得力的大将安东尼深信罗马帝国需要一名强有力的独裁者,三次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是一位悲剧意识浓厚的女作家。其悲剧意识的形成是由于缺少关爱的童年生活、遭受重创的婚恋经历、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和经典《红楼梦》的文学影响。本文从爱情的现实性、爱情是获得婚姻的手段、爱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三个角度,解读了《倾城之恋》并阐述了作品中的爱情观,及人物的爱情悲剧。从女性之间的斗争、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如同博弈般的爱情与婚姻等方面,剖析了作品中的悲剧色彩,表达了张爱玲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认同,折射出作者对当时女性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有人将莎士比亚的名著《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中往返奔波于罗马和埃及之间的名将马克。安东尼比作是今日的时尚一族:当他思念家乡时,他便“割断情丝,离开迷人的埃及女王”;  相似文献   

8.
《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包法利、夏尔之母和艾洛伊丝三位女性的爱情悲剧、事业悲剧和人生悲剧预示着一个时代的悲剧。这种悲剧不是特例,而具有普遍意义,在中外诸多优秀作品中,都有这三位女性代表的三种典型化悲剧女性形象。除了被压抑的欲望、身体商品化和生与死的选择等悲剧色彩,也存在着女性解放、渴望自由的的呼喊。  相似文献   

9.
《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包法利、夏尔之母和艾洛伊丝三位女性的爱情悲剧、事业悲剧和人生悲剧预示着一个时代的悲剧。这种悲剧不是特例,而具有普遍意义,在中外诸多优秀作品中,都有这三位女性代表的三种典型化悲剧女性形象。除了被压抑的欲望、身体商品化和生与死的选择等悲剧色彩,也存在着女性解放、渴望自由的的呼喊。  相似文献   

10.
《围城》是一部相当严肃的悲剧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主人公方鸿渐在爱情、事业、婚姻等方面的悲剧命运,还刻画了以方鸿渐为中心其他人物的悲剧,展示了人性弱点与人心的自然欲望之间的冲突,贯注了作者对知识分子人生悲剧的深沉关切和严肃批判。  相似文献   

11.
通过揭示歌德笔下维特这一人物的信仰体系,来反观他与绿蒂之间的爱情悲剧。通过研究可以看出,维特的爱情实际上维特信仰的栖居之所,从而使我们对维特的"信仰悲剧"具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时尚VS经典     
什么是时尚? ——巴黎时装界打个喷嚏,全球的时髦小姐都会感冒。——昨日还红得发紫的“小燕子”,今天成了被人冷淡的“小厌子”。——什么是经典? ——“埃及艳后”与罗马将领安东尼的情史是古代西方史上最伟大的爱情。  相似文献   

13.
《天窗》是一部爱情悲剧,男女主人公汤姆和凯拉的爱情悲剧具有必然性。笔者试图从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公意的道德和个人感觉偏好的自由之间的矛盾和语言的非交流性三个方面去论证这种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在古代罗马的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三头统治’。所谓‘三头统治’,是指由三个有政治军事力量的人,秘密或公开地结成同盟来共同掌握统治国家的权力。人们习惯上按照其出现时间的先后,称之为‘前三头统治’和‘后三头统治’。其中‘前三头’是指:恺撒、庞培和克拉苏;后三头则指:屋大维、安敦尼和雷比达。 (一)‘前三头统治’和恺撒独裁 ‘前三头’中的庞培和克拉苏是在公元前70年,罗马民主派与元老贵族的斗争中,由于得到民主派的支持而成为罗马的‘执政官’。与以往的罗马执政官有所不同的是:他们拥有自己的军事实力。  相似文献   

15.
石洁林 《学语文》2013,(1):75-75
洪昇的《长生殿》与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都描写了大人物的爱情。围绕两部作品的一条隐线便是一个"情"字。本篇中,我们也试图从这一"情"字,对《长生殿》与《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进行分析。 一、情之性质:纯情与迷恋 洪昇的《长生殿》中,李杨二人的爱情是理想的、单纯的。杨贵妃没有过问政事,也没有恃宠妄为。  相似文献   

16.
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记述了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婚姻悲剧,代表着汉乐府民歌的最高艺术成就。瓦西列夫在《情爱论》中说:“爱情悲剧是情感冲突和社会冲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个人的高尚追求同反对这种追求的外部力量,某种重大的客观障碍之间深刻冲突的一种特殊形式。”关于《孔》诗中焦刘婚姻爱情悲剧的成因,诸多研究者提出了多种看法。或以为焦刘两家门第不当,或以为刘兰芝与焦仲卿相处三年而无子,或以为兰芝礼仪未至,或以为焦母的寡妇变态心理所致,诸多说法都不无道理,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别。我…  相似文献   

17.
在莎士比亚笔下,《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不仅是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它更向世人展示了罗马和埃及这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该剧以埃及被罗马征服,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殉情结束,戏剧的结局虽令人惋惜,但是绝非偶然。通过对剧中人物的行为和语言的分析,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说明了在该剧中,罗马征服埃及是自我战胜本我的必然结果,并揭示了理性必然战胜感性这一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8.
今天应聘老师讲罗马有关历史,我有些小想法。首先,我们学的是罗马制度的演变与罗马法的作用,我想完全机械地将书本内容照搬到课堂上一定会比较沉闷,所以在讲课期间,完全可以穿插罗马的故事,如罗马的诞生--母狼哺育罗马创立者的故事,还有罗马城在创建与发展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罗马人与萨宾人的故事,用这两个故事可引入书本上罗马王政时期的内容,然后用三次布匿战争、角斗士起义、恺撒对高卢的征服和三巨头之间的混战、屋大维对埃及的再次征服并打败强敌安东尼等故事引出罗马政体变化的原因与经过。  相似文献   

19.
《桃花扇》是一部接近历史真实的爱情悲剧,侯李爱情所遭遇的政治变革凸显了强烈的时代和民族悲剧特色,面对国破家亡的历史命运,二人的悲欢离合显得微不足道,在孔尚任的笔下,政治悲剧要高于爱情悲剧,这体现了文本的理性光芒,并且成为教化后人在情感小我与民族大我之间抉择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20.
《飘》是一部以南北战争为背景,描写女主人公斯嘉丽曲折人生的小说,其中,尤以斯嘉丽的爱情最引人入胜。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围绕斯嘉丽的爱情主要刻画了三个人物。一个人的爱情悲剧,其实,也是三个人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