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党和国家决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情况下,大力开展大学生行政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对行政职业能力的迫切需求;二是帮助大学生成功成才,夯实未来职业发展与腾飞的基础;三是增进大学生的科学认知、政治认同及日常生活的幸福感。当前,大学生行政职业能力培养存在培养目标不够清晰、相关课程相对缺失、实践平台构建困难等问题,需要采用明晰培养目标、开设相关课程、构建实践平台等方法,切实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行政职业能力,使其成为他们成功成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就业门槛的升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考察毕业生的“软能力”,因此,加强大学生“软能力”培养,正在逐渐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着重分析和阐述了大学加强大学生“软能力”培养的意义和途径,希望对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3.
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业能力不足是困扰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问题。美国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就业能力框架及其培养机制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政府、高校及企业三方配合;要对国民教育体系进行系统规划,以更好地培养全社会人员的软技能;就业能力的培养过程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要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空间系统;构建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时间系统,实施全程式生源规划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一生一特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是山东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在研究与实践过程中,依据培养目标,搭建能力培养的“立交桥”;构建培养模式,实现能力培养的“直通车”;改善实践条件,强化能力培养的“训练场”;展示专业特长,获取能力培养的“合格证”,创新了学前教育专业“绝活教育”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是使大学生习得和拥有胜任某职位或职业并保持和发展相关职位和职业的个性特征、技能特长等特质,胜任力是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体现。建设基于胜任力理论的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6.
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主要策略之一.从社会工作视角来看,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应包括“开放——全程——服务”的培养理念、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体的就业辅导人才队伍、以“软技能”为核心的内容体系、“政校企社”四方培养资源的整合机制、“教育——辅导——培训”三位一体的培养策略等.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然后阐述了“四轮驱动”培养机制的内涵,最后提出了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四轮驱动”培养机制构建策略,包括政、行、企、校共同确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政、校、行协同构建能力递进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校、行、企联动创建“教—训—创”一体的教学模式等。  相似文献   

8.
“做中学”: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提出“做中学”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探究掌握知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基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就业做准备。在高等学校的“做中学”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做中学”的引导者;“做中学”应该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科研资助应该针对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创新与创业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明确培养目标、探索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等有利于我国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的建议措施,最后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有针对性地总结提升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高职教育培养要求,高职教育的现状和教学软、硬件实际状况,探讨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借鉴物理场理论,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提出“双能力”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构建能力场培养模式,打破以教室为主要阵地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实现信息、知识、专业、职业、能力与情感意志的融合,形成跨越校园的能力场,保证实现学生职业发展和职业就业的双能力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提升就业能力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志愿者服务,为大学生投入社会实践、提升就业能力提供了载体.参加志愿者服务有利于大学生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介绍大学生实践能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结合近十年来指导大学生创新实践工作心得,深入讨论了“分层递进、持续发展”的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尤其指出推进创新实验室建设在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上的重要作用,并详细分析了立足大学生科技竞赛以及“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创新实验室建设思路、“分层次,可持续”的运行方式以及相应的管理理念,以创造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高职教育培养要求,高职教育的现状和教学软、硬件实际状况。探讨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借鉴物理场理论,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提出“双能力”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构建能力场培养模式,打破以教室为主要阵地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实现信息、知识、专业、职业、能力与情感意志的融合,形成跨越校园的能力场.保证实现学生职业发展和职业就业的双能力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大学生的创业问题是高校面临着的客观问题。将“两课”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将“两课”教学的基本培养目标定位在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调整“两课”课程设置,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服务平台;强化“两课”实践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这有利于提高“两课”的德育功效,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创业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该文紧紧围绕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这一主旨,构建有利于创业能力培养的“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正确处理好“三个课堂”在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关系,以实现教学管理优化及学生创业能力提高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面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挑战,急需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指导和培养工作。本文重新定位了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目标,构建了"阶梯递进式"创业培养教学课程体系,旨在为高校实施创业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根据学校发展定位,按照“确定培养目标—探索能力素质主线—构建知识能力体系—制定培养方案—整合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实施教学改革—检验培养目标—不断调整各培养环节”的系统工程思想,探索和实践了以工程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的自动化专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在我校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中已实施...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能力素质模型建立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是要建立不同学科类别的大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素质模型。这个模型中的指标要素将直接决定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课程体系的设置。针对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笔提出了大学生能力素质模型的理论框架以及构建大学生核心能力素质模型的方法与步骤,旨在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理论指导,进一步增强素质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为此,高校应增强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新模式,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高校与政府、企业联合创建交流互动平台,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社会大环境。  相似文献   

20.
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发掘自我潜能、培养积极品质、达成自我实现。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包含心理健康维护能力、心理问题调节能力、心理危机应对能力。培养心理自助动机、掌握心理自助知识、发展心理自助行为是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形成的基本路径。构建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培养机制,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挖掘大学文化的心育功能,构建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的导向激励机制;统合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评估与教育系统,构建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的协同联动机制;提升高校学生心理服务与援助质量,构建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的支持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