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本文利用作者所在高校的"疫情期间大学生就业信心的影响因素"调研统计数据,从社会性别视角对两性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信心整体偏低,男生就业信心明显高于女生且存在显著性差异。人力资本、求职准备、学科理解、家庭背景均对就业信心有显著影响并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为提升大学生信心和就业质量,高校需要根据影响因素和性别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和就业指导,女大学生应积累人力资本并提升抗压能力。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决定大学生学习的效果,决定大学生培养的质量,决定大学生的前途与命运。当前,公务员招录考试是影响大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公务员考试的社会氛围、考试的条件设定、考试的内容、考试的程序安排等都会影响大学生学习行为并可能导致学习行为出现偏差,因此,有必要从国家、高校和社会各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抵制“公考热”的不良影响,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帮助其合理就业,从而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政府与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高度重视,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又成为新的关注点。导致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有: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突出;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片面追求就业率,就业指导水平不高、队伍不强;毕业生的就业信心不足、角色定位不准、就业能力不高等。政府可以通过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提高就业增长率,积极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不断拓展就业渠道等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学校可以通过合理设置学科专业,提供优质的就业管理服务,提供高水平的就业指导,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等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大学生个人通过树立信心、转变观念、提高就业能力等措施来提高就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工作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紧密相关.本案例对一个缺乏就业信心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引导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及对他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让他鼓起勇气找到了一份与他专业相关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他的良好表现受到公司领导的肯定.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心理问题.以及就业市场不成熟和就业观念较落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确立科学的发展观,树立大众化就业的新观念.通过政府和高校的共同努力。为大学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信心指数的预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大学生就业信心的变化趋势.因此,文章建立了基于L1范数的诱导有序加权几何平均(IOWGA)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及预测有效度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省德州市某高校2000—2012年大学生就业信心指数数据,对大学生就业信心指数中的全局信心指数进行分析预测,并与采用GM(1,N)预测模型、单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和ARMAX预测模型分析结果从预测精度、预测模型有效性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L1范数的IOWGA算子组合预测模型比其他三种单项预测方法预测方法精度更高且为优性组合预测,本模型对大学生就业信心指数预测是可行的,可以用于对大学生就业信心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信心指数的预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大学生就业信心的变化趋势.因此,文章建立了基于L1范数的诱导有序加权几何平均(IOWGA)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及预测有效度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省德州市某高校2000—2012年大学生就业信心指数数据,对大学生就业信心指数中的全局信心指数进行分析预测,并与采用GM(1,N)预测模型、单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和ARMAX预测模型分析结果从预测精度、预测模型有效性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L1范数的IOWGA算子组合预测模型比其他三种单项预测方法预测方法精度更高且为优性组合预测,本模型对大学生就业信心指数预测是可行的,可以用于对大学生就业信心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北京和武汉两地的513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的经济信心对其就业信心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大学生经济信心对其就业信心有正向的预测作用;(2)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经济信心与就业信心之间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就业形势及学生就业心态,提出大学生就业平民化的观点,确立大学生树立信心,更新观念。合理定位的思想。鼓励大学生调整心态,早日就业。  相似文献   

10.
理工科女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理工科女大学生行为文化出现一些问题:其一,学习兴趣下降,对前途信心不足;其二,社团活动参加不多,能力锻炼较少;其三,生活内容单调,交往能力相对较差。加强理工科女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的对策是:1.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环境氛围;2.将女性教育渗透在理工科的专业教育中;3.多途径提升理工科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4.增强理工科女大学生的自立、自信、自强意识。  相似文献   

11.
当前,由于社会、家庭、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影响及压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很大影响,许多在校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未来走向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心理上的困惑和迷茫,表现为学习上不知学什么,行为上不知干什么,对未来缺乏信心,心理压力较大;还有一小部分人在生活遇到挫折时,心理脆弱,乃至出现过激或极端行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更要站在人终身发展的角度关注大学生的成长,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以使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挫折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而又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挫折心理通常表现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恋爱和家庭经济等方面。有些大学生不能正确应对挫折,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甚至采取极端行为攻击他人或结束自己的生命。心理弹性理论表明,通过心理弹性干预可以激发和促进大学生形成心理弹性,成功应对挫折,并达到良好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3.
近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毕业生每年大量递增,同时由于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法律规定与劳动法、地方劳动法规相比,还有一定的缺欠性和不完整性,与劳动法也存在一定的脱节问题,因此,大学生在就业中,往往会产生一些纠纷。对于纠纷,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往往都是各有苦衷。那么,用什么方式来预防纠纷的发生呢?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平衡双方的权利义务呢?作为大学生,应该学习和了解毕业生就业规定和劳动法律法规,通过自己的行为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促进良好的就业秩序,这不仅仅能使自己在就业阶段获益,更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劳动法律及时地…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工作搜寻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地方性综合高校200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地方高校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特征.研究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的假设下,大学毕业生薪酬预期即保留工资设定过高,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受到其自身能力因素、性别、专业属性以及学校的就业辅导、经济环境因素、政府宏观就业政策的影响.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加强就业辅导、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可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就业能够激发农村各项事业的创新活力并缓解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压力,推动农村经济长远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至今,大学生返乡就业工作出现许多问题,大学生陷入就业困境。高校正在尝试通过强化继续教育等措施提升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引导大学生走出返乡就业困境。简述新时代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意义及影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探究新时代大学生返乡就业面临的困境,从继续教育角度提出引导大学生走出困境的方法,为强化大学生返乡就业信心、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浅议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家豪  王晓珍 《考试周刊》2009,(28):207-208
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工作的能力。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出发,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的现状进行了初步的阐述.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经秋华 《教师》2016,(4):53
在现代的教育教学中,老师发挥的作用是无人能代替的。一名出色的、有责任心的教师不仅要注重于教授学生文化知识,传递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身的行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毅力、知趣、理想精神等。教师行为包括教师的态度行为、语言行为、行动行为等,主要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学习意志力、学习的激励三个方面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毅力。下面笔者从这三个方面,特别是从教师行为对学生学习信心培学习是一场持久战和攻坚战,学生的学习需要毅力。学习毅力是学生的学习力的集中体现,学生的学习毅力与学生的学习信心、意志力、学习激励等方面密切相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通过教师的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值得广大教师的重视与深思。本文主要通过对教师行为的研究,着重分析了其对学生学习毅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就业困境与突围之道: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分析与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困境,自我效能感因其对职业决策、求职与就业的重要影响而成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种突围路径。但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自我效能感仍较为欠缺,在职业决策时目标模糊,对职业和自我认知不清,求职过程中悲观、焦虑情绪明显,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普遍,入职后,角色转换困难,产生自我否定。根据班杜拉的理论,为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就业能力,高校可通过鼓励研究性学习、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全程职业生涯规划让大学生获得直接的成功体验;通过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同龄人的参照作用和职场人士的信息提供作用让大学生获得替代经验;针对就业歧视造成的心理压力和自我效能感的不足,进行言语说服,树立大学生的就业信心;通过改革高校管理体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提升其情绪智力和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必将深刻影响高等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模式以及师生的思维方式、行为观念、学习习惯。文章通过智能分析技术创新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实现就业指导从共性服务到个性化服务。通过多样数据的定义,全方位拓展多样数据采集途径;通过深入分析"全样"大学生海量数据,设计开发面向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大数据分析原型系统,预测学生就业行为趋势,为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数据、算法和模型支撑。  相似文献   

20.
就业心态问题是大学生求职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心理问题。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下,就业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表现出普遍性的悲观认识和恐慌、焦虑等。而且年级差异、学科专业差异和学校类型差异引发的大学生在就业形势认识、就业情感、就业的态度、就业心理准备和行为倾向及选择等方面的差异明显。应通过创造更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环境,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帮助和引导地方普通高校改革,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加强就业观教育和职业指导等,帮助大学生缓解就业心理压力,形成良好的就业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