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智力落后学校课程设置应“体现先进的特殊教育思想,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智力残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智力残疾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启智学校社会适应课程就是在相关教育法规和政策的指导下,充分考虑本地区社会环境的差异和本校生源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等各方面因素,自编形成的校本课程。这个课程以促进智力落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为目的,因此称之为“社会适应课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我国大陆培智学校的现行培养目标和课程问题 ,揭示出现行课程的设置与三层培养目标之间严重脱节的现象 ;建议改革现行的学科课程 ,以《纲要》为指导 ,以各种缺陷程度的智力落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各自的培养目标为依据 ,设置以生活教育为中心的综合课程 ,使培智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能生活自理、适应社会甚至自立。  相似文献   

3.
培智学校课程改革事关培智学生学什么、培智学校教师教什么的问题。从我国培智学校课程的沿革来看,学生残疾程度加重、智力残疾人士生活质态低下导致生活化课程理念成为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核心”。生活化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中应该注意避免“唯生活化”和“低标准化”倾向,引领学生走向“有尊严地生活”。  相似文献   

4.
培智学校的职业教育是培养智力落后儿童生存能力的教育,目的在于使其掌握必要的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以适应社会。创建和谐社会需要多元人才观。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学生的和谐发展,培智学校的职业教育,要尽可能创设适应智力落后儿童优势智能发展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人与成才。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国内两所特殊教育学校采集了133名年龄在7岁至17岁之间的弱智学生的智力和适应行为的测量数据,经过统计处理,结果发现:随着智力落后程度的加重,弱智学生在智力测验的各个分测验上的发展水平会显著地下降;平均水平较低;学生智力落后的程度越重,其适应行为的发展水平越低;弱智学生的智力与适应行为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弱智学生的智力和适应行为的发展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建议培智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针对不同程度弱智学生的认知特点,以适应学生的能力差异,这也是培智学校课程研究必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要求培智学校对学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并将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纳入教学体系,智力障碍学生需要接受社会生活适应教育,消除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培智学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建议,希望对促进培智学校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的培智教育课程改革掀起了培智学校生活教育的浪潮,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成为培智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教育部出台的《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明确要求,在课程功能上,强调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养成,注重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个人才能[1]。如何落实好这一要求,培养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并促进其他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培智教育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一、学校、家庭和社区相互支持的生态化教育模式的提出   近年来,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已成为我国培智学校的主体.智力不足导致他们适应能力的缺陷较严重.适应能力除直接受智力影响外,更是与环境交互的功能状态.适应能力作为生活的重心,有动态、可变的特点,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与支持便能增进适应能力、生活能力.已有研究表明:中度智力落后儿童10岁以前适应行为发展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提高,11、12岁左右成平稳状态,7、8岁以前发展较快.也就是说,对智力落后儿童的适应能力要进行早期干预,通过教育训练与环境影响,儿童各个方面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左桂荣 《中小学电教》2011,(12):143-143
智力落后儿童都存在较普遍的语言障碍问题。培智学校面对的多是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如何提高他们的语言清晰度和口语表达能力,是特教教师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医教结合”的探索给特殊教育学校带来了一次大的改革.应结合国家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和学校实际情况.将“医教结合”的新理念、新技术引进特教。探索出一条适合特殊教育学校和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康复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培智学校教育对象的变化、融合教育的倡导实施、原有课程实施方式使得培智学校的改革势在必行。以北京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的研究方法对该校与社区互动的原因、历史、具体举措、效果及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文化氛围、学校管理、课程方面培智学校都有其与社区互动的机制。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的特点有:“双赢”是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基础、“利益共同体”是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表现形式、“改革发展”是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动力。要更好地促进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不仅需要协调学校内学科课程与社区课程的冲突、突破学校改革和质量发展的瓶颈,更需要处理好学校、社区、家庭、政府在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中的支持服务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调查为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研制的基础研究。调查内容为培智学校和兼收智力落后学生的特殊学校的两类特殊教育学校的专用教室与康复训练设备情况、图书资料情况以及校舍面积情况等学校的基础设施的调查。结果显示培智教育学校的办学基础条件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办学基础条件的不足将会影响培智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需要在十一五期间积极推动培智教育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一例成年智障者社会交往技能的社区干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以往文献报告中,对智障者的干预训练主要针对的是儿童和青少年,场所主要在特殊学校,而对成年智障者干预训练的报告却很少。这篇文章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探讨了社区干预对成年智障者社会交往技能的辅导过程和效果,为提高成年智障者的社会适应力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证明:(1)社区支持和家庭力量相结合是成年智障者社区干预的有效途径;(2)行为疗法的各种技术更适合于成年智障者社会交往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随着随班就读工作的深入开展,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从招收轻度智力障碍学生为主逐渐转变为招收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为主,且学校中同时伴有情绪行为障碍及自闭症的学生越来越多。良好的教育训练可以改善与提高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适应能力,其中,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开发尤为重要。学校在个别化教育、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等理念的指导下,以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了课程开发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4.
2002年6月—2005年5月利用近3年的时间,在辽宁省14个市、地的19所弱智学校开展了课程教材改革与教学策略实验研究。研究从弱智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论证入手,对当前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趋势进行思考和定位,提出弱智学校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与思路,构建校本教研指导下的“以学生为本”的校本课程模式,对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与难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最新修订的“智力障碍”定义系统,更加注重个人功能状态的改善,强调特殊教育就应该成为最有效的支持体系,帮助智力障碍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根据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特殊教育启智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要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提高他们的社会化发展水平,以形成广泛的社会适应技能为主要目标,并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区生活等方面构成一个完善的课程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智力落后儿童适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面对生源复杂、教材大纲编写落后、教学受课堂制约、教师提高学生生存能力的意识薄弱的现状,如何培养21世纪的智力落后公民,如何使其获得生存的知识技能技巧是我们特殊教育学校的重要课题之一。该研究通过加强学校环境建设、进行课程改革、开展主题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延伸教育手臂等途征,其结果表明:环境是培养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正确的办学理念是课题研究的保证,主题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训练方法。可见,培养弱智学生适应能力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要深入挖掘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中、重度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能力的生态化教育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除了受智力影响外,更与环境产生着交互作用。通过环境影响与教育介入,适应能力是可以得到改善与提高的。学校、家庭、社区是智力落后儿童生活的三个主要生态环境。环境生态课程是弱智教育理想的教育模式。本论文以此课程理论为基础,充分开发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潜能,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相互支持的生态化教育培养模式,提高智力落后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字词是弱智儿童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弱智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且困难的任务。通过从语音、词汇、字词结构的角度分析某省编1-3年级语文教材的字词,教材字词内容的安排与弱智儿童语音、词汇发展规律基本符合,字词结构与弱智儿童字词结构学习规律有出入。应根据弱智儿童本身的言语习得规律安排培智学校语文教材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智障者在课程中的角色问题一直是特殊教育争论的重点问题。本文从生态课程理论来探讨生态课程观下智障者的角色。指出在生态课程观下,智障者是课程目标的制定者、参与者;智障者不仅仅是消费者,更是生产者;智障者是环境的互动者、推动者;并对由此带来的教学启示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