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城市街道环境中的景观雕塑应与建筑物、道路绿化、街道空间等融为一体,共同美化着城市景观与城市环境.街道景观雕塑在造型上不仅要独特新颖,给公众产生美的视觉感受,还应该起到激活城市道路环境,划分城市街道空间的作用.本文通过连云港海连路景观雕塑设计案例的解读,具体阐述景观雕塑在城市街道环境系统中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上海老城厢的路政系统较早的经受了由旧式道路到近代路政发展的过程.然而不同于许多城市,上海老城厢在城市快速现代化的洪流中维持了良好的人与空间的关系.本文意在以人的感官为依据,从街道与行人运动速度,与人的感官尺度两个方面形成更为客观的关于上海老域厢街道空间意义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城市服务产业高度依赖街道空间环境。交通、形象及产业发展是城市街道的3个相互冲突且难以协调的重要功能。传统旧街的商业氛围形成过程漫长且易受破坏。在以商业、服务等临街产业功能为主的街道改造过程中。宜高度重视其产业保护,使之得以延续,对城市产业发展和解决就业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街道柔性边界是连接建筑临街立面与街道部分的空间,起到衔接建筑空间与街道空间的作用,为建筑中或直接在建筑前面产生城市公共生活提供了可能.有着柔性边界的街道能为公众提供一个宜于交流的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人们可以通过这个空间来开展各种室外公共活动,体验多姿多彩的城市生活,增加城市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城市街道边缘空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街道的各种边缘空间与人的行为活动密切相关,重视、利用边缘,是设计者实现自己设计意图的重要环节。将空间的创造和行为的预见结合起来,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  相似文献   

6.
行道树能够有效调节街道空间的微气候,优化夏季室外热环境的舒适性,并与居民健康效益存在运作机制,对人类健康福祉和城市可持续性有重要意义.对国内外城市行道树调节街道空间微气候、与城市居民热环境适应性的研究在作用机制、驱动因素、评价方法和研究方法 4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梳理,冠层特征是其发挥调节作用的主要驱动因素;热舒适指数PET和UTCI是对微气候量化结果进行评价的主要方法;研究方法从实测法向数值模拟转变,由单一方法趋向多方法结合,获取的数据类型更加多元化.但多数研究仍以关注其提供的生态微气候调节能力(物理水平)为主,影响行人居民热感知及热适应性(心理水平)的研究数量仍较少,对未来行道树与城市热环境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街道是城市中最常见的公共空间,它既是承担市民多种公共活动的空间载体,同时在城市不同功能类型的空间中起到联系作用。城市空间品质会直接影响市民对城市空间的感受。本研究以GIS为平台,从可达性、活力性、适宜性三个维度构建街道空间总体品质模型,从多种角度对阜阳市区街道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阜阳市区街道空间品质呈现由中心向外扩散的格局(2)生活点具有显著的道路指向性,极值活力性街道具有典型的建成区指向性,极值适宜性街道具有典型的草耕地指向性(3)全局自相关分析和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街道品质Moran指数I为0.824462,具有显著的高高聚类分布特征(4)聚类和异常值以及热点分析显示,高高聚类和热点主要集中在城区中心,而低低聚类和冷点主要集中在城区南北两侧。依据三大维度和街道品质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阜阳市区街道品质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8.
城市在向前发展的同时会给自身的空间结构带来不合理的问题,适时的对城市空间环境进行整治,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芜湖市的情况,认为在进行空间环境整治时要注重城市的景观建设;使改造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注重居住区空间环境改造;保留城市空间的历史延续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街道边缘空间的定义、存在形式以及与人行为的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对街道边缘空间的设计要点,旨在将空间的创造和行为的预见结合起来,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  相似文献   

10.
街道作为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是城市形象的外在体现。本文试图分析当下城市街道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不同类型的街道空间提出设计发展建议,希望良好的街道空间给生活在其中的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街道是殷夫诗歌中革命叙事的独特意象,它不仅仅体现出都市的殖民性与现代性特征,同时被赋予了丰富的政治意识形态与超强所指,具有革命性特征,显示出"广场美学"的审美特点。街道空间充斥着阶级意识与革命意识,依托于街道这一空间形象,诗歌完成了它的革命叙事。  相似文献   

12.
墙是“街道”与“家”之间的重要界限,一墙之隔便“内外有别”。作为外部空间的街道是一个被性别化的空间,男性是街道上的原生居民,他们享有街道的支配权。当“家”与“街道”之间那堵墙被打破之后,女性开始走出闺门,涉足街道。在街道上,女性的身体处于男性的凝视之下。作为街道新人,女性要被街道所接受,须调整自我与街道之间的关系,并且对自我身体进行改造。因此,近现代文学中出现在街道上的女性,最终经历了由物化到革命符号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SD法,选取安阳市区内的7条街道,从心理感知情况出发对街道空间进行定量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对心理量和街道客体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街道形式因子、印象性因子与客体指标的相关最强;氛围因子与客体指标的相关性较强;舒适感因子与客体指标的相关性最弱,客体指标对其基本没有影响.其中街道的长度、宽度、街道D/H是对心理量影响最为重要的客体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以龙岩市街道景观形象建设为例 ,认为城市街道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场所之一 ,也是影响一个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应在满足其功能需求的基础上 ,着重从以人为本、空间形态、整体协调、绿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去寻求建立城市街道景观形象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点、线、面是现代城市街道设施最基本的设计元素.点、线、面有各自独立的品质,在街道设施设计中除应承认其几何学的一般意义外,更重要的是在街道环境中给予人们的感情作用和艺术形态对于视觉审美的意义.巧妙地对各类街道设施造型按点、线、面视觉形态分类进行有目的的设计,不仅可以表现出许多不同的情感和视觉效果,而且可以获得交通疏导、人文景观、功能空间区分等多重效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均已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在当今城市资源、能源、环境、交通等日益紧张的形势下,城市地下空间的优越性逐渐展现出来:扩大城市容量,缓解城市交通矛盾,改善城市环境.当城市地下空间不再单纯局限于人防功能时,人们对其景观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文对城市地下空间景观环境的构成要素及设计原则,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以期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论文提出了在地面采用气动方式模拟空间微重力环境下实验系统方案,该实验系统用于验证空间机器人的捕获性能。本验证系统由模拟目标星实验模型、气浮平台、双目视觉系统、通讯系统、电机系统,传感器系统、信号调理系统六个子系统组成。本论文首先阐述了系统各个子系统的设计方案,其次讨论了基于层次递减式控制系统结构,最后重点研究了模拟目标星在垂直地面方向上的漂浮运动控制算法,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街道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和品质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方面的研究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街道景观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空间是人物形象生成及表现的具体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人的行为、思想,从而呈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阿Q正传》中,鲁迅将阿Q放置在等级森严的传统乡村空间未庄,被世俗浸染的神性空间祠与庵以及充满现代意味的城市,彰显了阿Q与环境的密切联系。不同的空间呈现出阿Q不同的性格特质,为人物何以为此提供了空间维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特色缺失的现代化建设中,天津这座异域特色的海港城市,通过各种特色街道的设计与建造,反映了其独一无二的城市特色.本文力求小中见大,通过对特色街道侧界面的控制方法与策略研究,探讨天津城市特色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