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庄子把常人所说的有一般效用之物,称作“小用”;把引人进入大道、保人享尽天年等具有非常使用价值的东西,称作“大用”。庄子的学说不能帮助世人争权夺利,求名求荣,却能助人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庄子毕生所倡导的就是要人们追求这种“大用”。庄子在乱世暴政的特定社会条件下提出了无用之用思想。“无用”,指无用于暴政。“之用”,指保全自身。通过“不材”、“中道”、“与时俱化”,为人们设想了一套处乱世的方法。它体现了庄子对人生命存在的热爱和关注,深藏着一个平民知识分子的愤世精神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无用之用是应付暴君乱世的权宜之计,切不可不分时代地随便搬用。  相似文献   

2.
无用即大用     
“中文能制造机器么?”“不能。”“中文能产生经济效益么?”“不能。”“那中文有什么用?”“无用。——中文是无用,但中文是精神,所以无用之用是大用。”这是南大文学院院长董健教授在中文系90华诞庆祝会上,与视中文为无用者之间的一段精彩对话。回眸千古华夏,中文走过了甲骨  相似文献   

3.
<正>多年来,上海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类型一般为社科类和文学作品(以小说或散文为主)各一篇。社科类文章和文学作品的解题都需要从文本中提取和整合信息,社科类阅读要梳理论证思路,把握主干信息,文学阅读则强调在整体把握主旨的基础上关注那些看似“无用”实则却有“大用”的信息,比如小说中的细节。“细节”看似无用,因为删去一些细节似乎不太影响对小说主旨的把握(我们日常阅读的故事梗概或情节提要,一般都没有细节),而细节其实有“大用”,因为细节往往决定了小说的格调、风貌、节奏和情韵等,甚至可以说,作品的艺术价值、作家的写作功力,正体现于小说的细节中。  相似文献   

4.
《辅导员》2012,(Z1):36-37
书有两个定义,一个是生命前行时候的推动力;一个是生命回望时候的坐标。无私为大私,无用为大用。当我们只读有用的书有可能就会把读书变成一番苦役。要知道在很多无用的书里头却真正的有大用,这个民族要向更大的梦想去前进的时候,应该其  相似文献   

5.
数学学习除了要知晓其"用"处,还应关注其"无用之用"。"无用之用"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一种意识、一种取舍、一种境界。数学学习中,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学生更应在享受思考、自由探究的思维历练中观其"无用之用";在"玩"和"用"的实践探索中品其"无用之用".从而形成素养.达成"大用"。  相似文献   

6.
庄子从物“有用”而招其害,“无用”而成其大用;人“有用”而丧其身,“无用”而自逍遥的角度来阐明了人与物之间的微妙关系.认识到人的生活状态中所蕴含的三大境界——功利境界,妙悟境界,逍遥境界.庄子对这三种生活境界有不同的态度,也对它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王国维针对美学与政治、社会结合过密的现象,扬弃了中国传统美学侧重道德教化、维护伦理秩序的美学工具论成分,形成了一种“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旨在“立人”的“大用”美学观:强调美学既要摆脱政治集团的左右,超越经济、物质利益的束缚,又不能陷入纯粹的精神愉悦和片面的道德教化,而要美学实现“立人为本、调和人性、安妥灵魂”之“大用”功能。  相似文献   

8.
“美学何以有用”一这听起来不像是一个中肯的问题,因为美学历来就是“无用之用”的。无用之用乃是大用,比那些立竿见影的用要重要得多。但是,时代是变迁着的,原来被大家认可的无用之用,未必到今天还能把那个用保留着。曾经非常鲜活、实在的价值,经过时间的淘洗,很可能已逐渐淡化,就像茶叶不耐反复冲泡一样。因此,有必要对美学的传统和现状作一番审视,看看它在当代文化生活中还能发挥什么作用。是可有可无,还是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9.
师延峰老师与众不同的创意带给人新鲜的感受.从“无用”“大用”的角度进入对课文的解读,整个教学设计的立意是新颖的;教学过程的主体围绕着是否“有用”展开,在一个自足的框架里,尝试着完成一种不拘常态的解读,是可贵的;  相似文献   

10.
“为我”是道家隐逸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终极目的只是为了维护个人的“适性”权利,且以不损人为基本原则,所以它与普通意义上的利己主义有极大区别。“为我”思想的主要内容在“重身”与“贵生”。对于外来的伤害,道家主要采取远避深藏和外示无用的方法,而其“无用”正是为了追求“适性”之大用。  相似文献   

11.
无用即大用     
"中文能制造机器么?""不能。""中文能产生经济效益么?""不能。""那中文有什么用?""无用。中文是无用,但中文是精神,所以无用之用是大用。"这是南大文学院院长董健教授在中文系90华诞庆祝会上,与视中文为无用者之间的一段精彩对话。回眸千古华夏,中文走过了甲骨钟鼎,走过了竹简绢帛,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最近,部分史学王作者在北京座谈历史研究的自由问题。与会学者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周谷城教授认为:历史研究要尽历史之全体大用。过去用鉴说,鉴往以知来,究天人之际,现在代之以发展五种生产方式,古为今用。但这些似乎仍不能尽历史之全体大用,许多问题不能解决。讲朱元璋、唐太宗、秦始皇,可以讲各自所需。这种“各自所需”不能尽历史之全体大用,也不是历史研究的自由。邓广铭教授说:文艺创作有自由,科研有自由,历史研究中如何运用这个自由?过去白专道路的帽子到处飞。现在好得多了,但仍有束缚,要解脱。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要树立正确的学风;二是要注意书评。一些历史现象、历史问题不好做结论,只好讨  相似文献   

13.
<正> 庄子的人生观主旨就是求“无用之用”,或以“无用为大用”。这在《庄子》一书中多有表现,如内篇《逍遥游》:“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仿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人间世》:“……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到一株大商丘树,“仰而视  相似文献   

14.
老庄独到地发现了人类个体生命的精神宇宙,是对人类个体生命自由精神的极度张扬.老庄之"道"以虚己无待、特立独行的精神自由之路指向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独立人格境界;以赤子婴孩、法天贵真的圣人本真之状展示人类生命的无穷意蕴;以"涤除玄鉴""心斋""坐忘"的修养体认功夫切入一种玄虚空灵的人生本质;最后在一种天人合一的根源境域中为人类个体生命飘泊的灵魂建构了一个精神家园,为人类个体生命建造了一个恬静、自然、逍遥的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代追求个性解放使冯雪峰等知识分子摆脱了“家”的束缚而获得了自由,但这种自由显然是一种消极的自由,它使个体产生了强烈的无意义感和无能为力感,因而他们极力寻找自己可以去依赖的组织,但进入组织的结果是以丧失个体的自由为代价。冯雪锋从“湖畔”到“左联”的心灵转变历程,引发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有没有这么一种积极的自由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个人自我可以独立生存,又同世界、他人以及自然合为一体,而不是孤独的?获得这种自由状态的途径是自我的实现和个性的发扬。  相似文献   

16.
汪静 《安顺学院学报》2010,12(4):21-22,52
“畸人”形象散见于《庄子》全书,并以两个层次展现,即“人为”之“丑”和“天真”之“丑”。“天真”之“丑”可以上升到“道”的生命自由境界,而“人为”之“丑”则不能。文章重在论述庄子审丑关学的精髓,即庄子重精神之“德充”之美,而较轻外在形体之丑,但只有在德性光辉照耀下的外在形体的丑,才能向个体自由生命超越。  相似文献   

17.
华夏传统“侠文化”历经千百年的拓展、阐释、升华而使“侠”这一颇具中国文化思辨痕迹的生命范式成为历史演进的审美标识并张扬于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之中。故而“侠”这一独特的历史群体就为“温柔敦厚、淡泊温馨、宁静致远、修身养性”的儒、道、释主流文化注入了崭新的文化元素和性灵品行。即凭借行侠仗义、放纵不羁、浪迹江湖的现实途径追寻本真、体验自由、获得情趣,从而使华夏国人始终洋溢着自由、温馨、恬适的生命愉悦。  相似文献   

18.
论学术自由的"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学术自由的重要性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学术自由能激发学者追求真理的灵感和勇气 ,促进大学学术的繁荣 ,推动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 ,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健康成长。可以说 ,“学术自由是大学生机与活力的象征” ,“如果没有学术自由 ,大学的生命就会枯萎”〔1〕。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 ,学术自由是一种有限度的自由。关于学术自由的“度”的确立原则、“度”的标准 ,一直是有争议的话题 ,笔者就此谈谈看法。  一、学术自由度的曲折史学术自由的“度” ,是指在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中 ,随学者或学术团体的意志自由活动的范围和程度。在中国历…  相似文献   

19.
庄子的自由观具有两重性。即在社会历史层面上,他以循环论历史观为依据,抽象地否定了人类文明的一切成就,在精神象牙塔中构思自己的“自由王国”,其超越客观必然性的绝对精神自由是虚假的自由;但在宇宙自然层面上,他以“气本”,“气化”的朴素唯物论为基础,通过特殊的修养实践,肯定了个体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其养“气”功夫和艺术创造活动,建立在对自然宇宙内在规律的合目的性的认识之基础上,此种精神快乐是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考察孔子和庄子的思维本喻出发,孔子以“水”为本喻,即以“水”作为他的模拟性思维的本体,从而生发出儒家的“道”这一核心概念,庄子以“风”为本喻,推崇“风”的轻灵飞扬,提倡个体的人格自由,从而引发出道家的“气”这一核心概念,注重个体生命的内在精神自由,“道”和“气”作为儒家和道家的两个核心概念,互相补充,从而拓展了中国艺术和审美的表现空间,也提升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