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幼儿园的孩子画得天马行空,一年级的孩子画得有模有样,二年级的孩子画得中规中矩,三年级的孩子就一脸茫然。我们在教会孩子绘画技巧的同时,是不是也正在剥夺他们身上一些更宝贵的东西——近来,在一个教师论坛上看到了这样一个帖子:一位老师在假期里参加了社区组织的义工活动,给双职工家庭的小朋友上课。他给孩子们出了一个画画的题目——季节,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季节的样子画出来,老师告诉孩子们:"你想怎么画就怎  相似文献   

2.
翻阅杂志,不经意间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美术教师让学生画春天,大部分学生用缤纷的色彩画出了五颜六色的春天。但有一个孩子却与众不同,他的画只有一种颜色,绿绿的小草,绿绿的柳树,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硕大的绿色太阳!老师问:"你怎么把太阳也画成绿色了呢?"孩子说:"春天看上去都是绿色的,我想春天的太阳公公如果也是绿的,那就有更多的小草变绿了。"教师听了低声嘟哝了一句:"异想天开!"  相似文献   

3.
用心作文     
<正>留美博士黄全愈在他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他的美国学生琳达在昆明进行交流时,看到中国孩子画技很高,就出了一个命题"快乐的节日"让孩子们画。结果,她发现孩子们画的都是"圣诞树"。原来墙上画着一棵圣诞树!当琳达把墙上的圣诞树遮盖起来后,孩子们抓耳挠腮,无从下笔。由此,黄博士得出这样一个训练模式:黑板—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  相似文献   

4.
偶然间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美国小学生画苹果,老师拎来一筐苹果,由学生任挑一个去画;日本的小学生也是拿着一个苹果自己去画;而中国学生画苹果,往往是由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标准"的苹果,规定先画轮廓,然后这边涂红、那边描绿,老师还要再三强调不要画得不像……结果中国学生"克隆"的苹果最像!读了这则文章,我思考颇多.  相似文献   

5.
从上海参加名师培训学习回来,看到女儿放在桌上的一幅画——"原野女孩",画面简洁,画中的女孩迎风站立,颇有神韵。这幅画虽然看上去显得幼稚,且与一个五年级孩子的水平并不相称。但是,我还是觉得高兴。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低年级的孩子画了一幅画,他把太阳涂成了鲜艳的绿颜色。妈妈看到了,告诉他,太阳是红色的,不能涂成绿色。孩子不听,说:我喜欢绿颜色。妈妈很生气,觉得孩子太不讲道理了。老师看到了这幅画,也告诉孩子,太阳是红色的,要他把太阳的颜色改过来。孩子告诉老师:绿太阳好看,不刺眼。绿太阳凉爽,不晒人。孩子还告诉老师,他看到过绿色的太阳,那是在夏天树林里,透过树叶丛看到的。遇到这样的孩子,也许老师、家长都有些头痛。孩子太不听话了。中国的大人喜欢乖孩子,我们的教育不断地培养着乖孩子,我们不断地对孩子说:乖,听话…  相似文献   

7.
刘超 《山东教育》2020,(12):44-44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一个纯真无邪的世界。"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珍视这个"纯真无邪的世界",我努力看懂孩子的这个世界。班上的宋昊阳要转园了,送别会上,到互赠礼物环节时,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是昊阳小朋友在大一班的最后一天。老师有个提议:咱们每人画一幅画表达对昊阳的祝福,把这幅画作为礼物送给他,好不好?"  相似文献   

8.
超越自我     
我曾经听过两个爱画画的孩子的故事.   第一个孩子的画都贴在墙上,第二个孩子的画都扔进纸篓.三年以后,第一个孩子举办了画展,满墙的画受到了人们的赞扬;第二个孩子没法展览,一纸篓的画,满了就倒掉,人们所看到的永远是他手中的尚未画完的那一张.……  相似文献   

9.
超越自我     
我曾经听过两个爱画画的孩子的故事. 第一个孩子的画都贴在墙上,第二个孩子的画都扔进纸篓.三年以后,第一个孩子举办了画展,满墙的画受到了人们的赞扬;第二个孩子没法展览,一纸篓的画,满了就倒掉,人们所看到的永远是他手中的尚未画完的那一张.  相似文献   

10.
<正>一、课程与教学的不可分割有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同事的孩子在国外读小学四年级,假期回国,在办公室里玩耍。早就听说国外的数学教育要比国内难度低很多,这位特级教师就想测验一下孩子的数学水平。他出了一道题:"6×9=?",这道题在国内的话,小学二年级的孩子都能对答如流,因为二年级的孩子乘法口诀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但是这个孩子看到题目后,思考了一会儿,说:"我知道怎么做,给我一点时间。"只见他在纸上画了六个点,又画六个点,密密麻麻画了九排,最后终于给出了"54"的答案。有的人听了这个故事,会嘲笑美国的数学教育比中国差了很多,也有的人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国人  相似文献   

11.
孩子的画册     
张丽华 《早期教育》2007,(12):27-27
又到了孩子放学的时间,我像往常一样去幼儿园接孩子。走到小区路口,看到地上画着一个长长的箭头,两边写着"有人占用"。看来又有人为第二天的集市提前"占地盘"来了。  相似文献   

12.
刘国芳  陈滔 《高中生》2010,(22):58-59
有一天,大人带孩子出来画画,用大人的说法,是带孩子出来写生。走了不久,他们看到一片树林,大人不再走了,跟孩子说:"就画这片树林吧!"  相似文献   

13.
有一天,大人带孩子出来画画,用大人的说法,是带孩子出来写生。走了不久,他们看到一片树林,大人不再走了,跟孩子说:"就画这片树林吧!"  相似文献   

14.
最近,看了一个画苹果的趣闻,笔录如下: 美国孩子画苹果,由老师拎来鲜果一筐,由孩子任拿一个,便作画去;日本孩子画苹果,先由老师高擎鲜果一个,让孩子瞻仰一番,便作画去;我们中国孩子画苹果,由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标准苹果,规定好先画左后画右,这里涂红,那里涂绿……结果,只有中国孩子笔下的苹果像苹果。日本孩子笔下的苹果像鸭梨,而美国孩子笔下的苹果或如南瓜,或如葫芦。  相似文献   

15.
别人的高度     
郭为 《教师博览》2014,(9):22-22
一个女教师,女儿正在上幼儿园.有一天,女教师看到了女儿的绘画作品《陪妈妈逛街》,她一下子就怔住了——画中既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车水马龙,更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有的只是数不清的大人们的腿……她拿着女儿的画沉思了很久,终于解开了疑惑:幼小的孩子太矮了,走在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将孩子遮掩着,孩子只能看到大人们的腿.  相似文献   

16.
素材:画风     
《同学少年》2014,(9):52-53
<正>一天,老师让学绘画的孩子画风。孩子不知如何下笔,问老师:"风是看不见的,怎么能画出来呢?"老师没有说话,拿起笔画出了水面的涟漪和岸边轻轻拂动的柳枝。"我看到风了,"孩子说,"这风真柔美啊!"接着,老师又画出了连根拔起的大树和一片倒塌的房屋。"这也是风,"孩子说,"这风可真丑恶啊!"  相似文献   

17.
<正>文中有画,画中生情中国最早的文字是象形文字。一个字,就是一幅画,先民们通过一幅幅画来记事、表意、传递情感。比如"女"字,甲骨文的字形像一个屈膝跪坐的女子,娴静地交叠着双手;又比如"子"字,甲骨文画出来是一个手握棍棒的大人,造字的本意是用体罚的手段让孩子做算术。汉字演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在强化着"作画"思维,在我们今天写作  相似文献   

18.
孩子说画:我喜欢画画,喜欢漂亮的颜色,喜欢有趣的图形,画太阳,画小鸟,画我看到的一切,长大了我要当一个大画家!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的才艺兴趣班里,每天都有故事发生:你可以看到一个孩子被他爸妈生拉硬拽地送进来;你可以看到孩子画不好画,急得尿裤子;你还能看到两个孩子因下棋输赢之事打起来……”兴趣班的许老师这样告诉我们。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发生在兴趣班里的故事,看看孩子们在兴趣班的各种表情,以及表情背后折射出的童心。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的才艺兴趣班里,每天都有故事发生,你可以看到一个孩子被他爸妈生拉硬拽地送进来;有时候你可以看到孩子画不好画,急得尿裤子;你还能看到两个孩子因下棋输赢之争打起来……”兴趣班的许老师这样告诉我们。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发生在兴趣班里的故事,看看孩子们在兴趣班的各种表情,以及表情背后折射出的童心。[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